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中赞了声:尤物
李冶原本就是美人,这几年主持大观园事宜,身上的风尘气息尽消,却又多出了几分成熟风韵。她有意勾引之下,叶畅怀不自禁,便伸出手,轻轻抚在她的面颊之上。
她眼睑垂下,双颊流丹,娇羞如新妇。叶畅手在她脸上轻轻摩挲,却略有些犹豫。
“妾身这二年都守身如玉,不敢”李冶轻声道。
就在叶畅为这一句心弦颤动之时,突然外边传来轻轻咳声,叶畅眉头一拧,李冶也是由娇羞转为暗恼:是谁不解风情,此时坏了好事
“十一郎,有人求见”外头说话的声音传了进来。
却是叶安,他为人比叶英叶挺更为老成持重,这两年的历练,更让他成熟起来,叶畅如今越发离不得他了。
“是谁”叶畅警觉地道:“为何知道我在这里”
“是洛阳令,请十一郎去他衙中一晤。”
听得洛阳令杨慎名相请,李冶也知道,绝对不是一般的事情,心中暗恼,却不得不一扭身子,悄然从后门离去。她走之后,叶畅到了门前,却见叶安的眼神有些异样。
“唔”叶畅扬了下眉。
“若是在辽东,十一郎再如何风流,我们也只有欢喜的份儿,但在此地咳咳上回那位江仙子,我们便会装不知晓。”
叶安有些尴尬地道,同时心中暗暗叫苦,族长叶淡交给他的任务可真不容易。
他受叶畅重用,而且因为为人沉稳,也得老族长叶淡的期许,有关叶畅的屋内之事,他虽不敢干涉,却不得不相劝。李冶此女的情形,他很清楚,如今叶畅尚无子嗣,故此他不希望在李冶此女身上逢场作戏。
听他提得江梅,叶畅也有几分尴尬,咳了一声,便不再提此事。
他如今已二十二岁,他又不是那种一本正经的古板君子,不可能永远不近女色。
杨慎名请他相见,有几分出乎他的意料,他方才有意避开杨慎名,就算杨慎名知道他到了洛阳,也应该心知肚明而回避才是。可杨慎名却迫不及待地邀他相见,这其中,只怕另有玄机。
杨慎名此时的心情,一半是紧张,一半是感慨。
当初与叶畅初识时,叶畅还只是一个除了些许名声外没有任何地位的平民,勉强可以说是一位才子。但现在,叶畅却已经成了辽东行军总管府录事参军,实际上辽东二州之地的最高官员。
年轻,富有,大权大握,前途无量。
故此,当叶畅出现在他的宅邸门外时,他亲自出来相迎。两人见面之后,杨慎名越发感慨,忍不住道:“当年见时,叶君乃一翩翩少年郎,数年别后再见,叶君仍为一翩翩少年郎,吾却老矣,宛若秋风之中的树叶,摇摇欲坠啊”
一见面说出这样不吉之语,叶畅愣了愣,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原本杨慎名排出若大的排场与他会面,而不是秘密相见,就已经让叶畅觉得不对劲,现在就更觉得这其中有问题了。
“杨公何出此言,在某看来,杨公姿容雄伟,风采更胜往昔。”心里奇怪,叶畅口中却道。
“唉,某与叶君,乃是多年老交情,就不必说这样的客套话了。”杨慎名哈哈笑了笑:“此处非说话之所,请进,请进”
虽然天色已晚,但在烛光火把之下,杨府灯火通明,仆人进进出出,将各种食物、酒类送入客厅之中,只为着招待那位年轻的辽东行军总管府录事参军。这等声势,让叶畅极度不适。他此次回中原,原本是想要隐秘行事的,却被杨慎名弄得大张旗鼓,可谓计划尚未执行便已经失败了。
故此,叶畅几次婉转询问,杨慎名邀自己来究竟是何用意,却不曾料想,杨慎名都是转开话题,询问辽东的风土人情,实在绕不开,便含含糊糊地说叶畅若是去长安,替他拜谒一些老朋友。
听到这里,叶畅的神情顿时僵住,眼中闪动着异样的光芒,起身便告辞。
“叶君这可是嫌我怠慢了”听得他这般果决要告辞,杨慎名也愣住了。
这个时候邀请叶畅,并做得大张旗鼓,他确实有自己的打算。以他对叶畅的认识,叶畅并不会拒绝这种“被利用”,相反,会因势利导,借助这种“被利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象现在这般,径直告辞,近乎反目,完全不符合叶畅的行事作风。
难道说自己的猜测果然是真的,事情已经严竣到了连叶畅都要公开与自己划清界限的地步
一念及此,杨慎名心中便觉得悲凉。
“不敢,杨公冠缨世家,某庸碌之辈,得见杨公,已是足矣,实不敢当杨公如此之礼。”叶畅说得很客气,却也很冷淡:“另有要事,不敢久留。”
说完之后,叶畅起身便走,杨慎名追在他身后连呼了两声,他却依然不管不顾。
到这时,杨慎名终于按捺不住,大声道:“叶司马,你如此薄情,便不念当年旧交,莫非就不在意你的大观园么”
语中隐含威胁,叶畅回头,却是冷冷瞥了他一眼。
叶畅心中,觉得有些悲哀。
这位杨慎名,当初待他还算是友善,借助他的智慧,安置好了灾民,同时也给了他行事的方便,在洛阳城中建起了大观园,还收拢了东都附近两千多灾民。
这些灾民构成了叶畅除宗族之外的最基本班底,也是他初至辽东之时的基石,其中不少人,都成了如今辽东军政两方的基层骨干。
可是当初两人的情谊,因为今日这次宴请而要化为乌有了,其根源便在于杨慎名只是想着利用他,而不是开诚布公。
“大观园一年不过二十万贯的生意。”叶畅缓缓说道:“不开就不开了吧。”
说完,大步便出了门。
杨慎名又张了张嘴,然后面色阴沉,一甩衣袖,回到了屋内,长叹了一声。
没多久,有一仆人却来问道:“老夫人相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