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7(1 / 2)

,说他不识好歹,后面,还带着许浩给刘东道歉。

虽然刘东并不想拿大,但是知道刘东厉害的许浩老爸,还是在京城饭店给刘东摆了一桌。由于刘东并不是体制里面的人,这样的道歉也就算过得去,这个过节也算是了了。

对于许浩这样的纨绔,刘东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这两天的注意力放在了老爷子那里。之前给老爷子说过要去苏联谈谈贸易的问题,老爷子也是真下了功夫去联系。而且对于刘东的提法,他在一些会议上也说了出来。

原本不怎么感兴趣的那些大佬们,听到私人企业合作有那么多好处后,也觉得,这私人企业掺合进来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他们之前也有想过这个问题,但限于他们所知道的那些私人企业条件不够,也就没有开放这个市场。

之前他们入眼的那些私人企业,要么就是港商,或者东南亚的那些华商,虽然资本是够了,但却不是那么容易让他们放心。最主要的就是,政治因素。但如果是刘东的企业,那政治方面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刘东好歹是根正苗红,有些国家不方便出面的事情,要是交给刘东来处理,是比较让人放心的。而且,刘东也有那样的资本来运作一些事情。虽然老爷子并没有把刘东所有的老底都给翻出来,但也介绍了一部分。

而就是这么一部分的资产,也让哪些原本想要看刘东笑话的人闭上了嘴巴。两年前哪些人还说,刘东贸然持有那么多外资,害怕他不会打理。但两年后,刘东却用事实甩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不然资金没有亏损,还进入了良性循环,并且还在国际金融市场上面,有了很大的斩获。

这样的成绩,他们自己也不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能够完成。

现在刘东自己提出和苏联贸易的事情,对于国内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虽然国内和苏联的关系开始解冻,但由于多年没有联系,苏联现在具体的情况如何,国内也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要是仅仅只有国家资本的参与,很多东西苏联方面都会隐瞒,对于具体的事务就没有很好的判断依据。可如果让刘东这样的私人资本进入苏联,苏联官方的抵触情绪就会大大的降低。

比起国家资本,私人资本在这个领域上面,更有着先天性的优势。虽然双边贸易是为了赚钱,但是如果能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些国内的大佬们也不会反对。

所以,刘东的提议让那些大佬们也十分感兴趣。虽然马上就要过年了,但国家大事这个层面,并不会因为节假日而有所懈怠。

就在春节前夕,高层终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让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资本,进入到苏联贸易这个领域之内。虽然这其中刘东占据的因素有着很大的原因,但是,对于其他的那些人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尤其是那些常年活跃在边境线上的倒爷们,现在也算是有了一个正经的身份。而不会像之前那样,被苏联方面抓到就是走私,被国内抓到就是走私加投机倒把。

当然,为了响应这个政策,国家准备了一次商业考察团。前往苏联,试探一下苏联的反应。而刘东,就是这个考察团的第一个代表。至于其他的,那就要好好安排了。

当刘东第一时间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在老爷子的家里。

听到老爷子说要弄个商业性质的考察团去苏联,刘东也觉得这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所谓考察团,那就是可以先看看,不一定会投资,也不一定能够做成生意。

这所谓的不确定性,就应该是看苏联的反应。如果苏联方面对于这商业考察团没有感觉,那考察团就真的是考察团。但如果苏联方面对于考察团很热烈,那这个考察团肯定是有些实际的意义。

“老爷子,那这个考察团,我是不是也要服从大局呢”刘东问到。

“当然得要服从大局,你还是不是个党员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如果那边没什么回应,你也不能热脸去贴他们的冷屁股啊难道就只有苏联才有好东西你只能在苏联扔钱要是苏联方面热情不高,你完全可以回到国内来嘛。相应的条件,肯定不会差。那些老家伙们,还巴不得你在国内投资,十亿美元,放到哪里都是个大数目。”老爷子答道。

老爷子说刘东是党员,这也不是玩笑。像他们这样的人,在大学四年,要是还不能入党,那就成了笑话了。

“服从大局就服从大局吧,但我想,苏联方面肯定不会错过这次机会。他们现在也算是内忧外患,前几年被美国人在国际黄金市场上抄了个底,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元气。再加上这几年又在阿富汗搞风搞雨,日子也不好过。就算军工强大,但没饭吃也是个大问题。”刘东嘲讽的说到。

对于苏联,他可没有老爷子那样的敬畏心理。老爷子这一辈的人,和苏联人打交到不少,在细节方面,就能看出苏联的强大。就是刘东的父辈,也是听卡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路、红莓花儿开长大的。

在他们的心目当中,苏联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苏联就没有不能战胜的敌人。虽然国内当初也和苏联有着小规模的摩擦,但那都是小打小闹,并没有想扩大的意思。

后世刘东就知道这么一件事情,有记者问苏联人,问他们当初和华夏关系紧张的时候,做过什么有效的防范措施么就比如挖防空洞一类的。但当时那个苏联人却反问到:“我们为什么要挖防空洞难道华夏的飞机还能开过来么”

单单就是这么个平民的想法,就知道苏联对于华夏很蔑视。根本就没有把华夏当成同一个级别的对手。双方都对自己的身份深信不疑,所以就照成了这个年月,老爷子这样的人物都对苏联非常忌惮,并没有感觉到苏联已经快要走到末路了。

而刘东,却算得上是个过来人,他很明确的知道,要是没有什么外来因素,苏联会在一九九一年解体。这个庞大的帝国,在二十年后,就会变成人们的记忆,而这记忆,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淡忘。

一个庞大的帝国,在时间的流逝下,变得微不足道。只有那些怀旧的人们,才会在茶余饭后的有限时间里,去诉说那个帝国的过去。所以,对于苏联,刘东没有多少畏惧的心理。

第一百零二章 在路上

八六年的春节对于刘东来说,注定是不会过得太好。虽然家里的长辈们,对于刘东这个在商业上有着巨大天赋的三代足够的照顾,在春节期间拉着刘东给他介绍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