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烟雾腾腾,见郝书记进来,周镇和永强忙站起来打招呼。
“郝书记也到省城来了是开会吗”
郝书记笑了笑,说:“来开会,昨天来的,就住在楼下。”
应该也有心虚的缘故,一口气把自己交代清楚了。
“你们来省城干什么”
永强说:“谈生意。”
郝书记不露声气地问:“你们不会三个人挤一个房间吧”
周镇说:“我和永强住隔壁。”
“刚才,在餐厅,我看见你们不止三个人。”
“还有汪老板。吃了饭,她就回去了。”
张建中有点明白郝书记怎么这么匆忙赶上来了。敏敏曾告诉他,郝书记对汪燕印象不太好,突然被她碰上,可能想多了。
“可以说,汪老板一直是我们的客户。”他解释说。
郝书记悬着的心放下了,问:“在谈工作吗不影响你们吧”
就算影响,周镇和永强也不敢说。
“没什么,闲聊呢”
房间里只有两把椅子,永强坐在床上,这会儿,周镇也往床上移,把椅子让给郝书记和张建中。
613周镇的理念
刚才他们谈得还很热烈,知道赵氏真是到边陲镇建走私基地,他们便形成了两种意见,永强坚决拒绝不让赵氏进入,周镇却多多益善,他们有他们搞,我们有我们搞,互不干涉,而且,赵氏在边陲镇投资,我们已经得益了。
“投资得益小,合作走私这块才是大头。如果赵氏自己搞,就不会再跟我们合作了。”
“我们并非仅此一家。”
“丁建只是偶尔为之,不能抱太大幻想。”
“我们可以继续发展新的货源。”
“如果,丁建也像赵氏那样,自搞一套呢”永强说,“那时候,就会形成一种混乱的局面,有那么一天,边陲镇就会成为走私猖狂地,成为打击走私的重灾区。”
这是张建中一贯坚持的主张,永强敢于与周镇争执,也认为自己坚持的是张建中的主张。而张建中没有制止他们,考虑的是,周镇有没有更充足的理由推翻这个主张
坚持多年的东西,往往会成为一种陈旧的东西,改革,改革就是要改变旧观念,改变改革前的旧观念很重要,但是,改革逐渐形成的旧观念更重要。
“打击的力度越来越大,形势越来越严峻,如果,我们再放开,等着我们的将是摧毁性的打击。”
“打击的力度不断加强,是相对全国而言的,并不会因为我们收紧放缓,因此,我们更应该趁收紧前,捞一把,机会一纵即逝,失去机会就只有后悔了。”
永强想说,你更希望自己大捞一把吧
但又觉得,失去赵氏家族的货源,反而不利于自己捞一把。
张建中不知周镇是怎么想的,脑子却有一种想法逐渐清晰。
老实说,这几年搞走私,虽然赚了不少钱,却总是提心吊胆,总担心有一天会出状况,陈大刚截击事件,涉险过关,他心里就想,以后还会出现什么状况,常在海边走,不会不湿鞋,常常夜路,总有一天会碰鬼。
旧货垃圾货事件,又让他惊惶了好一阵,时不时做同一个恶梦,自己当啷入狱,郝书记带着敏敏来探望他,他却像一只猴,只顾捧着她们带来的食物狼吞虎咽。
他常问自己,这是不是一个不好的信号
有时候,我想,是不是可以趁走私的机会,把边陲镇炒热。我们成天说,发挥优势,发挥优势,目前,边陲镇凸现的优势有两点,一是海洋优势,二是走私优势。如果,走私是一块肥肉,我们是不是可以用这块肥肉把那些希望走私发达的人吸引进来。
不管他们干什么不管他们以后怎么样但有一点是清楚的,边陲镇的海湾不再冷清,他们投资的产业永远留在这里。
可以说,这是张建中到目前为止,这辈子听到的最有启发的一段之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话一点不假。但做为边陲镇的一把手,张建中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反应。或许,这就是张建中回到边陲镇后,要逐渐实施的发展理念。
他心里有些儿懊恼,这个理念并不是自己想出来的。
人总是这样,希望最好的理念出自于自己,当权者更希望自己的理念凌驾于其他人之上。
一些先进的理念不能实施,往往取决于当权者的胸襟,即使手下提出再好的理念,都因为有失颜面而被否决。
目前,张建中便面临着这样的选择。
他承认周镇的理念很有创造性,却又怀疑是不是有超作性那些家伙到边陲镇来投资又怎么样建起一个个走私据点,就可以发展边陲镇的经济吗全面严禁走私,他们还会苦苦经营那些所谓的度假村吗有的人赚得比在边陲镇投资得还多,他们完全可以把度假村丢下不管。
那时候,一片虚假繁荣后,留给边陲镇的将有可能是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萧条。
这是张建中否定周镇理念最充足的理由,也是他要逐渐完善这个理念的关键点。
永强没有这个水平,哑口无言地看了张建中一眼,等他反击周镇。
“我觉得这个理念很新颖,但还要考虑到它造成的恶果。”
周镇笑了笑,说:“的确是后果很严重。”
“它能让边陲镇出现短暂的繁荣,却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再毁灭也就是回复到目前这种状况。”
张建中摇摇头,说:“未必能。目前看,边陲镇未尽如人意,但它的潜力是无法估计的,遭受短暂繁荣后的打击,最致命的就是摧毁了这种潜力。”
潜力是什么谁也看不见。
然而,周镇却知道张建中执反对意见。
他不可能像与永强那样固执己见,边陲镇以张建中为主,他的理念才是最重要的,你企图说服他接受自己的理念,并非明智之举。你能够当镇长,就是因为,他认为你与他一条心,认为你能坚决拥护他,而不是改变他。
于是,他们的话题又回到怎么拒绝赵氏家族的进入。
永强说:“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不让他们在边陲镇站住脚。”
周镇已经放下了自己的理念,说:“这个可能做不到,太强硬,反而会把他们赶走。老实说,广东的沿海线很长,以赵氏家族的声誉,到那里都被捧为坐上宾。”
张建中说:“我们能吸引他的有一点,就是安全系数比其他地方高。这是他选择边陲镇而不选择其他地方最主要的原因。”
很显然,安全系数就是军车押运兵们保护。
周镇说:“我总是觉得,赵氏家族的进入,是大势所趋。像这样大的财团,他不可能总被限制,总被我们牵着鼻子走。”
永强将了他一军,说:“你还是希望回到你的那个理念。”
周镇忙否认:“没有,你别误会了我的意思。”
张建中这次站在周镇一边了,说:“周镇说的也是事实。赵氏家族不会按我们的思路出牌,大少爷不会甘心我们牵着他的鼻子走。”
郝书记就是这时候进来的。
张建中一边给她倒茶,一边问:“会议什么时候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