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对老三说:“今天吃饭没”
老三摇了摇头说:“在机场没有餐厅,我在超市里面买了点面包垫吧了一下。”
“走,我带你吃自助餐去。”我对老三说。
老三露出了一个开心的笑容。
对于老三来说,吃饭选自助餐,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自助餐里面鸡鸭鱼肉都有,老三又是一个肉食动物。特别是他的饭量简直和武力成正比,如果去普通餐厅吃饭,一顿下来吃个几百块钱没问题,即便是去吃拉面,感觉应该五碗或者是八碗
不过那应该吃不尽兴吧,还是自助餐好。
划算
我们两个就好像是两个饿鬼一样,进了自助餐厅,直奔肉类专区。像饕鬄一样狼吞虎咽,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我胃口特别好,就是有一头牛,我估计都能吃下。我们两个一共吃了两个小时,我被老三扶着出来了,我吃到吐。自助餐厅经理脸都绿了,我知道他心里面肯定在说,为了吃回本,连命都不要了吗
其实我也想告诉他,我真的不要了。
回到车上,我又吞了一回,才感觉到爽了。
老三则打了一个隔,一点事儿都没有。
那只折耳猫趴在座椅上面,看着脸sè发青的我,眼珠里面显得有些奇怪。
我让老三开车回家,在楼下好好整理了一下自己,才抱着折耳猫回到家里。
犇犇还没睡,今天小思怡又来我家里了,他们两个正在看动画片熊出没。见到我抱着一只折耳猫回来,两个小家伙顿时惊呆了。伸手就将折耳猫给抱过去,围着猫咪转。
两岁的折耳猫已经成年了,身材和犇犇一样大,犇犇抱着鱼鱼,就好像是抱着一个大号玩具一样,发出了欢快的笑声。小思怡则更有爱心,抱着那只折耳猫笑着问我:“叔叔,它叫什么名字。”
“鱼鱼。”我对他们两个说。
孙晓青听到这个名字,转过头看着我,温婉一笑。
我将夏婉玉给我的那袋猫粮给两个小家伙,让他们两个喂猫咪吃饭。
而我则和孙晓青来到了书房,准备将一切全都告诉她。
可是孙晓青却捂住了我的嘴,说:“你不用说,男人需要有自己的。”
她很伟大,我的妻子。
第二十五章:朝着老天,竖起中指
夏婉玉离开,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好结果。
或许我有过片刻难过和自责,但是如果夏婉玉留下来,那将是一个我无法控制的局面。国家都讲究维稳,更何况我们家了。刺激固然能带来让人新鲜的感觉,可是刺激过头了,那是会成为傻逼的对于夏婉玉的又一次离开,我只能说是意料之中。意料之外的是她会在离开前问我愿不愿意她留下来,更在临别前,吻了我一下。
戏里戏外,那一吻都来自真情。
不过同样那一吻也随着她的离开,烟消云散。
就好像是烟花一样,犹如过眼云烟一样,只存在于记忆中。
夏婉玉离开的第二天,王颖丽约我喝茶。问了我汤子嘉和三牛地产的事情,我简单说了一下,王颖丽笑着问我感觉怎么样。我笑着说:“什么感觉怎么样。”
王颖丽说:“夏婉玉的嘴唇呀。”
我翻了个白眼。
王颖丽哈哈一笑说:“我没去现场偷看,我听别人说的。”
“谁看我回头不削死他。”我装作恶狠狠道。
王颖丽沉思了一下道:“这个人你可能也认识,风枫。”
我怔了一下,疑问道:“他怎么看到那一幕的”
王颖丽说:“他是澳洲生态项目的官方委派员,这一次和夏婉玉一起乘飞机去澳洲,考察这个项目,考察完毕就会回国。所以,你们在机场的一切,他都看在眼中。”
我怔了一下,问王颖丽:“他到底是个什么人老狐狸能请他看戏,不简单。”
王颖丽却反问我:“那我如果告诉你,他请我吃过麻辣烫,你信吗”
“啊”我眼球都惊掉了。
王颖丽却到处了原委:“他来自běijg风家,家中有权势,不是一般有权势,而是极有权势。他家里在建设部,不对,从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后应该叫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非常有地位,基本上如果你想拿地块,或者是建设什么大型项目,找他准没错。而且这个人,极其又心机。他的心思并不坏,他不会置人于死地,可是却也不会在危急关头给予你帮助。他只追求一件事情,合作共赢。”
我若有所思点了点头,说:“那这次为什么会派他去澳洲。”
“博弈需要,他是这件事情里面的外人,让他去是上面的选择。”
“懂了。”我点了点头,有些好笑问:“他为什么请你吃麻辣烫”
王颖丽笑着说:“几天前的事情,他说想约我吃饭,见见传说中的王颖丽。我不想见他,他说请我吃好吃的,开了许多玩笑。最后我才同意见他,结果他请我吃了麻辣烫,不过他却选择了我曾经上学时经常去的那家麻辣烫店,由此可见,此人若成枭雄,必然八面玲珑,心机深重。”
我玩味说了一句:“有点意思。”
王颖丽却用双手撑着下巴,看着我问:“你还没回答我,夏婉玉的唇,什么味道。”
“妈妈的味道。”我随口揶揄了一句。
王颖丽正在喝水,听到我这话,一口水吐出来,赶紧用纸巾擦了擦,然后深吸了一口气,不可置信的看着我说:“郝仁,我今天才知道你有恋母情结。”
“我去”我果断翻了一个白眼。
王颖丽咯咯一笑,说:“好了,不和你说笑了,跟你说正事,你准备什么时候和汤臣合作拿下地块”
我沉思了一会儿,说:“马上,年底之前要进行最后一轮招标,到时候我的三牛地产会拿到地块,然后即可破土动工。”
王颖丽沉吟道:“动工之前你稍微小心一点,这个项目可能让你成功,也有一定几率失败,永远不要在成功之前认为成功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