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9(1 / 2)

说他一顿,让他给您老陪个不是”

“不用了,我这么大岁数了,犯得上跟一个小孩子一般见识么”胡老四摆了摆手,说道:“其实我也知道你想问些什么,许多事儿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清楚”

“没事儿,咱不着急,这么的,找个地儿”我觉得黑灯瞎火在街道上,又这么冷的天儿,俩人谈话确实不是个地方,正打算和胡老四一块儿去他家里好好听他讲讲课呢,我那帮兄弟们从韩泽林家急匆匆走了出来。

原来,当大家错愕与胡老四气愤而去时,刘宾突然说道那黄狼子今天晚上会不会再去大伙儿的家里闹事儿,这句话如同一声响雷在兄弟们的脑子里炸开了,毕竟韩泽林媳妇儿让黄狼子引诱上吊,可是刚刚发生啊前车之鉴,谁人不惧于是弟兄们着急忙慌的就要往家里赶,不放心啊

几个人到了街上一看我竟然在和胡老四唠嗑儿呢,立刻上前你一言我一语的劝说着我赶紧回家,警惕着点儿,虽然说家里下上了黄狼子夹,可黄狼子这种的东西鬼机灵鬼机灵的,一旦出点儿什么事儿,后悔都来不及啦

我一想还真是,咱自己不害怕黄狼子祸害,可万一要是殃及家人了,那怎么办所以我也只好匆匆和胡老四道别,弟兄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

回到家里之后,家中平安无事,我还是有些不放心,将所有下在墙角墙根儿和水道口的黄狼子夹挨个儿检查了一遍,这才回屋躺下了。

脑子里想到事儿多,一时半会儿的睡不着,索性又拿出来那几张异地书残卷,掀着读一下,说真的,别看就那么几张纸,让我读懂还真够费劲的,不怕您笑话,咱文化水平有限,那满篇的文言文之乎者也,一看咱就头大,更别说读懂了。不过好在读的多了,也能大致的猜出来个七七八八。

第一卷 识村庙 第72章 村南有个郭老汉

鼠狼,即鼬也。鼬者,处处有之,状似鼠而身长尾大,皮毛多为黄,偶有灰、褐、黑三色斑,其气极臊,其性残暴,可致人神智昏溃。此物健于搏鼠及离畜,又能制蛇虺。性机敏狡诈,每每多成精怪也,擅惑人心智,诱其行事不常,使人疯癫。常借人心魄口出其言,受其害者多为心性柔和、体弱多病之人。世人知其事者甚少,多为其害而不知也。然则其弊有之,其利亦固有之”

异地书妖邪篇

在异地书残卷里,我找到了这么一段话,看着好像是说黄狼子呢,所以那天晚上,我认认真真的琢磨了半宿,才在半懂不懂的状态下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已经快晌午了。毕竟前天晚上没睡觉,昨天也就是凌晨睡了三个多小时的觉,昨晚上又琢磨异地书里的那段话琢磨到了十一点多。所以这一觉睡的很是香甜。

睁开眼后,我一刻都没有在被窝里赖觉,猛然坐起,暗暗责骂自己怎么一点儿都不警醒了,非常时期啊,万一出点儿什么事儿,那可如何是好匆忙穿起衣服,脸都没洗,赶到堂屋去吃饭。

我倒是不担心我们家会出什么事儿,这不是明摆着么家里如果真有了什么事儿,爹娘或者爷爷早该把我叫醒了,还能让我这么安省的睡到现在问题是哥儿几个家里可千万别出事儿啊昨晚发生在韩泽林家的那一幕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始料未及。

胡乱往嘴里扒拉了几口饭,我就出门儿了。

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我并不急着去兄弟们家看看有没有出事儿。而是选择去找胡老四,从他嘴里了解清楚了黄狼子的事儿,以及该如何对付如何防范,这是重点。如果这些不懂的话,那么兄弟们家里出事儿了又能如何呢总不能拎根儿棍子跑到杨树坡,漫无目的的挥着棍子大声对黄狼子宣战吧

哦对了,胡老四昨天晚上从韩泽林家出来的时候,好像说什么那黄狼子不是精,而是怪,还真他娘的让我奇怪了,难道这个精和怪还有啥区别么

他还说要我去找村南头的郭老汉,我找他干啥一个孤寡老人而已。说句坏良心的话,无儿无女无老伴儿,没个人照顾着,生存能力还那么顽强,这都八十多岁的人了,活个什么劲儿啊村委会也是可怜他,就给安排了一个看泵房的活儿,一年四季除了冬天,其他时间都住在北地的泵房里。难道说,就因为他独自在野外住的时间长了,所以对那些孤魂野鬼邪孽精怪很熟

脑子里想着这些问题,我走到了胡老四家的门口,那破旧的栅栏门竟然还锁上了。他奶奶的,大中午的他能跑到哪儿去正疑惑着呢,赶巧常汉强他娘从家里端着饭碗出去串门儿,瞧见我在胡老四家门口呢,便说道:“哟,银乐啊,你在这儿干啥找胡老四有事儿呀”

“嗯,也不知道他干啥去了,这饭点儿竟然没在家。”我答着话,心里琢磨着,要不现在去南头郭老汉家,问问去兴许那老头儿岁数大了,知道的多,人老成精还真就帮上忙了呢。

常汉强他娘一边儿往嘴里扒拉着米饭和菜,一边儿走到我的跟前儿,神秘兮兮的小声说道:“嗨,刚让村西头儿全宝儿子给叫走了,听说啊,好象是全宝媳妇儿让狐狸精给缠上了,整天哭天抢地的,有时候病上来了,还摔锅砸碗打孩子呢,你可不知道,今儿全宝孩子来的时候,眉头上还顶着个大疙瘩,肯定是被他娘”

“啊,我知道了知道了,婶儿,你吃着饭,我还有事儿,先走了啊”我可受不了这些个老娘们儿制造风言风语,没完没了啊,而且肯定添油加醋。在常汉强他娘有些不满的眼神和唠叨中,我顺着渠边儿往南走去。貌似农村大部分老娘们儿对一些八卦有着特强烈的爱好,而且极擅长说风就是雨,夸张比喻那是运用的淋漓尽致,这大概就是村中流言不可信的原因吧

郭老汉的家其实就是两间破旧的平房,连个院墙街门儿都没有,就在村南最边儿上,挨着村南大面积的耕地,门口是个打谷场,村中人都笑话说,全村儿没有一户人家的院子比人家郭老汉家的院子大。

远远的看着郭老汉住的屋子,我都忍不住可怜这老头儿,孤寡老人过的真是难啊这大冬天的,谁家那烟囱不是往外突突的冒着烟,屋子里尽量烧得热乎乎的。可瞧瞧郭老汉家那从窗户伸出来的烟囱,一点儿热气儿都没有,难道这老头儿连炉子都没有烧么

走到门口,看着半掩的木门,我唤道:“郭爷爷,郭爷爷在不”

“咳咳在,谁呀”屋子里传出郭老汉无力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