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的情况之下。
那不勒斯很好的利用了主场优势,他们从一开始就打起了快攻,企图趁着切尔西还不适应这片球场的时候,就在切尔西身上多进几个球。
尤其是伊瓜因,显得特别卖力。
当初穆里尼奥在执教皇马的时候,一般都是安排伊瓜因和本泽马轮换出场,这对于一支期望成为主力,场场首发的伊瓜因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儿,他或多或少,对穆里尼奥是有些埋怨的,所以今天能遇到穆里尼奥,他也想让对方看看,自己的能力很强,根本没必要和别人轮换。
虽然都是陈年老账了,可是翻出来的时候还是要翻出来的,毕竟只要是账,那就得讨回来。
而作为杯赛专家的贝尼特斯,也是最擅长处理欧冠、欧联此类比赛的人,他将球队的战术安排得妥妥的,为了击败切尔西,拿到通往下一站的欧冠门票,可马虎不得。
那不勒斯的狂攻和切尔西的防守反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甚至就连一些明知道穆里尼奥擅长防守反击的切尔西球迷,也看得是心惊肉跳,心里头一刻也不敢放松。
这种场面,自然少不了要有人来调侃几句。
现场的那不勒斯解说,早就听说了林羽在几场的那番话,他此时冷嘲热讽地说道:“扬言击败那不勒斯的球队,现在怎么跟乌龟似的缩在自己的半场,我可从没听说过这种乌龟战术可以赢球。”
“林羽不是说那不勒斯的马拉多纳不值一提吗那他算什么,开场这么半天了,他怎么一次射门都没有他不是前锋吗怎么做起了后卫的事儿了”
大概这个解说没听说过什么叫做“乌鸦嘴”。
他刚刚戏谑了林羽两句,林羽立即就还以颜色了,在无法得到队友支持的情况下,林羽愣是自己在前场抢断了那不勒斯的皮球,然后过掉两个人,在距离球门二十米左右的地方抬脚便射,皮球脆生生地击打在了横梁之下,然后弹向了球门之中,要不是那不勒斯的门将反应奇快,拼命将这个球托出了底线之外,只怕切尔西就已经领先了。
虽然没有进球,但林羽这一脚射门,还是让看台上的所有那不勒斯球迷都吓了一跳,他们那一刻,几乎连呼吸都没有了。
等看到林羽的球没有进,这才又活跃了起来。
“哈哈,这小子没穿射门靴吧”
“臭脚”
“好烂的射术就这还欧冠金靴呢我看前两次不过是运气好罢了”
“想跟马拉多纳比你给他擦鞋都不配”
第三七二章 伊瓜因的复仇
林羽被骂,队友们自然也有些不爽,阿扎尔、奥斯卡和许尔勒就极力想要配合林羽进那不勒斯一个球,可是这样的冲动,却有违穆里尼奥之前安排的战术,结果使得整支球队的防守体系出现了严重的漏洞。
本来就处于劣势,现在又送给人漏洞,要是那不勒斯还抓不住,那也不配被称为重新崛起的那不勒斯了。
“冈塞洛伊瓜因”
全场都响起了一个人的名字,冈塞洛伊瓜因,他打入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粒进球,也让自己的球队领先切尔西。
伊瓜因进球之后,故意跑到了切尔西的替补席前,拍了拍自己的队徽,然后做了个怒吼的动作。
谁都看得出来,他这怒吼是做给穆里尼奥看的,他就是要让穆里尼奥出丑,虽然当初离开皇马的时候,他说过不会怪穆里尼奥,也不会怪皇马,但那不过是场面话而已,他并不像林羽那样直爽,他那个时候还没有在那不勒斯站稳脚跟,所以不情愿得罪穆里尼奥和皇马,而现在,他已经成为了这支球队的绝对主力,就算得罪穆里尼奥也没什么了,更何况对手就是切尔西。
只可惜,穆里尼奥正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并没有注意到伊瓜因的怒吼,等他抬起头来的时候,却只是露出了一个自信而又不屑的笑意。
穆里尼奥从来就没有认为自己做错过什么,他的每一个安排,每一个想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包括当年让本泽马和伊瓜因轮换。让卡西坐在替补席,都是如此。
伊瓜因被穆里尼奥的这种不屑给激怒了。他冲着全场的那不勒斯球迷扬起了双手,号召全场球迷一起怒吼。
“滚回你的老家吧,葡萄牙人”
“魔力鸟我呸是懒屎尿吧”
各种各样的骂声,最后汇聚成了两个字。
“道歉”
“道歉”
如果真得追究起来的话,在意甲,除了国米之外的球迷都对穆里尼奥恨之入骨,这种恨甚至超过了对林羽的恨。毕竟当年穆里尼奥任国米主帅的时候,可以几乎成为了全意甲的公敌,最后他还胜利了。用一个三冠王谢幕,这让意甲除了国米之外的球迷非常不爽,他们甚至连报复的机会都没有了。
今天的比赛,又让他们想起了当年的仇恨,所以骂起穆里尼奥来,也是非常卖力。
“冈塞洛伊瓜因为球队首开纪录,狠狠地在切尔西的软肋上插了一刀他的能力比那个什么林羽强多了,真是笑死人了,那个林羽竟然能拿到金球奖”现场的解说一般都带着浓浓的偏向意味。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可奇怪的,就连fifa金球奖得主,他都可以黑得完全不在乎。
“来到热情的那不勒斯,切尔西似乎失去了他们的铁血和团结。球场上踢得乱七八糟。这也配称为豪门吗说到底还是暴发户而已”
“伊瓜因用他的实际行动告诉了穆里尼奥,他仍旧是高效率的前锋他还告诉了林羽,前锋就应该乖乖地做个前锋。别一会儿去防守,一会儿又去组织。搞得自己忙忙碌碌,却什么都没做到。”
“或许我们真应该感谢穆里尼奥。如果不是他,伊瓜因或许还不会来到那不勒斯。当然我们也应该感谢林羽,如果不是他千方百计地激怒那不勒斯,这场比赛他们或许还有那么一点点取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