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04(1 / 2)

以连日本人都没有预料到的速度崩坏下去。

甚至还没等到北洋主力增援,汉城就要沦陷了

战事的顺利,令得日本陆军战地指挥官都非常惊讶:咦,不是说好了是清军先入朝的吗怎么我们都快要包围汉城了。他们却连个影子都没出现

清军的迟缓,实在令日军感到惊讶:这还是一个泱泱大国的军队简直就是笑话嘛

于是乎,日本陆军士气愈发高涨,又连续将守在汉城内的清朝联军的几次突围给赶了回去。

眼看汉城沦陷在即,朝鲜的国王都要骂街了:大清。猪一样的队友啊,援军怎么来的如此之慢。我们都死守三天了,实在撑不下去了照理说,你们就是骑驴子,现在也应该赶到了吧难道北京到汉城的距离,一下子变远了吗

朝鲜国王如此愤怒也可以理解,不过很显然,他对中国的政治还是缺乏了解。

增援汉城的军队之所以慢,不是北洋又或者禁卫军们真个摔断了腿,而是因为,北京城内,金銮殿上大家在抢功啊

对,你没听错,就是抢功

大清朝野上下,还是将日本认为是小国,疥癣之疾,他们敢派陆军登陆朝鲜,那就是赶来送菜的

这样一个大功劳,这样一口美味的小菜,到底由谁去取

朝堂上争论不休,以至于北洋步兵在李鸿章的命令下,都快进入朝鲜版图了,又被迫悬崖勒马:快马传来太后懿旨,让他们原地扎营,静候吩咐。

令北洋静候吩咐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抢功的势头,连刚刚幽禁了小皇帝的慈禧太后也按压不住,无奈下,只好听之任之,任凭淮军、湘军、川军等势力纷纷推举出自己的代言人,争当驻朝军队总统。

这个总统之位为何如此诱人,话说也和原本的历史上有所偏差一句话归而纳之,都是让北洋和慈禧给逼的

谁让慈禧人到晚年还不安分,居然把皇帝说关就关,说废就废

而北洋在李鸿章统率下表现出的强大军事实力,更是让各个派系心中为之一颤

本来还以为等小皇帝亲政了,我们可以在朝堂上玩玩政治游戏,过家家,一团和气地划分利益归属。

可现在看来,两个老东西还没老

太后和中堂这一联手,一个是重新拾起了皇室大权,另一个则是在军事上体现出压倒性优势,北洋水师也就罢了,反正咱淮军湘军川军冒得,可你的步兵也这么强,听说由龙灏一手训练的美洋也被他们几个冲锋就打败了

这两大巨头要是齐心合力联起手来,哪里还有我们的活路

稍不如意,一顿组合棍棒打将下来,我们还不是任他俩宰割

不行,这样下去可不行,正好,借着日本在朝鲜搞小动作,我们得努力行动,谋得一丝辗转腾挪的空间来抵消掉太后中堂联手带来的影响

于是,在朝堂各派势力的一致反对下,北洋步兵被迫终止了入朝行动,转而把这一荣誉,当做政治妥协的礼物,颁给了某一势力代表

慈禧太后大概是出于刚刚幽禁了光绪,本着稳定朝堂局面的想法,所以也决定将大功臣北洋晾一晾,免得那些朝廷小势力感到威胁。联合起来,破釜沉舟若是就此给了光绪翻盘的机会。反就不美了。

种种原因,导致了汉城还是如历史上一样,被日军攻陷。

原本的历史,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准备充分,汉城是在几日内便由日军突袭拿下,朝鲜国王李熙被俘。

而现在,四月十三日。汉城被一万一千名日军强攻三天两夜后城破,国王李熙由于此前组织突围有力,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所以这次连俘虏都没当成,直接被愤怒的日军一刀断头。

汉城陷落,朝鲜政府被日本控制,消息传回北京。清廷朝野震动万分。

别误会,他们可不是在为李熙默哀,而是觉得日本欺人太甚,玩过了界你说你们两个小孩子玩过家家,咱大清可以理解,相互打几拳淘淘气也就算了。但你一下把朝鲜小朋友打到半残,连xdd都割掉了,这可就太过分了

还有没有把咱大清这个大人放在眼里

不行,咱大清要出手狠狠教训教训你

不管日本到底认不认同自己还是大人,反正咱大清发了火。陆军干的活虽然不让北洋步兵去做了,但北洋你也别嫌着。养了你们海军这么多年,现在也到了为国效力的时候了。

咱大清说:北洋水师,立刻从旅顺港出发,由海路增援朝鲜

至于那个争夺了许久的陆上总统的职位,没能逃脱历史的惯性,最终还是由淮军的代表叶志超获得。

叶志超的为人,我们不再赘述,总之,以他为总统的大清陆军,注定是要悲剧连连的。

好吧,我们的主要注意力还是集中到北洋水师身上吧

“北洋要出发了”

青玉龙艇里,龙灏修着指甲,悠哉地问向微风。

在微风的旁边,是一批足球学校培养出来的炼金门徒,他们个个精神抖擞,娃娃脸上也充满了激动。

能站在青玉龙艇里听取龙灏的教导和指派,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无上荣耀

“是的,少爷,如果估算的不错,再过三个小时,北洋水师就会抵达我们头顶”微风站在青玉龙艇的操纵台上,认真地看着上边缓缓移动的方块群。

青玉龙艇在经过无数次修改增强后,已经能够监控头顶三十海里方圆内的大型金属波动。

而铁甲战舰,就是释放金属波动的最大源头

今天是四月二十四日,青玉龙艇就潜伏在黄海那辽阔无边的海面之下,在它周围,还有数艘赤龙须,里面一共安放了四百名水兵,安安静静的,随时待命。

没有错了,龙灏并没有像美国舆论普遍猜测的那样,在太平洋上被克莱豪尔追着屁股打,实际情况是,当他听闻朝鲜东学党起义后,就放下了手头的工作,随时注意朝鲜半岛这边的动向。

没办法,谁让甲午战争,尤其是其中的黄海大海战太过著名

著名到大毁灭之后,华夏国的历史课程中还会书写这段进去,提醒华夏儿女不要忘了我们永远的敌人:小日本。

黄海大海战在历史上是发生在平壤陷落之后,李鸿章在仓促之下,派出北洋水师主力出黄海,但由于轻敌,被日军舰队主力偷袭,进而爆发决战。

照常理来说,现在平壤城还是好好的,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对中国的野望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双方舰队主力的碰撞并不该这么快来临才对。

最有可能发生的,应该还是像丰岛海战那样的小规模试探性接触。

不过,历史不会百分百重演,更何况在这中间已然掺杂了太多的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