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7(1 / 2)

要性。投资微软是一项长期的计划,短期内无法获得最大的效益,所以他决定将目光投向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但这个闭塞的小岛上,萧逸臣无法做出任何的判断,一切都还得等回到洛杉矶之后再与库勒商量决定。

萧逸臣离开的时候,侏罗纪公园的外景拍摄也即将结束,在临走的时候,萧逸臣将辛德勒的名单的剧本交给了斯皮尔伯格。而斯皮尔伯格的反应也很迅速,萧逸臣刚回到学校,斯皮尔伯格就立即和他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萧逸臣,只要侏罗纪公园的拍摄一结束,就立即着手准备这部影片。

按照萧逸臣估计,侏罗纪公园最早也要圣诞才能够完成所有的后期制作,影片上映估计是明年的事。但即便是斯皮尔伯格从明年开始准备辛德勒的名单,上映也是93年的事了。他这只小小的蝴蝶扇动翅膀,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出了一场风暴。

第十章 名人的烦恼

萧逸臣从夏威夷带回来的手稿足足装满半个旅行箱,整理这些稿件又用去了一个星期。在看过剧本之后,按照之前商议好的价格,萧逸臣从华纳公司获得了254万美元的稿酬,在扣除支付给库勒的14万美元佣金之后,他手上还拥有240万美元的现金。

他在清点自己名下财产的时候发现,自己在91年之前购买的微软股票到此时已经上涨近一倍,今年6月27日微软拆股扩容,他现在手中已经持有了超过150万美元的微软股票。在他记忆中,微软在明年还会有一次拆股扩容,那时的股价几乎是现在的一倍,也就是说微软股价在未来一年之内的上涨幅度仍会超过100,基于这样的考虑,他再次买进了微软股票。

大二的新学期的课程变得有些紧凑,这让萧逸臣没有太多空余的时间用于写稿。罗伯特罗米斯基在九月中旬给萧逸臣打来了电话,经过了近半年的筹备,阿甘正传定于10月正式开机。罗伯特罗米斯基在电话中自信满满的告诉萧逸臣,这次剧组上下都达成了共识,影片誓要在明年的奥斯卡角逐中有所斩获。

萧逸臣心里默默盘算了一下,93年奥斯卡的角逐中,没有了辛德勒的名单这一强劲的对手,提前一年上映的阿甘正传无疑就成了最大的赢家。只要到时候不出什么意外,最佳影片、导演、男主角和编剧都不会有什么悬念,一想到这很可能是自己捧起的第一座奥斯卡奖杯,萧逸臣心中就有些激动难耐。

这个消息没有让萧逸臣高兴太久,因为他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如果说闻香识女人让学校的一部分人开始认识萧逸臣,那么库勒接受一份校园流行刊物的采访这让整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师生都认识了他。在这份名为托马斯-库勒和他的天才伙伴xyon萧的报道中,库勒很夸张的将他比作了一个天才般的剧作者,而库勒则将自己吹嘘成了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我第一眼看见他,就发现了他的与众不同,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无私的伸出了援手,我们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什么东西嘛”萧逸臣气愤的将报纸砸在桌上。他之所以生气,倒不是他对库勒的自我吹嘘有什么不满。只是这样一来,几乎全校的同学都认识了他,报纸上那张他和库勒的合影已经彻底的将他出卖。现在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有人热情的向他打招呼。公寓的邮箱里,总是塞满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信件,而且他不得不经常面对诸如“老友记的续集情节将要如何发展”、“瑞秋究竟喜欢哪一个男主角”、“老友记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一类的问题,让他不胜其烦。

为此,库勒第一次感受到了萧逸臣的怒火,“难道这就是你们犹太人的商业素质吗我们合约中有允许你在没有征得雇主同意的情况下就私自接受媒体采访的条款吗你知道我现在每天都快要被那些无休无止的、愚蠢透顶的问题弄得快要疯掉了吗你让我以后我怎么学习怎么写剧本”响彻整个房间的咆哮声让库勒明白这次萧逸臣是真的生气了,自觉理亏的他没有辩解,他知道像萧逸臣这样平时很冷静的人一旦发起火来,比任何人都要冲动,他的任何一句辩解,都只会让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

等到萧逸臣发泄得差不多了,他才递过去一杯水。库勒一脸的委屈让萧逸臣胸中仅剩的一点怒气化为了乌有,他没好气的接过水杯,第一次这么大声的痛骂一个人,他的嗓子确实有些干了。

见萧逸臣已经过了气头,库勒这才开始为自己辩解,“我这么做可不全是像你说的那样都是为了我自己,我也是想提高你的知名度,可没有想到却给你带来了这么多麻烦”

萧逸臣冷冷的哼了一声,库勒知道他气还没有消,又接着说:“其实你遇到的这些麻烦未必就是一件坏事,我知道你是一个低调的人,但你既然选择了进入影视圈,这样的情况迟早会发生。你在学校里遇到这么多麻烦,恰恰说明了大家喜欢你的作品,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见萧逸臣不吭声,库勒知道他已经开始被自己说服了,“当然我这么做确实不对,你完全有理由解除我们之间的合同,只要你说句话,我马上就可以从这个房间消失,你就当我托马斯-库勒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库勒,其实我也不是那个意思。”见库勒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萧逸臣倒有些心软了,毕竟是相处了这么久的朋友。

“xyon,你应该学着适应这种生活,你将来会遇到越来越多像这样的麻烦。作为你的经纪人,那些无聊的信件我可以帮你恢复,那些刨根问底的采访我可以帮你拒绝,但是我无法拒绝人们对你的热爱,这是你作品的魅力,也是你个人的魅力,我们没有理由去拒绝这种热爱”

萧逸臣最终原谅了库勒,但同时库勒也向他保证今后不会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为了减轻萧逸臣的压力,库勒想出了一个解决的办法。在征得萧逸臣的同意之后,他又在当初发表那篇文章的报纸上发布了这么一条消息。这条消息宣称,萧逸臣将会在报纸上开辟一个专题,大家对他的作品有任何的意见想法都可以通过报纸在这个专题上留言。萧逸臣本人也会定期举办读者见面会,与大家分享精彩的创作感受,共同探讨剧情发展。

这则消息一经刊载,立刻在校园里产生了不小的反响,大家的热情都被报纸上的专题所吸引,这让萧逸臣轻松了不少。至少他现在走在路上,很多人都会和他打招呼,但很少有人在缠着他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除了每周针对一些读者的问题写一篇评论,萧逸臣的生活基本恢复了正常。

但事情并没有这样就结束,凭借着老友记的超人气,萧逸臣在报纸上开设专题大大提升了这份报纸的知名度,洛杉矶一些其他的媒体开始纷纷向他约稿。这下子可忙坏了库勒,他每天要和不同的媒体接洽,选择合适的媒体,然后敲定价格。萧逸臣每周只答应写五篇专题评论,但同时约稿的就有20多家媒体。他不得不在其中周旋应付,弄得他是焦头烂额。

最后库勒不得不把每周一评改作每月一评,这才勉强满足了众多媒体的需要,他现在一见萧逸臣就嚷嚷着涨工资。

“谁叫你当初想出这么个馊主意,这叫自作自受”萧逸臣根本不理会他的要求,弄得库勒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