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了,而且,这条新立的村庄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只要勤奋,不出两年,他们就可以把这个一层的家建成两层,三层。
张建中的笔记本里记了许许多多群众老百姓支持水库建设的话。他想,就算他想一辈子,想爆头壳也想不出这么朴实感人的语言。他甚至想,原来农民的觉悟那么高,比城里人的觉悟还要高。城里人的生活水平比农民要好得多得多,但城里人一遇到什么有损于自己的事,总会吵闹甚至聚众闹事,比如,搬迁服装街,多少人在骂政府就是他张建中的觉悟,也不如农民啊
张副主任笑着说:“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各镇委镇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为这次迎接检查他们花了心思,出了力,流了汗。”
张建中连连点头。
点头之余,却发现那话里似乎还有一层意思,怎么是为了检查做了大量的工作呢这些工作可都是平时积累的啊如果,只是为了迎接检查,能有那么多村民说好话吗那些新建的村庄能建得那么漂亮吗督导组的领导还曾调侃地说,他们这样的干部,也没有农民住的好,住得舒适。
后来,在一个镇召开座谈会,张建中遇到一位也在党校学习考文凭的同学,他记得很清楚,他是一位镇干部,且在镇政府工作了十年,然而,他在座谈会上自我介绍,说自己是某某村的普遍村民,这么说的时候,还瞟了张建中一眼。
省督导组的领导还是相信了他的话,因为他长得干干瘦瘦,许是经常下乡的原因吧肤色黧黑,又特意穿了一件沾有泥点的旧衣服,说话时结结巴巴,表现得很怯场,而且前言不搭后语。
然而,他的话却搏得了大家的掌。
他说,水库建设有什么好弄得他们要离家背井。
他说,不管到什么地方,在什么场合,跟多大的领导说话,他都说老实话,农村人不会说大话,不会说领导听了高兴的话。他就是反对水库建设。
他说,政府给他们建的新居是舒服是好,但再好也没用,龙床也不及狗窝。他还是喜欢住以前那个狗窝。
督导组的人问:“除了这一样,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他像是抹鼻涕般,抹了一下鼻子说:“如果,政府不让我说坏话,至少要满意,我的一个要求。”
有人问:“什么要求”
“你们先说能不能满足吧”
“你不说清楚,政府怎么满足”
他就傻笑,说:“说清楚,你们就不满足了。”
“未必吧你说,大胆说出来,看政府还有什么做得不够的地方。”
他突然脸红了,很不好意思地说:“政府是不是还要多为我们着想,是不是可以给我们这些老光棍,分配一个漂亮的老婆,如果晚晚能抱着老婆睡,住在那样好的地方,我就一句反对的话也不说了。而且,还会天天说共产党好,说社会主义好。”
大家“哄”地笑起来。
“笑,笑,笑。我就知道你们会笑。”他急了,半站起来,一脚踏在椅子上,说,“不是让说真话吗我说心里话,你们又笑”
张副主任说:“乱弹琴,真是乱弹琴。”
那同学说:“我不会弹琴。”
张副主任就示意把他带出去,等那同学让人带走后,他便责怪镇委书记:“你们怎么搞的这种人也通知来开座谈会把省督导组来检查当儿戏”
镇委书记很委屈地说:“不是要让说真话的人参加吗我们可是贯彻落实你的指示精神,让那些敢说真话的人来参加的。”
“说真话也不是要说这样的真话吧你给他找个漂亮的老婆看看”
吴处长站出来打圆场,说:“我看非常好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镇委镇政府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反映了我们这个座谈会的真实性。群众需要什么需要的就是政府为他们解决切身利益问题。这也是一种切身利益问题嘛虽然,哪一级政府也不能做到”
说着,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第五十二章阿花要嫁人
晚上,张建中找到了那位同学,问,你什么时候变成群众老百姓了那同学说,工作需要嘛谁叫我长得像农民,像群众老百姓。他告诉张建中,参加座谈会的人里,没一个是真正群众老百姓的,最差也是村委会的干部。像这样的座谈会,如果,真要农民参加,真要农民说真话,看到他们的真实情况,吵翻了天都有可能,打起来都有可能。
“你是说,座谈会是精心安排的”张建中有点明白,张副主任为什么说各镇在迎接检查工作中,花了许多心思,出了力,流了汗。
那同学说:“不仅座谈会,就是进村入户,也是事先安排好了,事先把那些不听话好闹事的群众老百姓都控制起来,不让他们与督导组的人见面。”
他们这是在镇政府外的一个小茶馆里。那位同学参加完座谈会后,就消失了,再不能在镇政府大院露面。
“你不知道我也来吗就不怕我揭发你吗”
那同学笑了起来,说:“你怎么没揭发”
张建中反倒被他问住了。
“这种事,你应该也见惯不怪了。别说省里来检查,就是县里来检查,也一样这么安排,只是,你应付的方法不一样。省里来的,县镇联手,县里来的,镇村联手。”那同学说,“除非微服出巡,避开当地政府,否则,别想能检查出什么问题。”
张建中说:“以后,我要检查你们镇里的工作,就搞微服出巡,避开你们这些狡猾的家伙。”
那同学笑着说:“可能吗你觉得可能吗你敢巡服进村你们的命珍贵,敢冒这个险就不怕村民老百姓把你们给灭了。”
张建中觉得这句是真话,别说省里的领导,就是县里的干部,就是城里人,对农村的了解也很浅薄,都认为乡下人野蛮不讲理,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他张建中说要擅自去农村,老妈是绝对不让的。
“长见识了,真是长见识了。”
张建中感慨之余,发现自己似乎也在变,不知不觉地,也融入了官场某种怪圈,至少,你开始忍声吞气,不再像愤青似地冲动。他对自己说,以后,在你身上绝对不会出现像山尾村那样的挺身而出,绝对不会出现像在工商所那样的义愤填膺。
人总是在变的,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按官场的话说,随着政治觉悟的提高,人的思想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还是这么个人,但思想不一样了,立场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