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多桑还找时间,给铁锹过来一份清单。里面详细列出了需要学习的软件,哪些功能最为重要,实际工作需要注意的事情。另外,还有思考者最近的作品案例。多桑希望铁锹能把这些案例多模仿几遍,缩小和商业化作品的差距。
铁锹得到了指点,认真练习。他自觉现在的水平,再去面试也不会像之前那么难堪。
这天,就在他鼓起勇气,准备再向虎山行,重新投简历的时候。
康老爷子送他的水果机,响起了自制的铃声:“我是屌丝,无奈的屌丝。我是屌丝”
铁锹拿起手机一看,是个陌生的号码。他按了接听键,一个清洌的声音道:“铁锹吗”
“赵雪”铁锹一下子就听出,这个声音是谁。只是,对于赵雪这种暴力女警,他特别想敬而远之。
铁锹捏着嗓子,硬是挤出了公鸭声,道:“小姐,这里是午夜情感热线。如果你寂寞,请按1。如果你,请按2。如果你希望上门服务,请按3”
电话那边的赵雪,刚刚用一次性纸杯接水喝。“哗”的一下,杯子里水撒了一手,因为杯子,被她给涅破了。
“这个混蛋”赵雪忍不住咬牙切齿。
她现了一件事,只要和铁锹这个二货说话。不是她暴打铁锹,就是铁锹把她气得半死。从两人认识到现在,除了铁锹喝醉那次,一直没有例外。
“铁锹,我有事找你。”赵雪深吸一口气,稳住自己的情绪。
“小姐,转人工服务请按0。”铁锹还不想承认。
赵雪甩了甩手上的水,拿出纸巾擦手。她道:“我一会就把你的电话号码,报给准备去扫黄的同事。到时,你在拘留所和他们解释吧”
“哎呀呀原来是美丽与智慧并重,行走人间的正义使者,警花赵雪给我电话。”铁锹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用特别热情还特别虚伪的语气,道:“我刚才信号不好没听清,不知道是您找我”
赵雪恨不得一脚踩死铁锹,但嘴里却平淡的道:“我现在有个案子,需要你协助。”
“那个我的信号又不好了。”铁锹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最近有一个诈骗案件,需要生面孔,表达能力强的人配合。”赵雪幽幽的道:“铁锹,你想不想了解案情,听一听那些诈骗犯,如何做局行骗我觉得挺有意思”
“这个”铁锹犹豫了。男人在小时候,通常都有当警察、当军人、当大侠、当超人的幻想总之,不是幻想和恶势力斗争,就是幻想保家卫国,要不就幻想拯救世界。这种案件的内幕资料,颇能满足男人的英雄情结。
铁锹还记得上学的时候,学校怕他们这些半大小子无知犯罪,特意找刑警队的警察过来作报告。那个警察在讲台上讲述如何破案,如何追捕犯罪份子,讲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铁锹愣是被震慑了好几年,连出去逃课上,都害怕被警察请去喝茶。从那时起,他心里就种下了警察的英武形象。
这段时间,他一直猫在出租屋里练画,连游戏都没怎么玩。虽说日子过得很充实,但是确实有点乏味。
赵雪的话,勾起了铁锹的回忆,直接搔到他心里的痒处。
铁锹咽了口吐沫,道:“那个要是不涉及到机密的话,听一听也行。就当给我进行一次普法教育,让您费心”
“普法教育的事,就不用了。这个案件,可是机密呢”赵雪的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心道:“混蛋,我不信你不咬钩”
“机密”铁锹的眼神更亮了。
“嗯,机密”赵雪笑得狡猾,嘴里却一本正经的道:“诈骗金额非常巨大,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非常的高明你要不要听”
“要是不麻烦的话,你说说呗”铁锹如同水塘里的肥鱼,一口吞下了鱼饵。
“好吧既然你想听,我就说一下”赵雪和铁锹几次纠葛,头一次觉得占了上风,心大为得意。她道:“我先去打点水喝,你等一会吧。”
说完,赵雪就把铁锹给晾在一边,悠哉的去打水。
“靠,摆什么谱啊”铁锹拿着电话,心痒难骚。他很想挂电话,不听了。可是瘾头已经被赵雪撩拨起来,实在舍不得放弃,只能在心里翻过来调过去的骂街,电话却一直贴在耳边。
赵雪慢腾腾的接了一杯水,又慢腾腾的喝水润喉。明明只是一杯纯净水,但喝到嘴里却咖啡还要香醇。
她觉得摆谱摆得差不多了,才拿起桌上的电话,道:“铁锹,你还在吧”
“我还没死”铁锹憋了半天气,还是忍不住贫嘴道:“我时刻准备好香吻,就等着去城堡解救睡成猪的公主”
“嘻嘻”赵雪并没有像铁锹想的那样生气,而是痴痴的笑了。那悦耳的笑声,如风铃一般清脆。
铁锹听得一愣,总觉得赵雪变得和以前有些不同,好象没有那么暴力了。
通过赵雪的讲述,铁锹得知这是一起物诈骗案。作案的地点,在物一条街。受骗的是岭南最大的古玩店,博古斋。
更新时间:2013101609:56:20263第263章第263诈骗案
更新时间:2013101609:56:20263第263章第263诈骗案
博古斋的店主叫,沈不破。岭南人,原先在缅甸搞玉石生意,了大财。这几年,缅甸的玉矿逐渐枯竭,就回国创业。
沈不破爱好古玩,就在岭南古玩一条街开了家古玩店。装修够豪华,店面也最大,位置也很好,但生意很一般。搞古玩的人都知道,干这行实际上就是吃祖宗饭,手里必须有老物件。要是没有两件镇店之宝,绝对打不响名气。
可是,沈不破虽然有钱,但是手里却没有老物件。原先对古玩只是爱好,也没花心思去收东西。收藏的几件东西一摆出来,就显得寒酸了。所以,他整天挖空心思收古玩。忙活了一阵之后,东西收了不少,钱也没少花,但拿得出手的不多。
有年头的物件,更是基本没有。
眼看着租金哗哗的往外流,每天坐吃山空,沈不破这心里实在难受。希望收到好东西的心思一迫切,就不可避免的犯了错误。
前两天,有个客人拿了一件溺器到了博古斋。
沈不破自己就是懂行的人,为了把握又请了两个常年在古玩一条街,靠鉴别古玩混饭吃的老眼力。三个人一起鉴定,最后确定这东西是真的。至少二百多年,品相完好,还是大清朝宫里流出来的东西。
虽然溺器这种东西,脏兮兮的让人反感。那些真正懂行的人,不会去收。但是,这东西毕竟是货真价实的老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