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何意”
“你这奸贼,如何妖言惑众,害了韦尚书与皇甫大夫”李邕扬声喝道:“老夫知你奸诈,狡猾如狐,故此诱你来此。老夫布下天罗地网,你如今插翅难逃,束手就擒,招供是何许人指使你,老夫可做主,饶你不死”
“我曾在边关立功,你不可捉我”
“论功,你这奸贼与韦尚书、皇甫大使何如”李邕须发皆张:“还不快快靠岸就缚,莫非真要老夫下令放火焚船不成”
“李太守,我有要事在身”
“咄,休要花言巧语,无论你有何事,都乖乖束手就擒”
仿佛是被李邕吓着了,那船开始缓缓靠岸,但在离岸丈许时停住。李邕向左右看了看:“能冲上去么”
“船头太高,要搭舷板方能上去。”
听得此语,李邕又喝道:“放下舷板,叶畅,你自己出来,老夫保你不死”
“如此来说,倒要十分感谢李北海了。”叶畅的声音却依然冷静:“只不过,李北海,你真敢捉我”
“你不过区区贱民,捉你如擒一犬耳”
李邕乃世家出身,他父亲便是名士,对于叶畅这等人物,原本就有些看不上眼,如今双方反目,他言谈间更是不客气。
“果真如此”
李邕双眉一竖,正待再喝骂,身边人劝道:“李公,莫逼之太急,免得狗急跳墙啊。”
“哼,放心,老夫正欲摧折此辈。”李邕低声应了一句,然后又扬声道:“叶畅,你有些虚名罢了,老夫乃堂堂北海太守,下令拿你,莫非你还敢反抗”
“只怕李北海你还没有资格拿我。”叶畅冷笑道:“举火”
原本船上模模糊糊的光线很暗,叶畅又遮遮掩掩,故此众人都看不清他,如今一声举火,众人不禁一愣。
叶畅一身锁甲,外罩绿袍,看上去英气逼人,威风凛凛
“他披着甲”便有人吸着冷气道。
一个平民,拥有武器乃是合法,可若是披甲而行,那就是意欲为盗李邕初时一愣,然后大喜,叶畅这可是送上门的罪名
“叶畅”
“李公,李公”
旁边眼尖的手下轻轻拉着他,将他的喝骂打断,李邕回头问道:“何事”
“李公,他的衣裳,服色是绿色”
“绿色嗯”
李邕愣住了,仔细去看,果然,虽然火光下不是很清楚,看不明白是深绿还是浅绿,但叶畅甲外罩着的衣裳,确实是绿色。
绿色衣裳,却不是能胡乱穿的,大唐之制,三品以上官员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叶畅穿着的绿色衣裳,是六七品官员才有资格穿的。
想起方才叶畅那句话,李邕的心登的一跳。
“叶畅,你竟然敢僭越,假冒朝廷”虽然心中浮起一个念头,李邕反应还是很快,正准备给叶畅再安上一个罪名。
可叶畅的反应比他还快:“李北海,你有仪仗,本官就没有仪仗”
然后,叶畅身后便多了一批仪仗,火光照耀下,可以看得分明,上书“襄平守捉使”、“振武副尉”、“积利州录事参军”、“飞骑尉”等一串名号。
这厮竟然有官职在身
李邕目光呆滞起来,他得到的消息,叶畅辞了他的府兵军曹之职,已经“告老还乡”去了,却不曾想,叶畅身上竟然还有这样一副行头
“本官奉命巡视辽东之地,不过途经北海。李邕,你设计欲擒本官,莫非欺本官官小职微”
叶畅身边举仪仗诸人,尽皆被甲,一个个杀气腾腾,这都是上过阵的,却不是一般的仪仗。
“你”
“本官又奉有圣人密旨,准许便宜行事,你星夜带兵围我,反迹昭彰,叛逆之心,如同星月李邕,你敢谋反作乱”
叶畅又是一声喝,李邕身边所带,不是差役就是士兵,闻言都是暗暗叫苦。
这是典型的神仙打架,小鬼为难,李邕是官,叶畅也是官,李邕官大,可叶畅却背着圣人密旨,他们夹在中间,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李邕此时也是心乱如麻。
他的消息是从李适之处得来,他一直是铁杆的李适之党,而且自诩有宰相之才,若是李林甫倒了,自己便有可能入朝,即使不能为相,六部尚书之职也总跑不掉一个。可现在他发觉一个可怕的事情,那就是身为宰相的李适之,竟然不知道叶畅何时成了什么襄平守捉使、积利州录事参军
襄平也好,积利州也好,如今名义上属于大唐安东都护府管辖,实际自四十年前营州乱后,大唐对这一片地方的控制就近乎丧失,便是传个命令,也需要跨海而去。襄平守捉、积利录事,这两个实职官衔都算不得什么,但好歹叶畅是官,既是官,李邕就不能随意去缉拿,否则叶畅栽过来的谋反作乱的罪名就座实了。
而且看左右随从,只怕他们也不会真正上前捉拿叶畅。
“你这奸贼,用韦尚书、皇甫大夫的血染红了自家的大门好好好,你就等着老夫的劾章吧当初张氏兄弟权倾天下,老夫尚敢当面摧折之,你区区小儿,又能如何”
李邕所说的摧折张家兄弟,乃是在武则天时的事情,敢于弹劾武则天的两位面首,这是他人生之傲事,故此挂在嘴前。叶畅却不买这笔账,几十年前的功劳,已经让他免过一回死,现在还说出来,也不嫌丢人
“面折张家兄弟的李邕,开元十四年时便已经死在岭南了,如今的李北海,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既是撕破脸,对骂叶畅怕过谁:“可惜了孔璋,可惜了孔璋若干年后青史之上,不会赞他壮士义气,只会说他有眼无珠”
“气气煞老夫”李邕怒喝了一声,自知骂不过叶畅,转身拨马就走。
再骂下去,除了自取其辱之外,不会有别的结果。现在既然得知叶畅是官身,就不能用欺负百姓的方法来收拾他了,或许该想想别的法门
他这一走,随从而来的衙役官兵自然也偃旗息鼓,灰溜溜地又跟着他离开。回到驻地之后,李邕又下令拔营,径直回北海郡治,底下诸人少不得怨声载道,李邕只作没有听到。
他心里还是有几分畏惧的。
叶畅能“诬告”韦坚等,自然也能诬告他,若是今日将叶畅拿下,落到他手中的是一个平民,自然任他揉捏。可是叶畅竟然也是官身,那事情就脱出了他的控制了。
必须尽早了结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