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4(1 / 2)

甫亦借我之手,除心腹之患。”叶畅又道:“如今我来辽东,朝中无人,谤诟日进,不得不结好李林甫,以求奥援。我只想着海外求仙,只是不忍辽东沃土,尽为膻腥所染,故此收复积利州之地,行我当日与诸公谈话时所提边策。”

“王公问叶司马与李林甫关系,却是何意”岑参见气氛有些紧张,便问道。

“老夫与故相张九龄善,张九龄为李林甫诟陷去职,老夫颇有不平之语,故此被贬出长安,流落岭南。”王昌龄沉声道:“此乃旧事,你二人可能并不知晓。”

“原来如此”叶畅与岑参对望了一眼,终于明白为何王昌龄为何会犹豫了,他与李林甫原来还有这等过节

如今在天下人眼中,叶畅是不折不扣的李林甫一党,王昌龄若不是在江宁实在呆得憋屈,绝对不会来为叶畅效力。

“王公,我说实话,无论王公来与不来,短时间内,我都必须与李林甫保持合作关系,有时必须为其所用。”叶畅向王昌龄行礼:“还请王公见谅。”

王昌龄有些苦涩地道:“不敢,不敢,得君诚意,某愿效力只是不知君欲老夫为何事”

“积利州营田副使。”叶畅道:“此为朝廷所授官职,不过我们自己在这有一衙门,名为劝农司,正需一司事。”

“劝农司”

“正是,主管农政,农为国本,无农不稳,劝农抚民,尽在此司。”

用王昌龄为劝农司司事,叶畅是经过思虑之后的,王昌龄毕竟年龄较大,年过半百之人不可能让他随军前去充当幕僚,而他的性格又不适合与同僚相处,倒是这个劝农司,能发挥他从底层走上来的所长。

王昌龄自不会为劝农司乃管庶务而非清要之职难过,他更关心的是劝农司具体要做什么事情。听得他发问之后,叶畅便解释道:“积利州农事,尽归劝农司所管。永业田之分配、粮种之培育推广、粮食之收购囤储、农具之改良创新、禽畜之牧养”

他一连说了一堆事务,王昌龄原有些严肃的面容却渐渐带了笑:叶畅说得越细致,证明他对这些事务也就越关注,甚至很有可能在自己来之前,这些事情是叶畅本人在管辖。

说完这些之后,叶畅补充道:“如今秋收已结束,劝农司要做的事情,除去方才所说之外,还有二事。一是乘此时节兴修水利,筑坝蓄水开挖沟渠以备水旱;二是为来年耕种做规划准备特别是推广棉花与培育水稻。”

“水稻棉花”王昌龄大奇。

“我来辽东已一年有余,辽东气候,种一季水稻并无问题。”叶畅笑道:“只是水稻所需要水、地,何种水稻适宜辽东,这些都需要摸索,故此劝农司在秋冬之季,都要把来年试种水稻之事准备好。至于棉花,我与岑兄身上之衣,尽为棉布所织,今年棉花,亦将收取,我吩咐人带王公看过棉花采摘、脱籽、纺纱织布的全过程,王公便知,此物远胜于麻了。”

对王昌龄来说,这些事情,可比他在江宁丞位置上受夹生气要有趣得多,他少年时在家渔耕,对于这些原本就不陌生,此时知道它们将是自己今后的工作,更是生出几分亲切感来。

“还有王公薪俸,薪俸有两份,一份是按照朝廷体制发放的,另一份则由辽东总管府支应。”叶畅笑道:“王公乃君子,羞提阿堵物,可是我却不能让王公只干活不吃饭朝廷体制这一块我动不得,但辽东总管府这一块,比照我领取吧。”

“这可我与张兄都要高了”岑参半真半假地羡幕道:“王公,当置酒宴请我等以为贺”

王昌龄不知道比照叶畅领取是个什么数字,岑参见他有些莫名其妙,便伸出三根手指:“月入三百贯,三年便有万贯家财了”

这个数字让王昌龄一惊:怎么积利州发薪俸完全是按钱折算,而不是粮与布帛

他还待再问,恰恰此时,匆匆的脚步声传来,王昌龄向那边望去,只见一个浑身铁甲的汉子雄纠纠而来:“司马,全军已准备完毕,请下令”

叶畅向王昌龄告了声罪,然后回头对岑参道:“岑兄,你就先接待一下王公,我先失陪。”

见叶畅匆匆而去,王昌龄还是没有忍住,向岑参问道:“这是”

“要打仗了”岑参答道。

第274章辽东胡马鸣纠纠

距建安城五十余里处,迭剌迪烈捋着自己的胡须,哈哈大笑着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十余个人。

这十余人都是当地高句丽、扶余头人,在他大军来此之后,从四周赶来表示臣服。

正是靠着这些高句丽人、扶余人、室韦人的臣服,迭剌部才能够从盖牟州突进八百里,短短的两个月时间,便到了建安州下。

“你们放心,我们可汗来此之后,你们的部族,你们的权力,都会得到保障。不仅如此,为了奖励你们,你们可以自由攻击任何胆敢不服从者,所取得的收获,完全归你们所有”

迭剌迪烈笑完之后,尽可能地用和霭的话语说道,他身边的一个通译,将他的话语译成高句丽语,说与在这里的诸人听,诸部头人闻言大喜。

他们赶来臣服契丹,为的就是投机,借着这个机会保全自己同时清除敌人。得了这位契丹贵人的许诺,他们就可以狐假虎威了。

却不知迭剌迪烈一路攻来,靠的就是这一手,将安东诸地分化,自己乘机渔利。

“还有谁没有来”他又问道。

“建安城城主高箕未至。”他身边一人点头哈腰道。

“哦莫非在我大军面前,高箕还想着顽抗”

“此人乃大唐任命的建安州都督,故此不肯降”

“大唐大唐范阳军、平卢军,都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他一个孤悬在外的破都督,也敢不降”迪烈大怒:“是何人给他这种胆量”

身边那人轻声道:“请迪烈汗息怒,息怒虽然高箕这破建安州都督乃是自己请封的,不过在他往南,却与大唐积利州相接,得积利州之助,故此敢于顽抗。”

迪烈听到“积利州”,面露不屑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