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11(1 / 2)

前因后果都说了出来。贾母这才知道,原来这孙太师夫人还真是有过这样的想法。不过这孙太师夫人也是个妙人,就这样不管不顾的将自己的打算都说了出来。她这样一说,肯定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和贾府结亲,而是另有图谋。

贾母笑道:“太师夫人说笑了。是我们宝玉配不上雪莹姑娘。我瞧着雪莹姑娘天生就是大富大贵的命格,以后一定是有大造化的。”说完,贾母又锤了锤自己的老腿:“哎,年纪大了,精神头也不济了。夫人也别在这里和他们小辈热闹了。不如陪我去后面坐坐”

孙太师夫人一脸的笑意:“老姐姐想的真是周到,正好我也有此意呢。”鸳鸯在一旁听了这样的话,忙上前一步搀扶起贾母,又有小丫头前面带路,贾母这才和孙太师夫人一起到了自己的会客厅之内。

鸳鸯一向非常有眼力见,此时见孙太师夫人与贾母必定是有话要说。上好茶之后,就赶忙将小丫头们都喝退了出去。只留贾母和孙太师夫人在里面说话。

孙老太师夫人瞧这鸳鸯走出去的背影,笑着对贾母说道:“老姐姐真真是会调教人。我瞧刚刚出去这丫头就是那机灵通透的,现在年龄还小,等他日大了,必是个妥帖的管家娘子。”

贾母笑着:“太师夫人这是眼光独到啊,我最是喜这丫头机灵少话。现在可是我这院子里缺不了的人啊。”

太师夫人笑笑的喝了一口茶,又轻轻的咳了一声。贾母知道这是要进入正题了。不由也暗暗的打起精神来,想要看看这孙太师夫人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果然,太师夫人在又夸赞了一番贾府上的茶之后,悠悠的开口了:“老姐姐可知道咱们皇上又要选秀了”贾母万万没有想到太师夫人会说这个,脸上的惊奇神色到也不是作伪:“为何不是旧年才选过”

“唉,还不是我家那闺女没有福分,小小的年纪便香消玉损了。”太师夫人叹道,拿起帕子试了试泪。

贾母轻轻的叹气:“夫人也不要太伤心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皇后娘娘在天上一定也保佑您和太师福寿安康呢。不过,说起皇后娘娘,老身倒是想起来了,皇后娘娘逝去不过半年,皇上再怎么也不会这个时候选秀吧”

不说孙家的目的为何,贾母也是打心眼里不愿洪贞帝在这个时候选秀的,元春熬了这么多年,才刚刚看到了好日子,可不能因为选秀而有什么变故。

想到这里,贾母的神情也不由紧张了几分。太师夫人看着贾母,虽然重重的叹了口气,但也毕恭毕敬的说着:“皇上能念着我们家姐儿这么些日子,我们孙家已经知足了。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母,这国母总是空缺总不是吉兆,我想着,这次选秀,咱们的皇上恐怕是要冲那选新后而去的。”

贾母眉头一动,在心里快速的过着现在后宫的情况。洪贞帝一向节制的很,所以这朝的后宫人员也非常简单。现在后宫中能够有资格角逐后位的不过就是几位份位高的妃子。除了育有长平公主的韩贵妃,和一直很得宠的吴贵妃外,现在后宫中份位再高一些的就要数元春的贤德妃了。

而那早间所传的户部尚书段达之女惠嫔,虽然听闻洪贞帝甚是喜爱,但毕竟只是个小小的嫔位,直接封后的可能性太小了。所以孙家这是来拉拢了贾府了吧,是因为看清楚了后宫之中的格局。

贾母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已经乐开了花。看向太师夫人的目光也少去了几分小心。毕竟之前,孙家可是一直以皇亲国戚自居的。

