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锚,海沧船吃水不深,可以直接到平山岛附近,依靠着船上备用的小心船只,一部分的水师军官,登上了平山岛。
苏天成没有上岛去,他这个时候想到的,是即将抵达平山岛附近海域的郑家战船,按照情报的分析,郑鸿逵率领的三百艘战船,在二十八日夜间或者是二十九日凌晨,抵达平山岛,海战将在这个时间段打响。
一夜过去之后,战船开始编队了。
从这次战船的数量来说,郑鸿逵率领的战船有三百艘,江宁营水师战船一百二十五艘,数量上郑鸿逵占据优势,但从战船的体积和攻击能力来说,江宁营战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这里面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郑鸿逵率领的战船,因为体积不大,所以在遭遇到攻击之后,很有可能选择直接逃跑,谁都清楚,围歼战比追击战是好打很多的,不管是在陆地上还是海面上,一旦包围了对付的战船,令其没有逃跑的余地了,战斗往往很快就结束了。
从这个思路出发,江宁营战船编队,必须要进行战前的部署。
烟台战船编队,一共有十艘战船,十艘巡逻船,十艘沧海船,其中有五艘沧海船属于蓬莱战船编队,烟台战船编队的主要任务,是击沉和击毁小型战船,他们处于正面迎敌的位置,从海上航行的规律来看,小型战船一般都是在最前面和最后面,接下来是中型战船,最大的战船,都在中间的位置,那么烟台战船编队直接面对对手的时候,能够给予最前面小型战船毁灭性的打击,而且能够重创跟随在小型战船后面的部分中型战船,十艘沧海船的速度快,可以追击掉头的小型战船,用弗朗机炮炸沉逃窜的小型战船。
蓬莱战船编队和威海战船编队,负责从左右两面攻击对手,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击沉或者击毁对方的大型战船,郑鸿逵率领的十艘大型战船,是他们需要歼灭的最主要的目标,因为进攻是同时开始的,偌大的海面上,届时肯定会有无数的战船,这些战船,不可能按照你设定的逃跑路线来行动的,所以蓬莱战船编队和威海战船编队,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方的战船编队有什么动作,他们都是牢固的守卫自身位置,不断用火炮给予对手毁灭性的的打击,两个战船编队所辖的十艘沧海船,机动灵活很多,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追击进攻,给予对手沉重的打击,但不能够深入到对手的战船编队之中,这样会令战船和巡逻船投鼠忌器,不敢大规模的炮击了。
前方和左右两面都有战船编队了,若是郑鸿逵发现情况不对,调转船头拼命的逃窜,那是有着很大可能性的,这样的情况下,登州战船编队和莱州战船编队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们作为预备队,不会参与到先期的进攻之中,战斗打响之后,战船编队会迅速插到对手的后方,建立起来一道防线,一旦郑鸿逵率领战船后退逃窜,迎接他们的,就是登州战船编队和莱州战船编队最猛烈火力的攻击。
之所以安排两个战船编队作为预备队,这是苏天成经过深思熟虑的,其实可以安排一个战船编队在正前方展开进攻,这样能够给予郑鸿逵更大的杀伤,但苏天成认为,一旦发现情况不对,郑鸿逵会在最快的时间之内,下令战船全速后撤,这样后撤的战船,数量肯定是不少的,用两个战船编队来对付后撤的战船,一定令郑鸿逵绝望。
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考虑到了,剩下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进攻的距离,距离太近了,肯定是不合适的,这样对手的火炮,也有可能击中战船,郑芝龙拥有的战船,火炮发射的虽然是实心弹,但一百米开外,实心弹能够击穿十三公分厚的木板,这种杀伤力也是惊人的,而且江宁营五大战船编队,火炮异常犀利,最大射程可以达到一海里以上,至于说最为重型的红衣大炮,射程更是能够达到两海里以上了,若是进攻的距离太近,前后左右的火炮,击中了自身的战船,那就是大笑话了。
进攻的距离,是经过了严格测算的,当初制定作战部署的时候,进攻距离作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提出来了,为此战船还专门在海上做过实验,也就是说,左右两边进攻的战船编队,相互之间的距离,必须在四海里左右,这就是最为安全的距离了,不过这种距离,对于进攻是不利的,处于中间位置的战船,能够躲避炮火的攻击,乘机逃走,左右战船相互之间的距离在三海里左右,存在一定的危险,但被攻击的战船,几乎没有逃生的机会。
对江宁营水师最为有利的条件是,郑鸿逵率领的战船,没有进攻的机会,他们拥有的火炮,与江宁营水师拥有的火炮,根本就不是一次档次的,也就是说,从相隔的距离来说,江宁营水师战船,可以放开手脚发射火炮,可郑鸿逵率领的战船,就算是发射火炮,距离也够不到,根本就无法进攻。
这也说明了,郑鸿逵率领的战船,将成为江宁营水师的活靶子。
这一场的海战,重点就在于如何的组织进攻了。
战船编队开始的时候,苏天成终于将所有的可能性都说出来了,包括水师所拥有的胜算,这些话语,知道的也就是战船和巡逻船以及海沧船的最高指挥官,这些指挥官,至少是千户以上的身份。
苏天成很严肃的告诫大家,这是一场失利悬殊的战斗,江宁营水师需要的是完胜,必须要彻底歼灭郑鸿逵率领的郑家水师,不能够给对手任何的机会,对于那些挂白旗投降的战船,必须在确定对方是真心投降之后,才能够登上对方的战船,否则就要继续发动进攻,其次是绝不能够轻敌,不能够让郑鸿逵有逃跑的机会,这次战斗完全是包饺子,不是追逐战。
第七百七十三章海战3
郑鸿逵率领战船出发的时候,侄子郑成功坚决要求跟随一起出战,不过这个要求,被郑芝龙拒绝了,郑鸿逵其实也想带着郑芝龙,让郑芝龙见识一下海战的情形,虽说郑成功已经是生员了,标准的读书人了,但郑家的后代,必须要是文武双全的,其实郑成功已经显露出来了一定的军事素养了,按照郑鸿逵的理解,郑成功今后的前途,肯定是超过大哥郑芝龙的。
郑芝龙的心思,郑鸿逵是知道的,学而优则仕,郑芝龙自己虽然对世俗礼仪不是很在乎,但考虑到郑家今后的出路,还是要求郑成功读书的,通过科举的形式进入朝廷做官,大明朝武官的地位,郑芝龙很清楚,要不是郑家富可敌国,在泉州也没有这样的地位,自己就算是都督同知,但在福建巡抚的面前,也算不了什么的。
郑鸿逵历来服从大哥的决定,稍事准备之后,带领三百艘战船出发了,这一次他是带着必胜的信念的,出发之际,郑芝龙特意拿出来了珍藏多年的美酒,两兄弟痛快的喝了一顿,算是提前为郑鸿逵庆祝了,两人对拿下威海卫码头,都是有着充足信心的,尽管说江宁营在陆地上威风凛凛,但海上的霸权,还是郑家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