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眼睛,闪动着光芒,里面蕴蓄着的思想当然不会俭约。
“林生,我们终于见面了。”邹闻怀风度翩翩地邀林宥伦进车同坐。
林宥伦矮身上车,见面就朝邹闻怀拱手抱歉:“早想和邹先生见一面,可惜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
两人心照不宣地相视一笑,有些事情大家心里明白,说出来就没意思了。
何贯昌跟着也上了车,邹闻怀就想在车上和林宥伦面谈,所以司机就带着他们在附近兜圈。
邹闻怀开门见山就问:“上次见面贯昌说的事,不知林生考虑得怎么样了”
“邹先生真打算进军国际市场”
“我听说日本人正野心勃勃地准备收购一家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香港电影市场甚至还不如日本,要想有更大发展必须向外扩张。好莱坞电影气候渐成,如果我们一直坐井观天,不要说走出去占领海外市场,连我们自己的市场也会被人家占领。嘉禾向外走,不仅是想给自己找一条活路,也是想给香港电影找一条活路。”此时香港电影还未迎来真正的黄金年代,邹闻怀就能看透香港电影本身的局限性,并力图寻求突破,这份决心和魄力确实让林宥伦感到钦佩,但林宥伦两世为人,可不会被邹闻怀几句豪言壮语就轻易打动。
“嘉禾能有邹先生掌舵,未来的发展真是让人期待。”
林宥伦应付式
的恭维了两句,没想却被邹闻怀抓住话头,“林生既然也看好嘉禾的发展,何不与我携手共创大业”
“邹先生真是太高看我了。”林宥伦摇摇头,“我这个人只是运气好,又承蒙大家看得起,这才有今天的成绩,实在担不起邹先生这般看重。”
“我看人一向很准,林生的意思,莫非是说我看走眼了”
邹闻怀反将一军,林宥伦顿感头疼。他还没想好要怎么回答,邹闻怀却突然说起了另一件事:“美国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派专人到香港和嘉禾洽谈,想要购买宝贝智多星的改编权,这剧本是林生写的,我想问问你对此时有何看法”
嘉禾已经将宝贝智多星的剧本连带着版权一起买下,这事邹闻怀根本不需要征询林宥伦的意见,他这么问更多是想试探林宥伦的态度。
“为什么不试着将影片拿到美国去上映”
林宥伦的想法和邹闻怀不谋而合,邹闻怀没有说话,却是坐在前排的何贯昌转过头来向林宥伦解释说:“我们试过和美国的片商联系,没谈拢的原因是他们都觉得这部电影拍得很有趣,但主演都是香港演员,担心美国的观众难以接受。”
林宥伦发现事情并不想自己想的那么简单,“难道就没有哪家公司愿意尝试一下”
何贯昌苦笑一声,“如果是功夫片,进入美国市场还相对容易一些,可是剧情片就没那么容易了。美国观众都比较自大,功夫片也只不过是某些观众拿来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的工具,从根本上,他们还是看不起外来电影的。”
邹闻怀也叹了口气,“说到底还会是我们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太少,在外面才会被别人看不起。”
何贯昌和邹闻怀对这个问题都看得很清楚,但无奈于手里能打牌就只有这么一张,所以才费尽心力想要捧程龙上位。直到林宥伦的出现,邹闻怀才看到了新的可能,而好莱坞片商对宝贝智多星改编权表现出的浓厚兴趣,愈发让他笃定自己的判断。
邹闻怀和何贯昌所思所想,在后世全都一一应验,即便程龙、李联杰都在好莱坞“打”出了一片天空,但功夫电影终究没有成为主流,化差异不是靠一两个明星、一两部电影的成功就能改变的。美国的化强势是由其经济地位所决定的,处在化弱势的国家想要与好莱坞争夺电影市场,道路何其艰难。
嘉禾能力压邵氏,在香港影坛成就霸主地位,邹闻怀与何贯昌都不是简单人物。
“好莱坞这些年以北美市场为依托,电影制作已经开始朝着大制作的方向发展,而整个东南亚加在一起,电影市场也比不过北美。我只能说,邹先生为嘉禾选择了一条非常难走的路。”
