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43(1 / 2)

在哪呢我去你那。”

县长还考虑到县府大院人多眼杂。

县人大并不在县府大院办公,像县政协一样,为了体现他们与县委县政府平起平坐,另设办公地点。

老同志很在乎这些,嘴里却说得好听,退就真正退下来,别还与县委县府搞到一起,妨碍后来者正常工作。

县人大办公楼不大,圈地却不少,前院面积并不少于县府大院。那时候,地还不值钱,老同志高兴,就让他们多圈点,反正他们也带不走。

此时,县长自我感觉非常良好,从调查组下来,他就知道事态在朝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这个人员架构,就是在他的建议下搭配的,从各部门单位抽调,又没有组织部的人,他还听说,调查组不但没见自己,也没见书记。

他更从组长的话里听出了其中的奥妙,“我们不下结论,直接向市委常委会汇报,由常委会研究做出处理决定。”

这不是套话。

大凡上面下来的工作组也好,调查组也好,都会给自己定调,“我们的工作必须依靠当地党委,必须在党委的配合下开展。”

这才是套话。调查组进驻县人大,依靠人大,就看出这次调查要打破常规。现在,县有大主任又抛出橄榄枝,越发说明,他是有利的一方,书记有可能要滚蛋,一个不小心,他县长就会替而代之。

在官场混了那么多年,不可能连这点敏感性都没有。

正像书记预感的那样,调查不利于自己,组长才拒绝向他透露调查内容。

县人大人均办公面积比县府大院多得多,因此,人大主任办公室比书记和县长还要宽敞,虽然办公设置都一样。

县长还是第一次到主任办公室来,心里很惊讶,这二线领导比自己还气派啊嘴上当然没有半点流露。

主任已经泡好茶在等他。

客气了一番,县长话题转,问:“调查组在开展工作吗”

“我还没见过那么认真的工作组,从上班一直忙到下班,谈完话,自己还召开碰头会,每一次下班都超时,开始,还陪他们吃饭,陪了两顿,我也懒得等了,回家吃要省事得多。”

“这是对我们兴宁负责啊”

“是啊是啊这一年多,我们兴宁不知成什么样了,特别是边陲镇那一块,搞什么试验区,搞着搞着,我都弄不清,我们是在搞社会主义,还是在搞资本主义。如果,改革开放是这么个搞法,我宁愿走老路,恢复过去那一套。”

县长“哈哈”笑,说,“你可不能走老路,这是搞复辟啊”

“你别说我反动,宁愿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在兴宁,还是有实际意义的。”

“改革开放没有错,错的是没走正道。求发展没错,怎么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为自己的政绩求发展,急功近利,就是对地方发展不负责任,必将成为历史罪人。”

主任说:“县长一语点的,切中了问题的症结。”

“有时候,我也想做老好人,只听冲锋号,抱着脑袋往前冲,但是,现在这种状况,不能不更动动脑子,多考虑考虑。”

“有县长这样的人为兴宁把关,是老百姓的福气。”

县长摆着手,说:“这话不对,县委书记才是把关人。”

“所以,调查组下来了。”

县长手指指点着主任,说:“你这话,你这话”

两人心照不宣地笑起来。

鲜花有木有打赏有木有加不加更看同志们给不给力了。

783培养市长的人

感谢gao8tian588的打赏,今天第三章到。

组长不是不跟任何人沟通,他就常到县人大主任办公室来坐坐,喝杯茶。主任知道他喜欢茶,也弄有好茶给他,但他说一个人喝茶没意思。虽然,主任对茶兴趣不大。

喝着茶,说着话,自然就会谈到一些调查的情况。张建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老李怎么样县委书记到底怎么了在组长眼里,县委书记太冒进了,都这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按班就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可以到市里二线部门任个副职,从副厅的位置上退下来。

“除非,他不这么想,不甘心进去二线部门,还想进市委或市政府领导班子。”在省里,在中央,五十多几还是小字辈。”

主任笑着说:“大家议论更多的是,他被老李灌了迷魂汤,帮他把女婿培养起来。”

“这老李也太有能耐了。”

“说起来,还是张建中的能耐大,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小年青,爬到那么高的位置。”

“有这两个人扶着,进县委县府班子也不是什么难事。”

主任试探性地问:“这个梦想应该不能实现了吧”

他对张建中没有任何看法,只是觉得老李也太过份了,帮自己的人不是不可以,但也不能帮得那么明显,人家努力奋斗,四五十岁才混个正科,你倒好一下子把女婿推到副处长了。

当然,县委书记也够糊涂的。

“明天,我要会会张建中,看看他是不是三头六臂”

跟张建中谈完话,又到主任这来喝茶,心里很忐忑。

“那倒是个很有朝气的年青人。”

“就是路子没走对。”

“有时候,也很难一两句话也很难说对还是不对。”

主任心儿凉一凉,想难道一次谈话就组长的看法就改变了

“有些事做起来,可以不对,但听他那么一说,又觉得有点道理。像兴宁县,按班就部求发展的确比不过别人,的确是需要一些非常规手段,在政策还不明朗的时候,允许闯红灯的时候,就是机遇,不闯不冲,机会一纵即失。”

“如果允许,还设红灯干什么”

组长笑了笑,说:“有些明文规定只是写在白纸上的黑字。”

这些年,确实有些乱套,规定与真正去做是另一回事,有时候,上面的文件写得清清楚楚,但突然加上一句话,各地请按本地实际执行。

本地实际是什么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不必执行允许自搞一套

组长又说:“不过,这家伙还太年青,不能让他太顺,太顺会助长他的傲气,天下老子第一,这样反而不利于他的成长,年青人不经受点磨砺不行,不经受磨砺永远也不能成熟。”

这似乎是所有长辈子的心态,准确地说,是别人长辈的心态,如果是自己的晚辈,他们舍得让他栽跟头吗

说到底,还是一种嫉妒心的狭窄。

“调查组我有什么看法”

组长的看法就代表调查组的看法。

“印象不错。组长经常说,你工作踏实,像张建中这样的人,就是应该在你手下做事,如果,还老李和书记捧着,迟早会把他害了。”

“这是组长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