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距离等等。
洪承畴很快开口了。
他指着华庄的方向。
“我个人认为华庄是最好的设伏地点,若是不出什么意外,代善应该带领大军,从这条道路通过,正红旗后金鞑子,绝大部分都是骑兵,选择靠近须弥岛方向的道路是不可能的,这里草木茂盛,原有的道路基本上看不见,很多地方需要重新开辟,代善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至于在华庄和一线天两条线路之间,我倾向于华庄,骑兵主要在于速度,行军速度快了,就能够发挥出奇制胜的作用,速度太慢,对于大军的士气也是有影响的。”
洪承畴说完之后,看了看苏天成。
接下来发言的是贺人龙,最为前锋,带领两万大军发起攻击,贺人龙的作用,与主帅和副帅的区别不大了。
“属下赞同洪大人的意见,若是换做我带领大军,一定会选择华庄的道路,属下认为,代善不知道大军已经在须弥岛设伏了,他也清楚,济尔哈朗带领两万大军,将从铁山方向,对宣州发动进攻,这样的情况下,宣州的将士不大可能离开城池,在华庄周围设伏,主要的目的还是固守宣州城。”
苏天成再次看向了刘铁汉,刘铁汉是亲自去勘验了三条道路的,也是最为辛苦的,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
洪承畴与贺人龙都认为,代善有可能从华庄行军,这预示着,三万大军要马上出发,赶赴华庄,在附近选择最佳的设伏地点,当然这个工作,刘铁汉已经完成,但调集三万大军,包括设置好火炮,可不是简单的事情。
“洪大人与贺大人都强调了,代善有可能从华庄行军,进攻宣州,属下先前也是这样的认识,不过属下也有疑惑,那就是代善若是选择从华庄进攻宣州,也有可能完全暴露作战意图的,剩下的原因,属下就说不清楚了。”
刘铁汉这话等于没有说,代善带领两万大军,离开平壤之后,就不可能保密了,江宁营肯定是知晓的,代善也没有必要保密了,江宁营占据了宣州,代善就要将宣州夺回来,这是代善能够嚣张的一面。
余下的人没有说什么,看样子基本都是赞成洪承畴与贺人龙的看法了。
沉默了一分多钟之后,苏天成开口了。
“你们都认为代善会从华庄行军,我不是这样看的,我恰恰认为,代善会从一线天行军,至于说靠近须弥岛的那条道路,完全可以排除,不成型的道路,代善不会选择,这是大军行军的大忌,临战之前,代善不会自伤士气,白白增加伤亡。”
众人都看着苏天成,从大家的眼神里面,苏天成看到了疑惑,这也是很少见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只要苏天成做出了决定,大家都是严格执行的,但这一战太过于关键了,大家想到的也是完胜,出现质疑是很正常的。
“我又这样的认识,基于两个方面的理由,第一个方面,后金鞑子畏惧我们的火炮,后金鞑子曾经在大凌河城、黑山、义州等地,吃了太多的亏,上一次的辽东战役,火炮给后金鞑子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相信他们是畏惧火炮的,华庄这条道路,视野开阔,便于大军行进,但也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便于火炮的攻击,你们认为,代善会因为选择速度快、行军方便不考虑火炮可能造成的杀伤力吗。”
“第二个方面,代善率领的正红旗,在朝鲜驻扎也有一年多快两年的时间了,朝鲜本来就多山的地方,在这样的地方,最主要就是腰熟悉山地情况下的作战,特别是骑兵能够在山地战之中完全适应,近两年时间了,难道你们以为,代善在平壤会睡大觉,不注意军士的训练吗,代善既然带领正红旗鞑子在朝鲜驻扎了这么长的时间,适用了山地作战,他为什么不选择一线天这样的道路来行军呢,自身安全的同时,也不会影响到多少的行军速度。”
“代善身经百战,虽说是有些狂妄的,但真正作战了,代善会特别的清醒,会做出来最有利自身的决定,综合这些情况,我认为,代善的大军,一定会从一线天行军。”
苏天成说出来理由之后,众人都心服口服,后金鞑子畏惧火炮的理由,众人想到了,可朝鲜的地形,大家还真的没有想到,没有认识到代善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地形,偏偏苏天成想到了,这就是区别所在,伟大与平凡的区别。
苏天成挥手,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大军依旧在一线天设伏,按照原计划行动,为了预防万一,在华庄方向,安排五百疑兵,故弄玄虚,声势越大越好,办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树枝扬起灰尘,显示有大军埋伏,好了,今日我做出的决定,同样是赌博,若是这一次代善真的从华庄行军了,那我们就准备和后金鞑子展开持久战吧。”
第八百八十一章对决3
从平壤出发之后,代善变得严肃起来了,面对厮杀,他历来都是慎重的。
皇太极的圣旨到了,说实话,安排济尔哈朗到宣州来协助进攻,代善是不反对的,不过他认为,济尔哈朗应该要服从他的指挥,大军应该如何发动进攻,两路大军如何配合,这些都应该是提前做好安排,而且自己率领大军,进驻平壤很长时间了,对周围的一切都是熟悉的,宣州的地形,与平壤附近的地形,虽有区别,但还是有共同之处,至少山多,这是相同的特征,从气候上来说,这边和辽东倒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从两人的地位来分析,作为曾经的四大贝勒之一,如今的礼亲王,代善也应该是直接指挥这场战斗的,不可能是济尔哈朗来指挥,就算是多尔衮参与对宣州的进攻,也是代善指挥,从大清国的地位来说,除开皇太极,就要算是代善了。
时间很紧,代善知道,济尔哈朗将从铁山方向发动进攻,对照地图,代善也做了一些分析,认为自己从须弥岛方向发动进攻,济尔哈朗从铁山方向发动进攻,这是最完美的两路夹击的方案,代善同样想到了,济尔哈朗可以从皮岛方向发动进攻,但效果要差一些,权衡利弊之后,代善没有给济尔哈朗写信,带领大军从平壤出发,直插须弥岛方向。这就表明了,代善是同意济尔哈朗的安排部署的,要是存在不同意见,代善肯定是会直接给济尔哈朗写信的,或者是带去口信,为了大清国的利益,代善知道顾全大局。
至于说主攻的任务。肯定是正红旗承担的,这是不用质疑的,代善知道,济尔哈朗生性沉稳,绝不会和自己抢功劳的。
不过两路大军,重点还是在于配合。要是配合不到位,就不能够真正的发挥优势,这也不符合皇太极的要求,大清国作战,历来都是讲究配合的,讲究集中兵力,压制对手,爆发最大的能力,击垮对手。
大军从平壤出发。军士习惯了在山路之间行军,遇到山高林密的地方,就下马行军,这样的情况下,速度不可能很快的,代善也不是很着急,反正距离不是很远,加之他内心的傲气。不过是两万江宁营军士驻守在宣州,自己带领两万正红旗的将士。济尔哈朗带领两万镶蓝旗的将士,一共是四万人,对付两万人,绰绰有余。
斥候一路侦查,三天之后,大军进入了宣州境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