“路途虽险,却有别处看不到的风景。”邹闻怀胸豪气顿生,“在我看来,林生就是能为嘉禾披荆斩棘之人”
求收藏、推荐
第70章僵尸片的新思路
见邹闻怀和何贯昌都拿期待的目光看着自己,林宥伦也不好再藏着掖着。虽然他不打算投向嘉禾,但有个想法却可以拿给嘉禾试一试。
“我听说宝禾公司正在拍一部僵尸片,这部电影是由嘉禾投资的”
邹闻怀和何贯昌对望一眼,都不明白林宥伦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事。在80年代以前,香港的鬼怪惊悚片并不多见,僵尸片更是属于被人遗忘了的题材,偶尔有几部,也只是模仿西方吸血鬼电影的简陋之作,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就是10年前风头正劲的邵氏电影公司,也在僵尸片上栽过跟头。
当年邵毅夫也曾野心勃勃想要进入海外市场,邵氏电影公司请来英国导演,拍摄了一部集合西方吸血僵尸和“湘西赶尸”传说的电影七金尸,邵氏展开强大的宣传,但由于影片风格怪异、内容杂糅,东西方观众都无法接受,票房最终惨败,倒是之后这十年,香港无人敢碰僵尸电影。
进入80年代,潮电影蓬勃发展,洪劲宝名下的宝禾公司结合功夫喜剧与鬼怪元素推出的鬼打鬼系列票房大获成功,继而开创了“灵幻功夫片”的潮流。这种低成本的“灵幻功夫片”让宝禾尝到了甜头,接着洪劲宝又尝试着想要将僵尸片融入“灵幻功夫片”,这才有了与嘉禾的这次合作。
“这部电影叫僵尸先生,导演叫刘观韦,以前是做摄影,后来被洪劲宝发掘提拔为导演,前面拍过两部电影反响都一般。这次洪劲宝拿着剧本来找我,说想拍一部不一样的鬼片,看在他的面上,我才同意给投资。这部电影一开始成本是450万,断断续续拍了三个多月,期间不断追加投资,拍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花了850万,但我预测这部影片能有600万的票房就很不错了,至少也得亏200万。”何贯昌对本土民俗传说的僵尸题材显然没有太多信心,对这部影片的票房前景并不看好。
“要我说,这部电影至少能有2000万的票房。”林宥伦语出惊人,因为在他的记忆,僵尸先生这部电影在1985年底上映,观众趋之若鹜,位列当年十大卖座电影第五位,之后僵尸片才开始泛滥成灾。
别人说这话,何贯昌只会当成是个笑话来听,可林宥伦这么说,他表情就变得凝重起来,心想着这部影片是不是被自己过分低估了。
邹闻怀也在思考林宥伦这番话,不过他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而在邹闻怀看来,这部电影只不过是功夫片的借尸还魂,很多功夫片里最常见的元素,诸如民初背景、师徒关系、斗趣等情节都被编剧直接拿来放到这部影片里,僵尸的造型倒是向民俗传说取经,设计成身着清朝官服、双手伸直、双足并拢跳跃的形象,不过人被咬变僵尸的设计却是参考了西方的吸血鬼电影。
林宥伦不会平白无故提起僵尸先生这部电影,莫非他想以僵尸片作为嘉禾进军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邹闻怀越想越觉得有这种可能,眉头也跟着皱了起来。这条
路已经被邵氏证明走不通,到了林宥伦手上,难道还能玩出更多的花样
“用糯米、墨线、桃木剑、黄纸符这些手段降服僵尸,外国观众肯定是看不懂的,但如果把这些东西换成更现代的武器呢”林宥伦不慌不忙地解释说:“想要打入海外市场,就得向海外观众的观影口味靠拢,当然前提是不要丢了我们自己的特色。至少在我看来,僵尸片和西方的吸血鬼电影是有很多共通之处的,比如僵尸和吸血鬼都怕阳光,人被咬了都会感染,这些设定都比较容易让外国观众接受。洪劲宝是套着僵尸片的壳来拍功夫片,而我准备套着僵尸片的壳来拍枪战动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