朕不糊涂,若是这样下,恐怕不要苏天成大举进攻,大清就会自己垮下的。”
范程抬头看着皇上。
皇上的脸上,带着微笑,有些风淡云轻的味道。
“程,朕是最信任你的,也相信汉人有着聪明的智慧,你大可放心,朕会控制眼前的局势,我大清国若是缺了汉人的智慧和努力,无法想象今后的发展。”
短短几句话,令范程感激涕零。
“皇上恩德,奴才铭记在心,唯有已死报效。”
皇太极轻轻叹了一口气。
“程,朕也为难啊,崇德元年以来,我大清对阵大明,没有能够取得骄人的战绩,反而时时处于不利的境地,四年时间了,我大清损失了六万军士,没有能够入关一次,这样发展下不行啊,你是知道的,我大清土地贫瘠,想要养活这么多人,困难很大啊。若是继续处于这样的境地,后果堪忧啊。”
范程低着头,没有话,这个问题,他也想了很久,但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能够想到的,就是从蒙古部落得到好处,其次就是从安宁堡和靖边的互市得到补给,但这两个地方,距离太远了,沿途的消耗根就无法承受,可以,大清从互市上面没有得到任何的好处,相反消耗了不少的银子。
每每想到这件事情,范程就感觉到,这个苏天成真的不简单,看似在互市中间,允许大清的商贩交易,其实是在变着法的盘剥大清国,削弱大清国的实力。
但大清国只能够忍受,产下的粮食,不足以养活那么多人,就只能够花费更大的代价,从互市中得到粮食,这是饮鸩止渴的办法,这也是皇太极面临的最大困境。
“程,朕想着御驾亲征,一定要改变目前的局面,不能够继续这样下了,你看如何啊。”
“皇上,万万不可啊。”
“哦,程为何这样啊。”
“皇上,如今我大清人心浮动,诸多的王爷、郡王、贝勒、贝子的内心,都含有怨气,诸多的满人将军也是心怀不满,这个时候,需要稳定内部,皇上若是御驾亲征了,一旦大清内部矛盾激化,就会酿下无法挽回的损失啊。”
皇太极慢慢站起来,走到了范程的对面,见到范程准备再次跪下,拉住了范程。
“程,看来你是真的为我大清国担心啊,你的这些,也是朕忧虑的事情,若是诸多的武大臣,都有这样的认识,朕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可惜有些人,鼠目寸光,以为发泄了一时之气,就能够天下太平了,愚蠢啊,越是如此危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冷静沉着,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如此的局面,我大清国的储备,还是足够的,可朕不敢轻易拿出来,朕要留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拿出来解除困局。”
“皇上英明。”
“这不是英明,这是无奈,一个苏天成,就把朕逼成了这样,若是这个苏天成,能够为朕所用,怕是早就能够拿下大明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请到阅读。
第六百七十三章皇太极的提醒
诸多重要的文武大臣,都集中在大殿里面了,包括亲王、郡王、贝勒、贝子、满人权贵等等,相对来说,汉人的力量很是单薄,除开范文程站在靠前一些的位置,其余的汉人,都是在大典后面的,那一小撮人,如果不注意看,还真的看不见。
登基之后,皇太极也仿效明朝的办法,开展了科举考试,可惜的是,还没有能够建立起来完善的制度,加之大清国一直都是以征战厮杀为主的,对于建设方面,除开皇太极本人特别的重视,其余的掌握大权的满人权贵,都不是很有兴趣,这也令皇太极笼络人才的计划,遭遇到了不小的挫折,不过皇太极还是坚持自身的做法,好在他有着足够的威信,重压之下,诸多的文武大臣还是要照办的。
没有能够入主中原,一直都被当做蛮夷,这令皇太极很不舒服,参加科举考试的汉人,也是寥寥无几的,很多汉人都以为大清国做事情为耻辱,这种观念,短时间之内,是很难改变的,为了大清国的大局,皇太极有些时候,也是忍辱负重,一方面要做满族权贵的工作,一方面要安抚汉人,没有雄才大略和超强的自信,还真的做不到这一点。
明军攻下了大凌河城之后,大清国的局势有些微妙了,一些反对的声音开始出现,部分的满族权贵蠢蠢欲动,甚至在质疑皇太极的决策了,这是不能够容忍的。
皇太极很清楚,矛盾开始出现,就必须要想办法打灭,不能够任其蔓延,或者可以说。这种矛盾一直都没有彻底的消除,如今只是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开始再次的萌芽了,这种危险的情况,远远大于大凌河城被攻打下来了。
皇太极的兄弟中间,多尔衮发现了这样的苗头。所以果断的提出来了建议,暂时不要增援大凌河城,若是这次的增援,遭遇了失败,接下来的局势将更加的危险。
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所以说,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皇太极都是在苦思的,必须要遏制住这样的势头,可嘴上说是没有作用的。一定要找到突破口,否则这股势力真的抬头了,造成的损失就大了。
皇太极冷冷的看了一眼礼亲王代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