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引入大唐顾问进行指导,军事上向大唐派遣军官、士兵学习如何作战,同时大唐指派中层将领赴日指导,当然,也没有少掉最重要的项目,经济。
所有这些,都将耗费大量资金,以日本境内矿山收益作为抵押,同时,对大唐开放市场
若放在一千余年后,这些条款,可谓是彻头彻尾的卖国条约,但放在这个时代,却让晁衡感激涕零,只觉得这位叶中丞当真是心慈,全心全意为了日本出谋划策。
或许按着叶畅所言行事,他们日本便能成为小中华,不必担忧新罗侵扰,没准还可以开疆拓土,传播王道教化于四夷。
“晁公如今想明白否”
“唉,想明白了,惜哉,仆久居华夏,归国之后,未必能受重用,若是仆能于鄙国得志,必行大道,依附大唐”
叶畅笑了:“贵国大化革新之前,忠臣岂有权势,苏我氏权倾天下,我观贵国如今朝政,亦类其时。”
这就是赤裸裸地挑唆晁衡归国之后发动政变了,或者晁衡本人对此没有兴趣,但叶畅深信,晁衡所结交的其余遣唐使中,肯定会有人对此感兴趣。果然,晁衡闻得此言,身体微颤,默然无语,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又道:“仆尚有一事欲求中丞。”
“何事”
“鄙国僧人,虽是出家,却无高僧大德为之授戒。如今贵国鉴真法师,愿去鄙国弘扬佛法,五渡而未能成行,此次欲随仆一起东渡,还请叶公行个方便。”
叶畅顿时想起当初在洛阳时曾反复来寻他的那两个日本僧人,看来鉴真东渡还是象原本的历史那样,历经千难万险却仍然未成啊。这也难怪,大唐航海突飞猛进地发展,也不过是这两三年的事情,而且大海船颇贵,非鉴真能买。
鉴真既是有意东渡,叶畅绝对不会阻拦,此人在日本佛教传播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他跑到日本去,日本上自大王下至百姓,一个个将口袋里最后一枚铜子都掏出来礼佛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好,不过有一事还请见谅,船只出海,载重有限,凡所带之物,当须检查,然后再登船。”
“此乃应有之意。”晁衡松了口气,这样一来,他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打扰叶公,仆这就告退了。”
晁衡出了叶宅,径直向自己住处行去,但走了一半,又折向,转往鸿胪寺。
日本这一批遣唐使便住在这里,晁衡到此与其相见,正使藤原清河、副使吉备真备等听他说了与叶畅交涉的情形,一个个面面相觑。
“叶中丞当真如此说的”
“是,他言下之意,愿意居中,为大唐与我国关系更睦而出力。”晁衡道:“辽东海船,天下无双,若得其相助,则我国大兴之日可期矣”
“据我所知,这位叶中丞行事,向来所谋长远,他会不会是图谋我国”副使吉备真备算是猜到了叶畅的用心,他忧心忡忡:“大唐会不会将我国如南诏一般”
“南诏蛮夷小国,叛逆祸乱,大唐诛之,乃师出有名。我国悬于海外,向来恭顺,又是大国,与大唐并无领土纷争,叶中丞便是有心,亦无大义名份。”晁衡不赞同:“而且,他之心意,我亦知晓,他是看中了我国矿山了。”
“矿山石见银山”藤原清河面色一朝:“朝廷如今收益,极为仰赖石见银山,岂可轻与外人”
“不是石见银山,其余矿山。”
“其余矿山亦不可,若再有一座石见银山,岂不可惜”藤原清河道。
“呃,他之意思,乃是他拥有矿山开发之利,但要向朝廷缴纳矿税,朝廷可派使监矿至于朝廷与他的收益分配,由双方协议。他保证,朝廷得大头,两全其美皆大欢喜。”
众人听说不是所有好处都归叶畅,而且如何分法还有商量余地,顿时来了精神。
能被派到大唐充任遣唐使的没有傻瓜,他们回国之后,是被重用还是靠边站,前途都不可知,但若能和大唐财神爷叶畅搭上关系,能从日本的矿山经营中分一杯羹,至少混个富家翁,那是绝没问题的。而且凭借这财富,获取相应的政治地位,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是如此,阿倍君,不知是否方便,让我们拜谒这位叶中丞。”正使藤原清河道。
“此事有些难,待我看看,有没有好的时机。”晁衡道。
与叶畅的关系,将是非常重要的人脉资源,轻易让给别人,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晁衡心中,还是希望自己能成为叶畅与日本往来的中间人。
“这位叶中丞,当真是了不起,他在辽东的事情,不亚于班超,在云南的事情,不亚于诸葛亮可惜,这样的人物为什么就不出现在我们日本呢”吉备真备叹道。
他们在议论叶畅,几乎同时,在大唐左相陈希烈府上,也有人在谈论叶畅。
“陈相公欲真正行宰相事,无叶畅之助,几无可能。李相虽去,杨钊又至,杨钊不类李相,必忌陈相公如仇,陈相公自以为圣宠何如杨钊”
说话者乃是王鉷。
王鉷原本是李林甫心腹,当初扳倒杨慎矜之役,他可谓起了关键作用。但这几年来,王鉷也因为能理财的缘故,渐渐得李隆基所重,而李林甫不知是出于什么考虑,却逐渐与之疏远。王鉷之子王准,如今为卫尉少卿,性子最是猖狂,能够出入宫禁,随李隆基斗鸡走狗,故此气炎嚣张,便是李林甫子李岫,也屡屡受其欺侮,却不敢作声。
“果真如此”陈希烈捋须笑眯眯地道。
“自然,莫非陈相公这些年还没有受够,还要继续忍受下去李林甫年长于陈相公,杨钊却比陈相公年壮,再忍下去,陈相公便是为相二十载,又有何趣味”
王鉷见他那模样,实在有些受不住了,径直说道。
陈希烈脸上的笑容终于收敛了,眼睛眯了起来。能与李林甫共相这么多年而不倒,他岂是没有政治智慧者王鉷此前说了半天,无非就是想推出他去与杨钊打擂台,争取将杨钊拱掉,自己取而代之,但是连李林甫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他如何能做得到
更何况拱了杨钊,便宜了王鉷,这种替人火中取栗的事情,便是做得到,他也不愿意去做。
可是王鉷方才那番话,却让他忍不住设想一下,若是杨钊真取代李林甫,自己会是个什么处境。
即使杨钊不将他搬倒,也会效仿李林甫大权独揽,自己难道说还要被这种幸进小辈骑在头上,做一个完全没有权力的泥塑宰相
哪怕只是为了自保,也确实需要有人支持自己李林甫在这两年,分明病得半死不活,却还能够在朝廷上撑住,靠的不就是叶畅等人么李林甫致仕,叶畅失去了朝中的支持,想来也需要自己吧
“论经济之能,叶畅无人能出其右,杨钊亦难望其项背。他不能经济富裕国库,不过是一外戚罢了,有何能为相公,李林甫不对付他,那是因为李林甫老矣此正是天赐良机,相公不可稍纵,若待杨钊真坐稳位置,大势去矣”
陈希烈闭目思忖了好一会儿,然后缓缓道:“虽是如此,老夫与叶畅向来并无交情,却也不好与他说。”
“下官与叶畅曾经有过交往,愿做这个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