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04(1 / 2)

的利好消息。

只是有一件事让自己不得安心,那便是永王李磷的强势东巡。他本想着命高适为淮南节度使,来瞋为淮西节度使、韦涉为江东节度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牵制自己的这个皇弟,却不曾想他仍然固执的率军东巡,并任命季光瞋、浑惟明、高仙琦为将,一再的挑衅自己的耐心

真是该死

想到此处,李亨心中怒气难以消散,奋力一挥拳在水面砸出几多涟漪。

“陛下,御史中丞裴冕裴大人求见”

近身内侍不知何时已经走到了李亨的身侧,低声耳禀道。

“嗯,替朕衣”李亨长吐出一口浊气,满是奈的摆了摆手道

“陛下,如今永王已经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对朝廷的威胁丝毫不亚于安禄山啊”裴冕跪倒在地,向大唐天子力谏道。

李亨却是摆了摆手,略带不愉道:“裴卿这说的是什么话,永王是朕的兄弟,是大唐的亲王,怎么会像安贼一般造反”

虽然他心中已经欣喜非常,却不得不装出一副对永王信任有加的姿态,以演好这出兄有弟恭的大戏。而最后自己挥泪下令出兵平叛镇压,那只能是迫不得已,大义为先。

“陛下,陛下三思啊前些时日吴郡太守兼江南东路采访使李希言对永王发出平牒,他却认为是被下级官员侮辱,大怒斥骂了李大人。他这么做,明面上是为了皇家威仪,实际上便是对不敬,下战书啊。非但如此,永王还

命手下伪将浑惟明进攻李希言大人。李希言大人遣使者驰报彭原,又命元景曜将军、丹阳郡守阎敬之率兵抵抗,这才将将阻挡住了永王的攻势。但前些时日传回来奏报,阎敬之战败被杀,元景曜、李承庆等将军皆投降,唯有李希言将军侥幸逃过一死与度支郎中刘晏镇守余杭,率众抵抗。若朝廷再不有动作,难免永王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啊。”

李亨皱了皱眉道:“裴卿言之有理,只是永王是领了太上皇之令东巡的,若是朕”

“陛下,臣冒死之言,如今您才是大唐的天子啊”裴冕见此时李亨还顾着这许多,立刻跪倒在地痛呼道。

“放肆”李亨皱眉呵斥道:“太上皇还健在,你却说这种话,难道是想挑拨我们父子二人的感情吗”

“臣不敢”裴冕吓得浑身冷汗直流,一时以头抢地,竟然磕出了血渍。

“罢了,朕知道你是一片忠心,起来吧。”李亨长叹了一声,挥了挥手。

“陛下,这一天不容二日啊。就当是为了大唐,您也不能在这个时候过于心仁”裴冕却是不想就此放弃兀自强调道:“何况,何况如今大唐已经风雨飘摇,再也容不得片刻差池了啊。”

经由裴冕这么一说,李亨也觉得有些心悸,连连道:“那依裴卿之见,朕该如何是好”

裴冕所说的不错,如今安禄山史思明已经占据了两京,大唐之所以还能与之抗衡一是因为占据了正朔正统,可以号召百姓起而抗敌,二是因为有蜀中和江淮之地的充足米粮供给。若是在此时永王突然在江淮割据自立,那对灵武小朝廷而言疑是灭顶之灾。

如今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连战连捷,常氏父子也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安贼的精力,在这个时候李亨绝不容许有别的情况发生,绝不准许

“陛下不妨派遣淮南节度使高适,淮西节度使来瞋、江东节度使韦涉一齐率军会师于安陆,讨伐永王”裴冕眼光甚为毒辣,只一点便点到了永王一众叛逆的死穴。

他若想继续东巡北上则必定会经过安陆,只要在这里埋伏重兵,就定能将其阻截。

“只是,朕素来和皇弟相睦,这番下来,怕是,唉”李亨一想到永王的解决,便不禁捶足长叹,确是少了几分帝王威仪,多了几分兄弟之情。

“陛下要以大局为重啊”裴冕道:“如今之势陛下安则天下安,至于永王之流便是罪为了大势也可以牺牲,何况他确实起了谋反之心呢”

“罢了,罢了,便依裴卿所言吧”李亨显得有些奈,疲惫的摆了摆手:“不过,善些待他的家眷吧。”

裴冕大喜道:“陛下圣明,此乃大唐之幸,社稷之幸啊”

“你啊”李亨苦笑着摇了摇头,不再言语。

“对了,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裴冕忽然又想起了什么,冲李亨拱了拱手。

“何事”李亨蹙了蹙眉,沉声问道。

“江淮团练使李括在接到您的诏令后却并没有向灵武一代进兵,而是转而向东去往宁陵。”

裴冕微微俯身,低语道。

“竟有此事”李亨剑眉一挑,语气中透出一抹杀意。

如果说他对永王还念着一抹兄弟之情,那这李括算什么,竟然敢抗旨不尊。

“确是如此,不过臣已经命人起草了一份诏书,就等您过目了。”说完裴冕小心翼翼的从袖口中取出一份折子,恭敬的递给了李亨。

李亨将折子缓缓展开,看完之后冷笑一声道:“既然这里括有不臣之心,也就莫怪朕心狠手辣了。裴卿,这件事便交给你办,务必要给朕办的漂漂亮亮,不留一丝痕迹。”

“臣遵旨”裴冕再次跪倒在地,领旨谢恩。

“嗯,你且先退下吧,朕有些乏了,想一个人歇歇。”李亨病态的面颊上露出一抹微笑,软软的摆手道。

“陛下保重,臣告退”裴冕躬身一礼,倒退着出了宫殿。

“永王、李括、安禄山、杨国忠,你们都想跟朕斗,殊不知朕捏死你们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

李亨从案几上捉起一只玉杯,将鲜红色浆汁的高昌葡萄酒送入口中。

入口微瑟,愈品愈甜,琼汁酒浆的味道竟与鲜血如斯相似

注1:该诗为李白所做。

第八章 杜宇三

自打入了腊月以来,东都洛阳便一连落了三场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