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老家伙,一番威胁之下,才知道那蓉大奶奶根本没在秦家住过几日。就嫁来了宁国府。还听闻这几日,家里总是莫名其妙的就有人消失,我猜着,这事儿恐怕不简单。而且,听闻珍大爷最近几日也总是去秦府威胁一番,谁知道这后面藏着什么秘密呢”
林皓睿叹了口气:“好啦,不管有什么秘密,都是明天的事儿了,现在都休息去吧”说着就拉起黛玉:“走吧,哥哥送你回去”黛玉看着晴雯脸上一副没有尽兴的样子。忍俊不禁,想楚天佑行了礼之后,就跟着林皓睿一起回了自己的房间。
接下来的日子里。黛玉也并未再听林皓睿和楚天佑提起这个秦家,也没有听说秦家有了什么事情。她每日和滕曼一起写诗画画,不然就去探望在小院中闭门不出的王熙凤,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的过着,转眼间就已经出了正月。到了花朝节。
花朝节是黛玉满十二岁的生日,虽然仍在孝期并没有大肆庆祝。但是林皓睿还是一大早就钻进了厨房里,亲自给黛玉煮了一碗素面,面条很细,配上黄白相间的荷包蛋,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黛玉感动的眼泪汪汪的。只是看着那一大碗面,还是悄悄的犯起了难。
楚天佑在一旁笑道:“紫鹃、雪雁,你们快去取些小碗来。和你们姑娘抢些面吃。寿星的面吃了,来年可是会有好运气的哦”雪雁早就看出了黛玉的为难,忙笑着:“真的有这样的说法,那简直太好了,我可是眼馋大爷做的面好久了”秀菊早已经带着小丫头们取来了十几个精致的小瓷碗。
黛玉笑着亲手分着面。一份儿给了林皓睿,一份儿给了楚天佑。一份儿给了滕曼,剩下的才交给丫头们去分去了。林皓睿看着黛玉笑道:“今日里,妹妹什么事儿都不要做,家里有什么事儿都让他们去问我。还有,一会儿那贾府的几个姑娘就来了,紫鹃你们多操心些,要招待妥当”
“是大爷放心吧”紫鹃笑着,和雪雁一起分着一小碗面,吃的津津有味。不过一个时辰之后,王熙凤就带着宝钗、宝玉、迎春三姐妹一起来了,众人又是笑闹了一番,这才散去。
悄然间,二月也过去了。林家在草木胡同的房子也已经初见成果,黛玉一连几日都十分的兴奋,闹着林皓睿带她去观赏一番。进入三月,正赶上贾政的生辰,由于国孝已出,贾母便借着这个由头,说大家热闹一番。林皓睿也准备了贺礼,带着黛玉、滕曼一起过府祝贺。
谁知,酒不过三巡,宫里便传了圣旨下来。贾政贾赦等人均是一愣,不知何故。忙将酒席散去,大开中门接了圣旨。却原来是洪贞帝要喧贾政入宫。
但由于圣旨上并未明言何事,贾母还是焦急的心神不定,在房中不断的踱步。邢夫人、王夫人此时也不敢去向别处,只能在贾母这里相陪。
没多久,宝玉和姑娘们也都来了贾母的院落中,一起焦急的等待着消息。贾母早已经派了小厮去宫门口等候,贾赦也忙不迭的去和平日里饮酒赌博的狐朋狗友们探了探朝堂上的动静,却也是一无所获。
黛玉站在角落里,悄悄的拉了拉滕曼的手:“早知如此,就不该硬拉着滕姐姐陪我前来,二舅舅不知发生何事,我也不好回去”滕曼悄声道:“别担心,没事儿的”黛玉叹道:“希望如此吧,二舅舅是最稳妥不过的人,应该是无事的”
滕曼见黛玉一脸忧色,有些不忍,在她耳边轻声说着:“你且放心吧,依我看,八成是那在宫中的大姑娘有好消息传来”
