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地说:“嗯,那就有劳文白兄了”
重庆黄山,委员长官邸。常凯申拿着张文白发来的电报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可怎么也没弄明白,包头保不保得住,关郑胡子什么事啊手伸得也太长了吧不过转念一想,自己也不吃亏。于是当即回电表示同意,只是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武器采购必须由军政部主导;
第二,采买的武器装备须由军政部统一分配;
第三,不得流入非法武装暗指八路等。
这三个条件太苛刻了,郑卫国当然不能同意。于是回电表示,第一,采购必须由冀察战区独立进行,但军政部可以派员监督;第二,采买的武器装备可以依据战绩和需要分发给华北各部队,但具体分配必须由冀察战区完成,军政部可以派员监管,但不能直接插手;第三,参照第二点,如果军政部明令不许给某支部队拨发,可以不发。然后又小小地威胁了常凯申一下,表示如果军委会不答应,自己就要甩开国民政府直接与老毛子合作了。
常凯申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就是苏、英、美都担心他投降,导致日本实力爆涨,不得不拉拢他,再说郑卫国这三个条件对他也是有利的,就扭捏地答应了下来。并很快让外交部给苏联政府行文,表示同意冀察战区自行购买武器,不计入援华物资之内,单笔独立结算,货到付款。
外交咨文一到,苏联人也表现得很爽快。当初洽谈好的第一批装备很快就从外蒙古乌兰巴托起运,并用最快的速度运抵绥远。从郑卫国跟张文白说起此事,到第一批交付,总共才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随着这笔交易的达成,常凯申和郑卫国的关系也有所好转。张文白得知武器已经运抵绥远之后,感到非常高兴,立即赶来向郑卫国报喜。
郑卫国笑道:“哈哈,文白兄来晚了一步,我已经知道了”
张文白有些兴奋地说:“没想苏联人这回这么够意思,听说为了及时把武器运到绥远,连马都累死了不少”
郑卫国哂笑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张文白一愣,奇道:“总司令,此话怎讲”
郑卫国便给他解释了其中的详情。原来,按照当初的协议,运输时间的早晚也是直接与金钱挂钩的。运输的时间越短,钱越多,不然老毛子哪会有这么热心而且根据协议,“运输成本”也是要由买方承担,累死的挽马和驮马自然要归郑胡子买单。加上都是伪蒙军的马,老毛子才不会心疼了。
“啊”听完解释,张文白也是哭笑不得,笑骂道:“我说这群老毛子怎么就转了性呢,原来是掉进钱眼里去了”说着又拿起桌上的物资清单一看,见上面只有德什卡1938 127大口径机枪,不禁疑惑道:“怎么就这一种武器别的东西老毛子不肯卖”
郑卫国摇了摇头。解释说:“那到不是老毛子提供的东西很多,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都有。呵呵,恨不得把亲爹都卖了。不过我选了一下,就看上这一种”
由于郑卫国是用真金白银支付,老毛子自然非常感兴趣,还专门派员前来洽谈,表示只要价钱合适,什么都可以卖。像什么伊尔16战斗机,40000美元;伊尔15战斗机。35000美元;t26坦克。22000美元;762毫米高射炮,20000美元;45毫米反坦克炮,7000美元反正飞机、坦克、大炮,没有什么不能卖的。
除了武器以外。什么配件、零件、耗材也可以卖。比如高射炮的备用炮膛就是1500美元一根。量大从优。不过郑卫国挑来挑去,并没有看上,最后只买了一千挺德什卡重机枪。每挺1000美元,子弹等另算。每挺机枪附子弹一万发,加上备用枪管之类的零配件以及维护设备,一共花费了价值2000000美元的黄金白银。
当时的美元比现在还值钱,一美元相当于三块大洋,或者是089克黄金。这还是1934年罗斯福总统下令美元贬值41的结果。所以苏联人把重什卡卖到1000美元一挺,绝对是黑心价。好在是货到付款,第一批也就一百挺左右,不然这笔买卖就能让冀中直接破产
张文白质疑道:“总司令不是想对付飞机和坦克吗我觉得应该再买些高炮、战防炮之类的啊大口径机枪威力还是偏小了点儿”
郑卫国摆手说:“文白兄也是老行伍了,还不明白吗高炮、战防炮都需要严格训练,现在哪儿来得及”
当时中队文化素质之低,简直差到让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国民党知识青年志愿从军编练总监部在1945年出版的青年远征军剪影一书第135页中提到,“一般的部队对于新兵,一方面要施行军事训练,另一方面要补行国民教育,如教一普通士兵认阿拉伯数字,需2至3星期,认米突尺表尺需2至3星期,讲弹道抛线也得至3星期,要教到会射击,则往往需2至3个月。”
学数数就要两三个星期,这在现在看来简直是无稽之谈,可当时由国民文化素质差,确实存在这些问题。学会数数、打枪都这么难,让士兵们在火线上学习操作高炮、战防炮不是要命吗只怕还没学会,包头早就丢了,所以郑卫国思前想后,还是决定给包头支援一些操作较为简单的武器。
恰好当时苏联军队正准备装备改进后的dshk重机枪,便建议郑卫国采购。因为这玩艺儿操作简单,只要会使唤重机枪的就能使唤,不需要额外怎么培训。基本上,晚上让老兵带一带,白天再打两枪就会用了。这也是俄式武器的优点之一,好使耐用不像娇贵的英国货,还怕士兵给弄坏了。
dshk重机枪最早是由苏联著名轻武器设计师捷格加廖夫在1930年设计成功的,口径127,起初命名为dk机枪,即“德卡”。
dk重机枪是一种导气式操作的武器,整个系统基本上是d27轻机枪也就是转盘机枪的放大型,只是发射大威力的127x108枪弹。dk机枪采用鼓形弹匣供弹具,每个弹鼓只能装30发枪弹,而且弹鼓的体积太大又重,因此战斗射速并不高,从而不能令人满意。在1931年dk大口径机枪被红军正式采用,但只有少量生产,35年后就完全停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