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接下来的对策。
在虢国夫人看来,没有绝对的把握,最好不要打草惊蛇,逼得那高秀延使出同归于尽的狠招。毕竟如今河湟会战已经打完,几个寻常吐蕃人旅居长安还是很正常的。想那高秀延能够官运亨通,直做到金吾卫将军、陇右节度副使所靠的绝不仅仅是一人脉。对付这种官场的老油条,不出手便罢了,一出手便要蛇打七寸,一击毙其命
况且高秀延是老贼李林甫的得力臂膀,若无足够的证据证明高秀延私通吐蕃,以老贼在朝中的人脉,此事一番斡旋后怕最终也是不了了之。
因此,虢国夫人决定分两头行事。一面少年继续牵住高管事这条线,尽可能多的撬出有用信息。另一方面,她利用杨氏在长安的情报网调查东市那批蕃人的真实背景,为高秀延私通吐蕃一事提供佐证。
拿定了主意,人的心情便变得极佳,连带着ri子都过的舒畅了起来。正如虢国夫人预料的那样,圣上对各边镇要员赴任之事只字不提,兵部也就揣着明白作糊涂,当了个老好人。看这个架势,怕是今年除夕这些边将都能留在长安了。对于此,李括自然乐得自在,他需要充分的时间搜集证据搬倒高秀延,也想借这个机会多陪陪娘亲,好好为老人尽尽孝。
除去每隔几ri去那崇业坊算上一卦,以应付那高管事,李括大部分的时间都闲在了家中。 李卢氏的身子虚寒,少年便亲自按药方抓来补药,煎好服侍娘亲用下;老太太落了清闲便思念起了亡夫,李括便端来胡凳陪老人家唠起了嗑。自己今后怕要常年领兵在外,能多陪娘亲一刻便多陪上一刻。
每每入夜,少年便起油灯,独自坐在案几前研究起兵法。河湟之战给了少年很深的感触,虽然自己靠着奇谋屡次化险为夷,但这仗打的越久,少年便越感觉到无力。在国子监看的那兵书放到了战场上根本不够填牙,三哥传授的经验与实际情况一结合就叫人抓了瞎。都道学无止境,少年此刻才体会到其中之意。
翻开阿爷留下的那本卫公兵法,少年逐字逐句的忖度,一法一招的比划演练。他跟李卫公学排兵、学布阵;他跟大唐战神学统兵、学御人。兵者诡道也,少年逐渐变得冷峻、成熟,但却不失心灵深处的那丝良善。
骑兵迂回s扰、重甲步兵结阵推进、夜袭粮仓、围城打援、倒卷珠帘
每每看到一条良策,少年都会下意识的把它和自己所经历过的实际战役结合,寻求突破。如果说没打过仗而空谈兵法是纸上谈兵,那么领过兵的人再看过兵法便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便会生出一种全新的战局认识。
如果说之前李括还只是一营都尉,可以更多依赖主帅的全局安排,那么现在他却是一军兵马使,要肩负起全军布防的重任。不为将不知将之辛,不挂帅不知帅之苦。古人常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原来李括不懂,现在终是明白了。一名出色的将领所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一时之勇,而是一种责任,一种气度,一种判断力、决断力。
一月之间,重读卫公兵法,李括收获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这份体会和认识会伴随着他在今后的战役中进行再次的巩固和升华。
今夜,少年照例的看罢兵书,起身在书房内踱步。吐蕃战败后,自己依照作出的承诺上报朝廷,希望陛下能够赐封苏塔酋长为延西可汗。虽然由于种种原因,皇帝陛下并没有赐封这个称号,但却实封了苏塔九曲都督的实职,等于变相承认了白狼族在九曲大非川一代的统治地位。事实上,在夺得石堡城之后,大唐并没有长驱直入,收复故地,而是与吐蕃人达成一致,由白狼族暂管这一代水草肥美的牧场。
起初李括还以为这是皇帝陛下的疑兵之计,是为了迷惑吐蕃人,现在看来,却是不得已而为之了。京城米价暴涨,东线契丹袭边,西线大食人蠢蠢欲动,大唐即便再富庶强盛也无法支持多线作战。因此,将苏塔酋长委任为九曲都督不过是表明了大唐的态度,扶持另一个民族以对抗强势的吐蕃罢了。
只是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若是白狼族强势起来,变成另一个吐蕃,到时怕难免一战吧。
真到那时,少年该如何面对图拔、艾娜和那些曾同生共死的异族兄弟
月明星朗,同一片夜空下,不知艾娜在草原可还安好
少年无法忘记那个貌美的异族女子,无法忘记离别之夜她眼中噙满的泪水。
“我艾娜今生只嫁你这样的大英雄我等你,我一直等你回来”少女嘴角微咧,擦去了眼角的泪水。“下次再回来的时候,射一只苍鹰给我作聘礼”
那夜,少女一个纵跃翻上马背,头也不会的奔向草原深处,一如莽荒初始生命的悸动。原来不论自己承认与否,长生天见证下的那段恋情一直都在,都在。
s:小七艳福不浅啊,我去为啥美女总要天涯隔呢。
第三十二章 浮沉十
时间:20130128
“公子,尝一尝丽娘刚做的酥烙吧。”沈丽娘不知何时进了书房,走至李括身侧,将一盘甜放在了案几上。
“啊,是丽娘啊。”李括这才从沉思之中抽离了出来,看着眼前的丽人,微微一笑。
这一月来,自己几次向沈丽娘暗示她的去留问题,丽娘却似没听出其中意味,不作丝毫答复。
“丽娘看公子书房的灯还亮着,便思索着您还未安寝,便做了这份甜给公子拿来以作宵食。”沈丽娘福身一礼,柔情无限。
“哦,有劳丽娘了。”李括轻了头,以作致谢。
“公子可是在看兵书”沈丽娘瞥见案几上翻看的卫公兵法,缓声道。
“随便看看而已,你这么一说啊我还真饿了。”捻起一块酥酪送入口中,李括只觉一阵甜韵漫上舌尖,随即四散开来,直是让人神清气爽。
“丽娘啊,你这酥酪里加了什么,为何如此香甜”
李括不曾想沈丽娘竟然做的出如此美味的甜,大赞道。
“公子,丽娘在这面粉中混入了槐花和桂花,又加入蔗糖,故而公子才会觉得清香怡神。”沈丽娘冲李括微微头,和声细语最是动情。
“难怪,我家阿甜便做不出这般的糕。”
摇头苦笑,李括便又捻起一块酥酪送入口中。
“公子若是喜欢,以后每夜丽娘都做给公子吃。”沈丽娘闻言大喜,娇声道。
“哦,这倒不必了。丽娘,有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说,却找不到机会。既然今天你来了,我”
李括咽下口中酥酪,冲沈丽娘微微一笑。
“公子”沈丽娘抽出香巾掩到李括口边,眼神痴痴一跳:“公子可要想好再说啊。”
轻推开素手,李括叹了口气:“自从我买下这座宅子,丽娘你便一直暂住在这儿。我本想着过些时ri,避过风头,你便得了zi you身,可以寻个好人家。可丽娘你”
“公子休要再说丽娘现在真的是无处可去了,自从被那吴参军买了来,便一直锁于深宅大院中,与外界无任何联系。公子这时要赶丽娘走,不是把我往死路里逼吗。况且丽娘并非知恩不报之辈,公子救下丽娘便是丽娘的大恩人。丽娘无以为报,唯有,唯有以身相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