黛玉微微诧异,还未待问话,就听到外面的小厮气喘吁吁的跑进来,不管不顾的大喊着:“回老太太,大喜了,大喜了,咱们家大姑娘被封为妃了”
第一百零九章 乐极生悲
且说有那小厮高声的报喜而来,贾母听了之后喜不自禁,连声道:“你且慢慢道来,是何时封的妃,圣旨什么时候下的。”那小厮满面的喜色,有些语无伦次的道:“回老太太,小的也不知细节,只是老爷托人从宫里带出口信,说是咱家大姑娘封妃的事情,让小的快速给老太太来报信,免得老太太挂念”
贾母一听,挥了挥手:“再去探,务必问的仔仔细细”那小厮忙不迭的出了门。王夫人此时也喜不自禁,正和薛姨妈说着什么。邢夫人脸色有些僵硬,但依旧笑着道:“给母亲道喜了,这可是咱们家的大喜事儿。”迎春几个姑娘也笑着道:“给老祖宗道喜了”贾母笑的甚是高兴:“我早就说过元春那孩子将来是有打造化的,果然应验了”
王夫人听了之后,眼泪一掉,她虽不知这些年,女儿在皇宫里是怎么生活的,想必也是处处小心,没有一日安睡。今日终于熬出了头,也是苦尽甘来了。
黛玉依旧站在角落里,拉着滕曼的手,笑着:“滕姐姐真是一语中的,这真真是大喜事儿了”滕曼点头,心里却重重的叹气,贾元春一封妃,这贾府恐怕就是走到了那抄家的路上,再也无法回头了。
不多时,赖大带着三四个总管来回话,贾母忙传了赖大进来回话。那赖大也是一脸喜色,高声道:“恭喜老太太,贺喜老太太。这可真真是天大的喜事儿了。咱们家大姑娘晋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老爷如今往贵妃娘娘处谢恩去了,速请老太太领着太太们进宫谢恩”
那贾母听了这话再也没有了怀疑,只是心里暗暗的琢磨,这贤德妃是哪一品级。大齐开国遵照着前朝的品级,后宫设皇贵妃一人。余下便是贵、贤、淑、庄、敬、惠、顺、康、宁九位妃子,其中以贵妃品级最高。洪贞帝的后宫目前已经有了两位贵妃,分别是育有长平公主的韩贵妃,显然现在这位韩贵妃是后宫最尊贵的人。另一位便是吴贵妃。元春这贤德妃究竟占个什么样的份位还需细细琢磨才是。
只是这时却没有时间容贾母细想,忙命邢夫人、王夫人并尤氏都按品着装,半个时辰之后一起进宫谢恩。那王夫人早已经急不可耐,忙告辞了贾母,携着薛姨妈的手往自己的小院而来。
“恭喜姐姐,贺喜姐姐。这可真是好事儿,以后这满府上下还有谁不羡慕姐姐。”薛姨妈笑着祝贺着。王夫人也是喜不自禁。满脸笑容:“羡慕不羡慕的单说,我只是为元春那丫头高兴,终于熬出来了”
薛姨妈点头:“是啊。难为她小小的年纪,就一个人入宫。”王夫人叹气,想起女儿当日离府的情形,不由得又落下泪来:“谁说不是,依我的意思。当年竟是给元春说个好人家便罢了。谁知老太太和老爷都认为她是个有大造化的人,非要送进那红墙大院之中。我当年可是心疼的连着掉了好几日的眼泪。”
“这不是苦尽甘来了”薛姨妈拉着王夫人的手,轻声道:“不是我说姐姐,姐姐一向就是菩萨心肠,现在又管着家,满府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儿。哪件不来问过姐姐,成日劳苦,那袭了爵的正经太太。却落了个清闲。姐姐可不要犯糊涂,如此辛苦理事也不过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如今元春封了妃,姐姐还要多思量。为元春、宝玉多想想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