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1 / 2)

经”

“你怎么和他说”

“我说,有的人配操我的x,有的人就不配老先生当场晕倒,以后再没人找茬”

“你别故做惊人之语啦,没这话吧。”

“我说过我什么时候对你说过假话我可不像你,说句真话就脸红。你的论文还在我这儿呢我常看,获益极多”

提起那篇论文,我的心往下一沉,好似万丈高楼一脚蹬空。我早己忘了除了爆炸物化学和微生物,好多年前还写过一篇哲学论文。这种事怎么会忘记我有点怀疑自己是存心忘记的,这是件很奇怪的事。

我在知青点最后一个冬天,别人都回城去了,男生宿舍里只有我一个。我叫铃子搬过来,我们俩形同夫妇。我从城里搬来很多书,看到那么多漂完的书堆在炕上,真叫人心花怒放

那一年城里中国书店开了一家机关服务部,供应外文旧书。我拿了我妈搞来的介绍信和我爸爸的钱混进去,发现里面应有尽有。有好多过去的书全在扉页上题了字、盖了印章。其中很多人已经死了,还有好多人不知去向。站在高高的书架下面。我觉得自己像盗墓贼一样。我记得有几千本书上盖着“志摩藏书”的字样曾几何时,有过很多徐志摩那样的人,在荒漠上用这些书筑起孤城。如今城已破,人已亡,真叫人有不胜唏嘘之情

我在知青点看了一冬天的书。躺在热坑上,看到头疼时,就看看窗玻璃上的冰花。这时小转铃就凑上来说;王二,讲讲呀她翻着字典慢慢看,一天也看不了几页。

我从小受家传的二手洋奴教育,英文相当不赖,所以能有阅读的乐趣,但是我只颠三倒四乱讲几句,又埋头读书。天黑以后,像狗一样趴在坑上,煤油灯炙黄了头发。到头皮发紧,眼皮发沉时,我才说;“铃子,咱们得睡了。”但是自己还在看书,影影绰绰觉得小转铃在身边忙碌,收拾东西,还从我身上剥衣服。最后她吹熄了灯,我才发觉自己精赤条条躺在被窝里。

我在黑暗里给小转铃讲自己刚看的书,因为兴奋和疲惫,虚火上升。小转铃对我做了必要的措施,嘴里还催促着:“讲。后来呢”

等到开始干时她不说话了,刚刚结束,她又说:“后来呢”

这真叫岂有此理我说:“喂,你这么讲像话吗”

“对不起,对不起,可是后来呢”

“后来还没看到。我还得点起灯来再看”

“你别看了你现在虚得很,我能觉出来,好好睡一觉吧。”

有一天晚上我总是睡不着,想到笛卡尔的著名思辩“我思,故我在”。我不诧异笛卡尔能想出东西来,我只奇怪自己为什么不是笛卡尔。我好使缺少点什么,这么一想思绪不宁。我爬起来,抽了两支姻,又点起煤油灯,以笛卡尔等辈曾达到的境界来看,我们不但是思维混乱,而且有一种精神病。

小转铃醒来,问我要干什么,我说要做笛卡尔式的思辩。这一番推论不知推出个什么来。她大喜,说;“王二。推快推”以后就有了那篇论文。

我不乐意想到自己写下的东西,就对小转铃说:“铃子,我们有过好时光那一冬读书的日子,以后还会有吗”

她放下酒杯说;“看书没有看你的论文带劲。”

又提到那篇论文这就如澡塘里一池热水,真不想跳下去。我不得不想起来,我那篇论文是这么开头的:假若笛卡尔是王二,他不会思辩。假若堂吉柯德是王二,他不会与风车搏斗。王二就算到了罗得岛,也不会跳跃。因为王二不存在。不但王二不存在,大多数的人也不存在,这就是问题症结所在。

发了这个怪论以后,我又试图加以证明。如果说王二存在,那么他一定不能不存在。但是王二所在的世界里没有这种明晰性,故此他难以存在。有如下例子为证:

凡人都要死。皇帝是人,皇帝万岁。

还有:

人都要死,皇帝是人,皇帝也会死。

这两种说法王二都接受,你看他还有救吗很明显,这个世界里存在着两个体系。一个来自生存的必要,一个来自存在本身,于是乎对每一个问题同时存在两个答案。这就叫虚伪,我那篇论文题目就叫虚伪论。

我写那篇东西时太年轻,发了很多过激议论。只有一点还算明白:我没有批判虚伪本身。不独如此,我认为虚伪是伟大的文明。小转铃对此十分不满,要求把这段删去,而我拿出吕不韦作春秋的气概说:一字干金不易。现在想,当时好像有精神病。

想着这件事,不知不觉喝了很多酒。天已经晚了,饭厅里只剩了几桌客人。有一个服务员双手叉腰站在厨房门口,好像孙二娘在看包子馅。我在恍惚之间被她拖进了厨房,倒挂在铁架上。大师傅说:“这牛子筋多肉少,肉又骚得紧。调馅时须是要放些胡椒。”

那母夜叉说道:“索性留下给我做个面首,牛子你意下如何”

她上唇留一撮胡须,胸前悬着两个暖水袋。我说道:“毋宁死。”她踢了我一脚说:“不识抬举。牛子,忍着些。过一个时辰来给你放血。”于是就走了。厨房里静悄悄的,忽然一只狮子猫,其毛白如雪,像梦一样飘进来,蹲在我面前。

铃子对我说:“王二醉啦出什么神”

其实我还没醉,还差得远。我坐端正,又想起自己写过的论文。不错,我是写过,虚伪还不是终结。从这一点出发后,每个人都会进化。

所谓虚伪,打个比方来说,不过是脑子里装个开关罢了。无论遇到任何问题,必须做出判断:事关功利或者逻辑,然后就把开关拨动。扳到功利一边,咱就喊皇帝万岁万万岁,扳到逻辑一边,咱就从大前题、小前题,得到必死的结论。由于这一重负担,虚伪的人显得迟钝,有时候弄不利索,还要犯大错误。

人们可以往复杂的方向进化:在逻辑和功利之间构筑中间理论。通过学习和思想斗争,最后达到这样的境界:可以无比真诚地说出皇帝万岁和皇帝必死,并且认为,这两点之间不存在矛盾。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条光荣的道路一点也不叫我动心。我想的是退化而返朴归真。

在我看来,存在本身有无穷的魅力,为此值得把虚名浮利全部放弃。我不想去骗别人,受逼迫时又当别论。如此说来,我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是,假如我不存在,好处又有什么用

当时我还写道,以后我要真诚地做一切事情,我要像笛卡尔一样思辩,像堂吉河德一样攻击风车。无论写诗还是做爱,都要以极大的真诚完成。眼前就是罗得岛,我就在这里跳跃我这么做什么都不为,这就是存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