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麻烦之处,请恕罪。”“您不必这么说,小小师叔其实为人挺好的,也教了我不少知识。”蔡琰听到“小小师叔”这个称呼的时候,也不禁莞尔,又说“既然你把我当做长辈,那我端些架子也没什么吧。现在已经快晚上了,琤姬也是看上去很长时间没休息了,不如您先让她歇会,如何”蔡瑢叫道“姐,你怎么”“你真的看上去气色不太好,这些天何必如此委屈自己呢先好好休息,把精神养好了再说。”蔡瑢道“哎,医生来了,先让他们诊断一下吧。”孙绍见董奉没有来,就说“大家随意,不要太紧张。”医生们检查完了说她身体没问题,完全没有危险,应该是好了。孙绍见她说了一会话就神采奕奕,估计也是没事了,就让他们回去了,顺便让蔡瑢到旁边的房间休息,她本来有些疲惫,只是强撑着想要确定姐姐是否完全没事了。在确定了以后困意就上来了,于是听了孙绍和蔡琰几句劝告,就去休息了。
第五十三章 战后下
更新时间201210118:28:19字数:4781
“子续,你喜欢琤姬”孙绍又是一惊,“您怎这么说她也是长辈,我们或许有一些可以共同探讨的话题,我也觉得她的好奇心和热情是其他人所不及的,只是这更多是爱好问题吧。况且我现在是谈论这个的年纪吗”“我只是感觉而已,当孟德宣布你成为长沙太守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你是元叹师兄的学生,江东孙家的嫡子,却是个对父亲几乎毫无印象,没有亲兄弟,与母亲和姐姐相依为命的孩子。子续虽然逃出了曹孟德的掌控,但却不可避免的要与你叔叔对立,你或许心里面没什么怨恨,但孙仲谋却不会这么想吧。所以你一直在担心自己的至亲,当你看到我们两个的时候,是不是有种联想到母亲和姐姐的感觉”这一次她真的说对了,孙绍确实一直在担心和思念留在柴桑的家人,见到她们姐妹的时候也确实是有类似的感觉,只是这跟她的预感没什么关系。“您说的没错,我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您也是没有亲人照顾的人,两个儿子远在朔方,自然是和我一样感同身受,有朝一日我定会将他们两个小子抓来侍奉在您膝下。”蔡琰听到这话也是欣慰了一些,她所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虽说孙绍现在说这个有些空洞,但却让她感受到了关怀和希望。“确实是这样,亲人们大都去世了,每次回到家里举目望去却是不见一人,也是难过。像你这样和女性一起长期生活成长的孩子,对于其他的女性也会有异样的尊重,对于和自己亲人相似的人,就会有特殊的感情。”“在下本来就是您的晚辈,若是您不嫌弃,自然可以把在下当做儿子。”
她笑了笑,说道“不必如此,我不过是流落到此的一介平民而已,就算有些声望,也当不得孙太守如此,有此心就足够了。”“您膝下无人,又不得不自己当这个家,也是难为了。在这里也好,没有在北方的那么多纠葛,请安心的在此住下,在下既然遇到了您,那断然是没有让您在受苦的意思,虽尽人子之礼而不足。”蔡琰看着他的眼睛,想找出些什么,但却看不到有什么犹疑之处,就说“如此就多谢了,琤姬她虽然成年,但心性却与小了许多的阁下相类似,这还请子续能尽量随着她。”相处了有些日子了,也知道她的性子,蔡瑢从内心里厌恶那些虚伪的礼法,对于人际交往上的问题也是能躲就躲,只是把自己局限在科学的天地中,一个人遨游着。其实多少有三四分像以后的魏晋风度名士,只是作着研究科学的实事,比着他们的妄想要好些那些魏晋名士整天忙着清谈,也不见有太多的有点用的哲学成果出来。要是他们是一般的世族子弟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大多数人是有官身的,把什么都不做当做无为,把本职工作扔到一边,哪怕敌人临城也只会摆着架子说着必胜的蠢话,或者原形毕露显现出他们卑劣的一面。有的人嘴上说的很好,可做的却都是祸国殃民的事。说实话我认为这些人得为这次民族劫难负上全部责任让她强行融入这个社会只会抹杀她的本性,那么就应该找一个能够容忍她的人来作她的保护者。奇异的非常之人就该有非常的人来容忍,偏偏自己对她很有好感,那么这个任务接下也是没什么不可以的,就回答道“在下自当做到。”
孙绍写信给陆逊让他把武陵郡的事情暂时放下,先回来和大家过个年,然后和自己详细的讲一下以后的具体计划,并且询问他是否找到合适的内政人才能够熟练地处理政务而且对自己并无厌恶孙绍让胡遵派人假扮盗贼去骚扰那些出兵抵抗他的世族,又在进入临沅的前几天实行了严格的戒严,好逼他们造反,对那些未参加抵抗的世族却第一时间给与任用。这些事情激怒了不少人,从而激起了武陵郡的暴动,胡遵也是干这事轻车熟路,顺势就灭了这些造反的家伙,这次事件控制的很好,没有造成动乱和恐慌,那些既得利益的世族甚至有的还落井下石帮着孙绍的人趋稳定局势。陆逊也有些对于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到惊叹,并且在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责备话后就默许了这事。这次事件导致了不少世族对孙绍的敌视,零陵刘家甚至号召全荆南得世族打到孙绍,只是大多数人都敢怒不敢言,或者认为自己在他的统治下获益不少而决意相助,因而无人响应。的人才。陆逊回信说他马上就过来,他找到了一名叫做潘濬的人,这个人之前是郡吏,出身小世族,其家族在事变中持中立态度,陆逊认为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强,人际交往能力也不错,出身不高却有着不逊于一般名士的名声,值得信任,就让他暂领武陵郡主薄的职位,留在郡里处理政务。孙绍看完信数着时间,大约一天后能到。又想着潘濬这个人,他对这个人的印象也主要限于任荆州治中的时候最后一个向孙权投降,还得二叔亲自去请。他心里认为这是投机行为,后来他为东吴政权也算尽心尽力,算是证明了能够尽忠,只是这一点让孙绍觉得不安,算了,到时候找个时间见见他,也好试试人家的心意,有需要的给他就是,或许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