孙太师夫人也没有在意贾母的变化,而是继续说着:“不瞒老姐姐说,早先我那苦命的闺女生病的时候,我们的大孙女儿曾进宫侍疾。那丫头也是命中造化,得了皇上的眼缘,现在也封了一个小小的贵人。虽然是频频侍寝,但老姐姐也知道,她那贵人的身份如何养的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就厚着脸皮来和老姐姐说说。看看是不是能让贤德妃娘娘在宫里多照看一二,以后要是那丫头真是有了福气,自是不能亏待娘娘的。”

贾母听太师夫人如此一说。心里虽然有些疑惑,但嘴上仍是客客气气的:“瞧夫人说的什么话,咱们娘娘在宫里一没背景,二没势力的,就算照看孙贵人也不过是杯水车薪。再说了孙贵人即便是现在分位还低。就凭着老太师和夫人也会很快升起来的,夫人可万万不要太担心了。”

太师夫人知道这是贾母拒绝了她,显然是不愿让元春身边多一颗钉子,毕竟孙家的势力可是不容小觑的。

太师夫人又轻轻的喝了口茶,这又才慢慢的开了口:“老姐姐一时间有想法也是有的,只是还望老姐姐仔细的思量思量我的话。现在那韩贵妃显然已经是六宫之主了。就连这次省亲都自诩为副后的身份,而拒绝了皇上的好意。而吴贵妃的分位由来已久,吴家在咱们大齐朝也是家族甚大。我们孙家虽然有了一位皇后。但毕竟已经是过去的事儿了。”

说道这里,孙太师夫人停了下来,看了看这贾母的会客厅,半响才道:“虽然我们孙家不可能再出一位皇后,但我们依旧可以再支持一位皇后出来。老姐姐可以想想。以我们太师在朝上的分量,再加上贵太妃依旧建在。只要贵太妃和太上皇说上两句。总比别人说上千万句管用不是。”

贾母看向孙太师夫人,自是知道这太师夫人说的都是实话,孙家就算刚刚逝去了一位皇后,但在这宫中仍有贵太妃,再往深了说还有两位嫡亲的外孙在,此时找上贾家,只怕是看上了贾府名声仍在,但实际上朝中已经无人,好拿捏罢了。

贾母此时已经冷静了下来,没有了刚刚窃喜的心思,仔细思量起孙太师夫人的话来。那孙太师夫人也不着急,笑着转移了话题:“刚刚在席上,我瞧着那林家的姐儿可真是不赖,不仅容貌世人难比,就单说那一起一座、一颦一笑的气派,也是一般人比不得的。我听说那丫头也是养在老姐姐身边的,可见老姐姐在教养女儿方面真是让我们自叹不如啊”

贾母听到这话才真心笑了出来:“我一向喜欢那丫头,只可惜身子太弱,从小就三灾八难的。”孙太师夫人道:“我瞧着到挺好,和您那宝玉站在一起,可真是一对儿金童玉女,让人羡慕的都移不开眼睛。”

贾母故意叹了口气,这才道:“谁说不是呢。”

孙太师夫人又道:“我瞧上次去法华寺那个宝姑娘也还好,怎么今日没瞧见呢”贾母笑道:“许是不舒服在休息,一会儿我叫她来给夫人请安”

“可别了,来见我又要梳洗打扮的,还是好生休息的好。只是想到那丫头也到了要许配人家的年纪了吧,老姐姐可有什么眉目”太师夫人笑着,意有所指。

贾母叹道:“哎,别人家的孩子,哪里由得我这老太婆做主啊。只盼望着她老娘和哥哥是个靠谱的,别耽误了就好了。”孙太师夫人又轻轻地喝了一口茶,这才道:“我也是听我家那学斌说起来,才知道这宝姑娘也是个好姑娘,哎”

贾母看着孙太师夫人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这才重重的咳了一声。门外亲自守着的鸳鸯亲自端着新的茶盏进来,笑道:“老太太的茶也凉了吧,正巧大厨房送来了一些燕窝粥,说是林姑娘孝敬的。您且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