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1 / 2)

,容易影响情绪。李庄抽完一根烟,将杂乱的回忆抛到脑后,继续工作,哪怕今天是所谓的“青年节”,他也没准备休息。

第二天上午按部就班地写完程序,已经快十点。李庄一看,坏了,得赶快走人,不然又要被勇子数落,自己可说不过那个做业务的家伙。今天要喝酒,不能坐车,只能打的。

出了小区,路上车来车往,很久没有出来吐口气的家伙目眩神离,一时间又有点恍惚,刚坐上出租车就想睡觉。他有这毛病,除了自己开车,只要坐别人的车,就想睡觉。

“听说油价要降了,真是好事啊。”司机突然开口。

李庄一愣,“降价,会降价”

司机大哥点头,“听人说的,应该没错,就在下周。”

李庄笑道:“基数不同,外加通货膨胀,油价只会越来越高的,十块不是梦。”

司机嘟哝道:“我也知道,就是希望他们降点,不然日子很难过。”

李庄没有继续,司机看他没说话的意思,不再搭讪。经过这么一曲,李庄不想睡觉了,按了按太阳穴,让自己清醒,想到了自己和勇子交往的过程,觉得挺有意思。

小山村虽偏,人口可不少,足有1400余,在杭城及周边工作的有十多个,基本上都是打工,要么做建筑,要么在工厂。不过李庄刚到杭城时没想过跟他们联系,包括离得不远的勇子。其他人李庄不熟,没有共同语言,懒得与他们打交道,而熟悉的勇子不联系则是受小时记忆的影响。那厮小时候又脏又贪吃,李庄很讨厌他,没想到长大后整个变了样,相反李庄变得又脏又贪吃。两人第一次凑到一块是过年,李猛父亲的生日,回杭城后勇子主动邀请李庄到家作客,李庄碍于情面同意了,后来发现那厮人还凑合,走动便多了。

勇子读书不错,可惜家里也穷得厉害,草草上完中专便出来工作,比李庄到杭城还早。他工作后很勤奋,自学了电子类的中高级课程,从车间工人变成了业务,多年下来小有积蓄,比大部分普通人要强。最近更是双喜临门,先升了电子厂的销售经理,然后又有了孩子,算是春风得意。

出租车的速度在非高峰期远超公交,李庄很佩服司机大哥的技术,虽然觉得他们很疯狂。

“唉,都是钱惹的祸,现在出租行业不好做,油价高得离谱。”

替师傅感叹一番,下了车,慢腾腾地爬到了勇子所在的六楼,这里层数不够,房子有些老,没有电梯,好在房租稍微便宜些。

“哈,我就知道你这家伙肯定准点到,每次都这样。”勇子刚想数落,随即看在满屋宾客的份上还是决定轻拿轻放。

李庄逃过一劫,进屋看了看小丫头,还好,长得像勇子老婆,算得上清秀,总好过像勇子那个黑皮蛋。

“勇子,你咋不买房子啊现在收入不错。”有人问。虽然还是经济危机,但勇子供职的这家电子厂这几年的情况不错,很诡异的局面,行业分化严重。

“拿什么买,做业务的收入不稳定,我同事前年买的房,现在每个月都愁贷款,利率一直在提,我可不想过憋屈的房奴生活,大不了回乡下。”

勇子说得很豪迈,脸上却有一丝苦涩,“再说现在有孩子了,我们一家在杭城每年的开销估计超过六万,更不要说远期支出,这世道,活不起啊。”

满屋的人神色都有些暗淡,能啃老的只是少数,就算啃,贷款还得自己还,哪有那么多高收入者。

“吃饭去,谢谢大家捧场,不要客气啊。”勇子一看风向不对,马上打圆场。

宾客不多,这年头愿意送礼的人少,工作流动频繁,勇子不愿厚着脸皮占别人的便宜,只邀请了亲近的圈子。宴席开了三桌,在附近一家高档酒楼,这里很有名气,就是太贵。

李庄一边放开手脚,一边估算着支出,发现勇子还要倒贴不少,很满意,虽然他送的礼包无论如何也吃不回来。小丫头满月的酒席只不过是大人们聚聚的借口,他没在意,吃完就回去继续研究。

越接近成功,细节越难完善,难度也越来越高。没日没夜,作息时间完全服从于软件安排,服从于规划。

“搞定”

李庄敲下最后一个字符,抬头看了看墙上的石英钟,然后钻进洗手间洗澡。六月初天气炎热,他不喜欢开空调,衣服上到处都是汗渍。全神贯注的时候没什么,静下来觉得浑身不舒服。

“我得意地笑,我得意地笑,乌拉拉,乌拉拉,老鼠爱大米”

歌声不久平息,得意的家伙擦干头发,习惯性地点起一根烟,在客厅里踱步,左看看右看看,伸了个懒腰,傻笑一阵,“嘿嘿,以后逐步升级,变成200,300,直到999。”

比尔大门的不良嗜好影响了很多人,可惜时代变了,有些套路没法沿用。先不说易用性不佳的vai能否卖出去,就算能卖,也要看别人是否愿意接受,此外,绝大部分语言是没有版权的,一般只能卖编译器。想突破使用习惯和精英前辈创立的框架近乎不可能,vai的先天缺陷决定了它也许只能用在特定领域。

李庄知道自己研发vai的目的,没有患得患失,开始为下一步做准备。首先就是用vai重新编写s系列智能核心,优化算法和数据结构,可惜提升幅度甚小,勉强达到三级。他有些不满意,也许s300用在小型机上会比较出色,但小型机动辄数十万,根本不是普通家庭和工厂能买得起的,也不会买,得继续优化。

s3短期内无法继续得到根本性的提升,光一个支持服务器就不便宜,李庄的目光重新转回软硬件配合上。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他设计出了高效的三级智能模块,命名为f1,意即小笨蛋一代。f1有些大,由多个模块构成,很早就开始构思,属于ann方面的研究成果。硬件相对简单,以复杂的软件模拟为主,虽仍谈不上真正的ai,但配合分布式计算系统和数据管理系统,远非老系统可比。

f1的硬件成本约五万,不便宜,软件成本远高,最起码李庄觉得他这种档次的程序员不是点点钱能打发的,所以必须想办法卖掉,只出不进根本不可能弄到钱去搞进一步的研究。问题是智能核心只有应用方能显现出它的价值,否则就是一堆玩物。应用方向虽多,他熟悉的可不多,想来想去觉得只能做制造专家系统,即有高度智能的全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这个要求可不低,需要了解具体行业,否则问题多多。

要不去找杨董聊聊李庄想来想去还是觉得要麻烦杨老头,可是老头精明,公司的传动件设备也用不到那么高级的自动控制系统,不划算。咋办不好办,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算了,先休息一下,再调查调查,说不定能找到合适的行业和愿意投资的家伙,逛逛去。

西湖的风光依旧,阳光灿烂,昨天的暴雨吹散了热气,微风吹拂,人也有点懒洋洋的。李庄漫步在湖边道上,心情舒畅。这些年虽然经常陪人逛西湖,但心思从没放到上面,除了那段时间。想到赵琴音,心情立刻晴转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那是他真心投入的第一个女人,没想到最后还是被房子打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