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04(1 / 2)

,却并不仅仅比国内那些工程师高百分之二三十,而是要多很多。这样的情况下,多付出一些报酬,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别说他对那些工程师多好,反而是他对那些人给的待遇比较低廉。

当然,那些工程师们,其实也并没有吃亏,比起在苏联的时候,他们即使有钱也买不到东西的情况,在华夏生活,无论是哪个方面,都要比苏联要好很多。

至少,在华夏这边,他们得到的尊重,比在苏联那边得到得要多。因为在苏联那边,有很多比他们更牛的人存在。但在华夏这边虽然有,可并不是在环亚里面很常见。

作为一个在国内才崛起的新兴集团,环亚虽然资本雄厚,但成立的时间毕竟比那些老牌的企业短,所以论到自身培养的人才方面,完全和那些国企没得比。这些苏联来的工程师,完全可以当作顶梁柱来用,这样对于那些在苏联虽然也有身份,但并不算出奇的苏联人来说,实在是两种感觉。

再加上华夏并没有禁酒令,对于苏联这些在酒缸里面泡大的斯拉夫人来说,绝对是难以抗拒的诱惑。总总原因加起来,就让那些苏联人,即便是明面上工资并不算高,但幸福感绝对要比在苏联强上很多倍。在这样幸福的生活下,他们干活儿也卖力,连带着带徒弟什么的,也没有藏私。

这么多的好处算下来,刘东又怎么会不对当人口贩子感兴趣呢别说一两千,如果有必要,刘东直接从苏联挖上一二十万苏联的工业人才,都不会介意,相信到时候国内的官方,同样也不会介意。

第六百一十章 中间商的构想

前世苏联解体以后,尽管华夏算不上赚最大便宜的人,但收获也不算小,那几年,从苏联来到华夏淘金的工业人才,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不然,华夏怎么可能在短短的二十年之内,就让国内军队实现现代化

仅仅依靠技术,而没有人员来,就算有资料,华夏也不可能发展得那么快。也就只有技术和人员都充裕的时候,华夏的发展,才会出现跨越式的增长。有了这样超前的眼光,刘东对于干人口买卖一类的生意,那也是来者不拒。

就在刘东打算在人才问题上多发挥的时候,列夫捷特又开口说到:“其实设备这类东西,对于我们苏联来说,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仅仅需要了解到你们华夏国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产品,直接生产就可以了。老板你也知道,在某些领域虽然我们国家的产品并不算是最好,但对于华夏来说,也算得上是不错。

如果到时候我们再专业的针对我们将要服务的客户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在价格和质量优势之下,这些东西,不难卖出去。当然,老板你既然不准备直接用现金来购买物品,而是以物资来交换产品,那么这个事情,就更加不会是问题了。要知道,在我们苏联这边,现实的轻工业和粮食产品,硬流通能力上面,其实要比卢布要好很多。”

“这个事情我也知道,要不然,我也不会说以物资换物资,要说外汇这玩意,我们国内也抓得很紧,一般人也弄不到。即便是我,也会把这些外汇用到最为宝贵的地方,所以用外汇交易,无论是对于你们苏联人来说,还是对于我们环亚国内公司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压力,反倒是以物易物这样原始的交易方式,在我们双方之间,都有很大的优势。既然如此,我们又怎么能不把这个优势发挥得更加的出色呢”刘东笑眯眯的说到。

就在这时,在一旁听刘东和列夫捷特交流很久的罗伯特,开口对着正在对话的刘东和列夫捷特说到:“老板,我想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不知道老板你想不想听”

“更好的主意罗伯特,你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刘东有些不明白的问道。

“就是关于交易的问题,我想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如果真的按照我的计划来做,那么我想我们不但可以赚更多的钱,或许还可以规避一些苏联和国内方面的正当压力,就比如政治上,还有经济上的一些问题,基本上都可以避免。”罗伯特开口解释到。

“交易的问题那你说说你的主意吧。”刘东有些感兴趣的说到。

“我想这个以物易物的贸易公司,不应该直接牵连到我们的环亚公司,我们环亚公司至少要在明面上,不参与这个计划,这样一来,即便是戈尔巴乔夫先生,想要找我们公司的麻烦,也找不到。而且在国内,不用我们环亚出头,面临的政治压力,也会变得更小一些。”罗伯特说到。

“明面上不参与这个计划那我们环亚公司,在这次的项目当中,应该发挥怎么样的作用”刘东对于罗伯特突然提出的话题给吸引住了。

“应该发挥的作用我倾向于一个服务性的位置,如果按照华夏的说法来说,应该就是中间商,起到一个牵线搭桥的作用,当然,实际上来说,这个项目依旧是我们环亚来做的,只不过明面上,不应该是我们环亚出头来做这个事情。”罗伯特慎重的说到。

“中间商罗伯特,你这个说法很新颖。能说说具体的实行计划么”刘东饶有兴趣的问道。

他当然知道,罗伯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虽然这个计划,看起来好像是合理合法,但实际上,无论是供货商,还是国内的消费者,实际上他们交易的东西,主要是苏联方面的东西,其实并不是那么完全符合苏联的利益。按照十年前的国内说法,那就是挖社会主义的墙角。

在那个年月,弄点羊毛都能上纲上线,就更别说这样的大型机械了。虽然现如今国内并不讲究这一套,而苏联貌似也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无论如何,那些大型的重型工业机械,本就是国家的工业命脉,苏联真正的上层,为了国家利益,未必喜欢把这些东西出口到华夏去。

虽然现在双方的关系已经解冻了很多的东西,华夏官方也在和苏联的官方做生意。但大家都知道,官方做生意,那都是带着政治条件的。真要按照官方的办法来办事儿,那这些苏联的东西,想要以正当的理由出口,华夏可会花费不小的政治代价,而且还不一定能够弄得到那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