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的僵尸服,面容僵硬,脑后一撮辫子,跟狗尾巴一样甩来甩去,而说起话来,仿佛公鸭在发春,叫人听得难受。
言而总之,给大家的感觉都是极不好的
背井离乡三年了,鸳儿他们这些接车人,苦吃过,好日子也过过,祖国的土地也曾回去踏过几遍,但太监这种紫禁城里的特产,还是头一次见
这好似在点醒各位,现在中国的正统统治阶层还是爱新觉罗氏,广大的同胞还在这些太监的主子脚底辗转呻吟,华夏镇、龙鳞党的目标,还远未实现。
小太监名叫笋尖,原名孙建,是总管太监李莲英手下的一名心腹,这次出国跨海,已算是大逆不道,违了祖制,若是被欧阳明那样的清朝官员看了,非得参上一本,整得这个小笋尖儿死上八回。
不过,现在清朝皇权衰弱,全靠慈禧和一众能人汉臣撑着,当年安德海可以擅离京师,今天笋尖儿出现在万里之外的旧金山,也并不算什么稀奇事,更何况,他可是有圣旨的
话说龙伯路上耽搁了近一个月,也与这位笋尖太监有关。
先按下缘由不表,那笋尖下了车,在站台上来回踱了好几圈。
但见他挺着佝偻背,踏着八方步,仿佛要在异国他乡踩出个金銮大殿的滋味。
其实,他这身僵尸官服,也是临到旧金山站才换上的,为的就是给这帮北海伯爵的家丁一个震慑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笋尖儿,代表的是老佛爷,是皇上
440太监
怕洋人也就罢了,但对这些奴才,皇家威严,岂容怠慢
笋尖踱够了,便干咳一声,旁边的辫子小侍从连忙奉上茶水,他咕噜一下润了口,道:“摆香案吧,咱家要宣读懿”
“孙公公且慢,这里还是洋人的车站,不如先回我华人会馆,再宣读太后的懿旨”
“还有皇上的圣旨”
“对对,一道宣读,到时候人也齐,可不省却了孙公公的麻烦”
“行,那也好,便走吧咦,怎不见龙灏”
听得这太监口称少爷名,殊无敬意,鸳儿等人都是皱眉勃怒,还是龙伯笑道:“我家少爷,遇到点意外,等会再与孙公公说道”
于是,在接车人的憋气纳闷下,准备好的头辆马车,不仅搭载了龙伯,还钻进了这个笋尖儿,以及他的几个尿骚味十足的小侍从伴当。
这道插曲,令得接车人都是无语,满脸不甘。
凝噎倒是不至于,所以话匣子就在马车里敞了开。
想老爷是被朝廷逼死,满门尽丧,若不是少爷屡创奇迹,我等早成了流落异乡的孤魂野鬼现在朝廷忽尔派个太监来
是毛意思
作威作福还是另有所图
龙甘箬资格最老,揪住原先那账房、现在的财政院院长龙小虎,劈头就问:“那太监,是何来路龙伯为何要给他颜色看”
“竿子,别发火,容我细说”
龙小虎苦笑一声,娓娓道来,也算是给大伙释疑,为何少爷出事后。耽搁了这许久,他们才从华夏镇辗转来到旧金山。
话要说得顺畅通达,还得从头说起。
头在哪呢
时间轴是炮轰危机,而地点坐标却是北京里的紫禁城。
旧金山遭遇炮轰危机,在多家报社的渲染造势下,几日间便为世界知。然而,这个世界泛指欧洲大陆,那亚洲,却是不包括的。
亚洲此时最强大的国家,表面上说不得还是清朝统治下的中国,不过等炮轰危机传到中国的上层权贵耳里,时间却已延迟了近半个月,大致来说,jw都拉开序幕了。光绪帝才刚刚知晓:因为一名华人伯爵,美国的一个国际港口被六艘大炮舰封锁了
之所以延迟了这许久,盖因中国的电报业才刚起步。
1884年,北京才通了第一条电报线,皇城里的大老爷们才能接触到国外的新鲜事,往常这些新鲜事都被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但这一次,却显然不同。
因为。洋人的新鲜事里,第一次主角有中国人
还是英国承认的贵族
所以。关注程度立马得到提升,李鸿章知了、翁同龢知了、光绪帝知了,连大清帝国的实际掌控者慈禧太后也知了
众人屁股位置的差别,导致对此事考虑的侧重点也不相同。
李鸿章是老成持稳,担心因为龙灏的国人身份,得罪了列强。到时候美国迁怒过来,他这个中华洋务第一人要担大责任。
后来大奇迹日消息传来,他又欣喜若狂地连饮美酒在府内私庆,仆传放浪形骸、聊发少狂不管中堂大人是否满清走狗,但终究是中国人。有同胞在洋人面前挣了面子,他这老头总是高兴的。
在洋人面前吃瘪吃久了,这时有人狠狠驳了洋人面子,他这洋务老臣,甚是与有荣焉。
也许,能从那位北海伯爵手里买到先进又便宜的炮舰呢
光绪帝是热血涌腔,龙灏是什么人,他自认为很是清楚,那可是为他打造了一支海外私兵的大忠臣
虽说出身不太好,但本皇不拘一格,效仿康熙爷,赦免了对方,对方自当对本皇感恩戴德,那便是一条忠犬。
对抗东宫的那位,这忠犬的牙口或许就是突破利器
现在好了,他能化险为夷,靠自身突破了花旗洋人的封锁,那本领自是没话说,本皇要传一道旨意,褒奖他一下。
光绪帝智商不高,有意赏骨头,却仍是要招翁同龢来细细商议,效率一差,便走漏了风声,于是,慈禧太后瞅住机会,横插了一脚。
赏
不仅要褒奖,还要重重地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