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轮的悲剧,其实就是国共内战的一个悲剧缩影
林宥伦在考虑投资太平轮的时候。真的没有考虑太多票房上问题,说白了这部电影他不是为了求财而是为了求名。或者说是一种政治表态。
香港回归之后,台湾问题就将成为摆在大陆政府面前的最大的难题,而未来林宥伦想要进军大陆电影市场,必然会面临着一个表态的问题。
与其到时候被动,不如将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上,借由电影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当然了,选择太平轮这部电影其实是很有讲究的,一方面这部电影确实强调了台湾与大陆之间无法割断的历史联系,这些落在大陆政府眼,这就是林宥伦支持两岸统一的证据表现,而这种灾难片的题材又不会过分触碰到台湾当局的敏感神经,甚至于在他们眼,这部电影带给人们的反思,某种程度上也是对表达台湾的一种支持,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尊重两岸人民对统一的不同诉求。
要达到这个目的,太平轮就必须是一部很有份量的电影,这也就是林宥伦不惜重金打造这部电影,并且邀请詹姆斯卡梅隆负责特效制作的原因。
同时在剧情上,林宥伦也花了不少的心思。
太平轮的故事以三对恋人展开,位男女主角,最后只有三个人活了下来。
其一对恋人在轮船落海之后失散,最后被不同的船只救起,两人都以为对方已经死了,所以最后一个去了台湾,一个人留在了大陆,直到四十多年后两地重新恢复往来,这才发现彼此错了整整四十多年,曾经刻骨铭心的爱情,也变成了相见时无言以对的怅然。
另外一对恋人,男方为了将生的机会留给女方,自己慨然赴死,女方获救之后去了香港,整个故事就是以她的回忆为线索展开。
最后一对恋人则永远地葬身于大海,成为这场悲剧的缩影和注脚。
吴雨森默默地听着林宥伦的讲述,在故事的侵染下,忍不住心潮起伏,心倒是更坚定了要把这部电影拍好的打算。
在林宥伦讲完整个剧情故事之后,吴雨森开口问的第一个问题就和角色人选有关。
“林清霞是否就是出演那个和恋人活着分离,最后去了台湾的女主角”
根据太平轮的剧情故事,吴雨森其实已经很肯定这种猜测,这时候只不过是想再确认一下。
林宥伦点了点头。
吴雨森跟着就问:“那么去后面去了香港那位女主角,林先生准备找谁来演”
林宥伦心里倒是已经有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不过他还没有最终拿定主意,所以就想先听一听的吴雨森有什么好的人选建议。
吴雨森这边则是按照剧情来考虑,所以林宥伦千方百计要找林清霞来出演那个最后去了台湾的女主角,就是因为林清霞是台湾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女演员。
在这一点上,就是名气和林清霞相差不大的王组贤都不能和她相比。
林清霞是成名在台湾,后面又在香港取得了进一步的成功,而王组贤虽然是台湾人,但她只在台湾拍过一部电影,真正成名是在香港,甚至在演员分类的时候,大家都习惯性地忽略她的籍贯,而将她归类于香港演员而不是台湾演员。
按照这样的选角思路,剩下这两个女主角的人选,也必然要是香港、大陆这边比较有代表性的演员才行。
考虑来考虑去,吴雨森心就只想到了一个人,但是在说出对方的名字时候,他却犹豫了好一阵。
吴雨森这番表现落在林宥伦眼,他不觉有些好笑。
“怎么,吴导演还担心香港有我请不动的演员吗”
吴雨森赶紧摆摆手说:“林先生误会了,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不过这个人选情况有些特殊,我担心”
林宥伦打断了吴雨森。
“吴导演就直说是谁就好了”
“钟楚虹钟小姐”
吴雨森的回答让林宥伦顿时间愣住,停顿了足足有半分钟,他这才苦笑着对吴雨森摇摇头,一开始吴雨森还以为他不答应,可没想到林宥伦接下来说出的话却让他大感意外。
“其实我也想找红姑来演这个角色,本来是想听听吴导演还有没有其他的人选推荐,没想到我们却想到了一块儿”
吴雨森也跟着笑了起来。他选钟楚虹的原因很简单,从黑夜传说到纵横四海,钟楚虹和他合作过好几次,彼此都很熟悉,在一个钟楚虹身为两届金像奖影后和一届金马奖影后,从黑夜传说这样的商业片到人鬼情未了这样的艺片,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要选出香港近十年来最有影响力的女演员,相信绝大部分人都会把票投给钟楚虹。
林宥伦选择钟楚虹的原因则更加简单,在所有女人当,钟楚虹是最让他感到愧疚的一个,虽然钟楚虹在影坛的成就基本上都是林宥伦为她铺的路,但这些都不能弥补林宥伦对钟楚虹心的那份愧疚,而这次正好是一个机会。
自从生下女儿之后,钟楚虹复出拍戏的心思已经越来越淡,尽管她之前在影坛取得的荣誉和代表作都不少,但林宥伦还是想让她在演艺生涯落在完美的一笔。
当然林宥伦这么打算,同样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私心,理由就和找林清霞出演差不多,以钟楚虹在港台地区的号召力,足以为太平轮增加更多的份量。
林宥伦有这样的想法,钟楚虹出演太平轮就再没有阻碍,吴雨森在感到庆幸之余,也更加关心起最后一个女主角的人选。
林宥伦依旧是先征求吴雨森的意见,但在这个问题上,两人终于有了一些分歧。
吴雨森按照之前的标准,认为巩莉是出演最后这个女主角最合适的人选,但林宥伦却觉得巩莉的形象气质和这部电影并不契合,她更适合出演现代大陆女性形象,而不是那种传统的民国时期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