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8(1 / 2)

,雇佣过来干嘛不是白费钱么

但是,林天豪这个时候却对刘东说到:“老板,你看是不是稍微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日本那边的事情彻底搞定了之后,再回大陆去开厂,那样资金也会充裕很多。”

“嗯我去大陆开厂资金怎么会不充裕呢林哥你是不是误会我的意思了”刘东有些诧异的问到。

“老板,开个工厂不是需要很多钱的么依照您的能力,怎么的也要弄个上亿规模的工厂啊,那样对于资金,是有一些压力的啊,难道不是”林天豪这个时候比起刘东更诧异。

听到林天豪的话,原本在一旁喝茶的陈志豪一下就笑喷了出来,开口说到:“林生,你这不是在开玩笑么上亿规模的工厂,那得多大啊先别说地皮什么的,就是人员,你去哪儿找呢再说了,要真开那么大的厂在大陆,卖什么东西啊现在大陆市场可不是那么开放的,原料什么的,都还是需要计划,这样的情况下,你叫老板开上亿规模的厂,那纯粹是在开玩笑。”

刘东这个时候也接口到:“林哥,看来你在金融市场上混得太久了,对于实业太过陌生了。在大陆,别说一亿美元规模的厂,就算是我开个一千万美元的厂,那都算非常大的了。而且,这钱还不用一次性的给,分期一点点的弄,等这么多钱花完了,在日本的市场上我们早就收手了。这和做金融不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上百亿的资金对冲。”

听到陈志豪和刘东两人的话后,林天豪才知道自己犯了常识性的错误,连忙说到:“原来是这样啊,那我的确不太清楚,既然开工厂需要周期,那现在开倒是刚刚好,什么手续拿下来,再建厂房什么的,到下年年底的时候,差不多就能够搞定,刚好可以开工。”

“是啊,我就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决定先建工厂。要不然到时候资金放到那里没地方用,那才叫糟糕。现在开工厂,购买机器,然后建造厂房什么的,招人一类的事情,也是虚要时间的。所以,等这边的事情忙完了以后,我们可能会有一些人去大陆,香港这边一些人留守就行了。”刘东说到。

第五十七章 回大陆前的准备工作

回大陆开厂,这是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原本刘东以为,要先等到日本签订了广场协定后,才会有足够充裕的资金,来建设一家现代化的机械工厂。但是没想到这次居然赚了那么多,所以,有些事情就应该提前了。

之前就向南巡首长保证过,以后赚了钱,就会回国投资,不会忘本。现在既然有能力了,当然要回国了。再说了,现在回国,还有光宗耀祖的意思,刘东可不是那种锦衣夜行的人。

对于某些人,或者某些层次来说,刘东必须要做出一副强势的手腕,才能够震慑得住。要不然,他低调过头了,别人就会把他当成绵羊啃掉,所以,有些事情该高调的就应该高调,老是低调也不行。

既然打算回国建厂,那有些事情就必须要提前处理好。香港这边,因为关系到以后的发展,所以就算回国了,这边也是重点。既然作为重点,那必须要有人镇守。

林家兄弟在金融方面那是人才,但是要说到集团的管理,那就不行了。为了让香港这边能继续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一个管理型的人才。虽然香港这类人才比比皆是,但要让刘东放心的,好像除了陈志豪,别人也不行。

除了陈志豪和林家兄弟必须要在香港呆着,陈洁也不能回去。虽然她现在十分想念家人,但香港这边金融方面的学习还没有结束,更何况现在金融行业正在激烈的战斗着,这么好的机会要是错过了,那绝对是巨大的损失。所以,陈洁也不能回去。

作为刘东情报方面的专用人才,黄三水在香港能接触到的信息,远远不是大陆可以比拟的,他也不能回去。所以,刘东数来数去,居然发现,能回去的人除了他之外,好像没有别人了。要知道,吴一平现在都还在日本呆着呢,香港的人都不能动,日本那边的人就更加不能动了。为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吴一平还得在那坐镇。

这个时候刘东才发现,公司快速发展虽然是好事儿,但太快的发展,人才方面的进度就有些跟不上了。就犹如后世电影里面说的那样,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刘东现在就不得不面对着这样的困局,原本觉得差不多刚刚好的人才,现在却是一点都不够用。

别说香港这边,就是日本方面,吴一平最近的工作量也是大大的增加了,但因为那边公司现在仅仅只有他一个能够拍板的人,所以,即便是再累,他也没办法把某些工作交给别人。

美国那边,刘东倒是知道陈志豪用猎头公司弄到了一个人才,叫什么迈克的。但那边也是刚刚脱贫。还远远达不到能够把人才输送出来的地步,现在,要回国了,扳着手指头的刘东才发现,回国后居然没有专业的运营团队,这还真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刘东不是没打过国内那些人才的主意,但想想还是只有算了。这年月,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就像是熊猫宝宝一样稀有,别说国企这些单位抢着,就是部委、地方,这些大学生也是香饽饽,实力差点的单位和机关,都弄不到一个名额。他刘东还是个私企老板,凭什么能弄到这些熊猫宝宝

别说国家同意不同意,就是那些大学生们,估计也看不上刘二哥这私人企业。所以,在国内弄人才的事情,还是只有先放下,这个时代,可不是后世那样,本科不如狗,博士遍地走的年月。再说了,就算那些大学生愿意到刘东的公司来,刘东还未必能看得上这些宝宝,要工作经验没经验,要能力也不一定有能力。非得培养个好几年,才能说是刚刚合用。

刘东现在不缺钱,但最缺的却是时间。他哪里有空来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所以,国内的人才也就只有先放下这个念头,必须要放眼国际。

美国欧洲什么的,那个离刘东还是太远,他的手也没那么长。所以,最实际的还是要在香港本地取材。香港地虽少,但高素质的人才却不少,在香港的大学当中,每年都会培养出很多人才,虽然刘东对于应届大学生无爱,但在香港,想要找些能撑得起场面的人才,也不是那么困难。

刘二哥现在,啥都缺,但就是不缺钱。既然不缺钱,在香港这个金钱社会,想要找到令自己满意的人才,也不是那么费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刘东就不信,他开出大价钱,就没有人肯上他这条船。

为了之后能在国内马上就把架子搭起来,刘东这段时间也在忙活。底层的和中间结构的那些人才在香港的确是非常容易找到,但是,要想找一个合适的,能够独挡一面的人才,在香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好的人才都被那些企业用着呢,刘东虽然有钱,但充其量仅仅算是个暴发户,虽然他这个暴发户的确是很有钱,但是在香港却没有多少底蕴,想要从那些大公司把这样的人才挖过来,困难还是蛮大的。

但好在刘东这一年来,在香港也算是有些关系,和渣打银行,太古商行这些高层都有着良好的关系,刘东需要找一个总经理的事情,也在他们的照顾下,在一些圈子里流传。

尤其是太古商行,横跨好几个业务范畴,他们的实力很强劲。但他们手头也没有刘东需要的工业人才,所以,他们也只有帮刘东宣传一下。

忙活了半个多月,刘东才在猎头那里,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