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69(1 / 2)

了。”

本来刘备还在考虑之中,现在却被华雄两句话赶鸭子上架了,刘备续道:“华将军之言,备实不敢当,只是备实在有些舍不得那些平原百姓”

仔细想想也是,在青幽二州都成名了,突然要换个地方,这就好像一个中国的二流明星突然间要他去好来坞生存一样,难度大了不说,先前多年的努力还得白费。

而华雄此举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把刘备划在自己监视之下,如此一来,徐州一事就轮不到他刘备去建声名,在两郡这做官,刘备做得再好,大家也只会说名头更大的华雄会用人,而不会说他刘如何如何,更别说刘备治理还未必有华雄好,至少许多有利民生的小发明刘备还得学着。

就是行军布阵以及军纪等,赵云都得先交下学费,其他就更别说了。

给了人家哑巴亏,也得给人家一点甜头,正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华雄称赞道:“刘使君宅心仁厚,果然名不虚传华某相信,平原百姓们也会衷心祝愿刘使君能早一些正皇叔之位,为天下更多的百姓谋得更多的安定。”

刘备回道;“要说爱民如子,有华将军在这,备又岂敢自夸”

孔融在旁戏谑道:“你们二位,这样赞来赞去,可叫孔某人这老脸该往哪摆啊”

孔融说完,大家齐声笑了起来。

关羽张飞见刘备都应了下来,二人心情大好,连连与华雄举杯狂饮,酒到酣处,张飞竟即兴作赋,让华雄见识了一把儒将风范,只不过对这种还带着许多兮啊兮的赋实在领悟有限,多半有听没有懂。

而孔融和刘关也不落后,也在那吟对作赋,只有华雄半天吭不出个屁来,想要威风一把吧,可是兮啊兮地,拉稀他就会,兮出一首赋,他还真就没法子,要从古地里面调出来,他就记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总不能把这吟出来吧

再说他也不记得全文。

他作不出来,也没人逼他,毕竟大家都知道华雄是标准武将,武将不会作赋也是正常地,可华雄就是拉不下脸来表示自己做不出来,死活都想显摆一下,最后才说道:“这作赋可否不用兮华某念书少,实在不会用兮”

这话一说完,大家同时笑了起来,笑得华雄莫名其妙。

最后还是张飞及时止住了笑,告诉华雄他们带兮是古风气息的赋,并不一定要作这种赋的。

华雄一张大脸煞时红得直追关公,心中大骂自己笨蛋,同时也感慨万分:这人啊,果然还是得多读点书,肚子里有货,手底下有真本事才行咱读了那么多年地书,现在连个张飞都比不过,太丢人了就算要学人家韦小宝忽悠,那也要有忽悠的本事啊

一时的丢人决定不了什么,因为不用拉兮了,华雄能发挥的空间就大了,哪怕他记得的诗不多,却也至少不会无诗可出。

迅速地搜索脑海中的记忆,从中寻找出适合此时的诗。

“望门投宿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隐约中,华雄想起那首狱中诗,其中表达的正是皇帝不得势,而自己一派正气为天下的风骨,最适合拿来刘备孔融面前显摆一把。

从未见过的体裁,从未听过的诗句让刘备四人全都怔住了,诗中的内容他们也不尽了然,至少对于那个杜根他们是不清楚的。

可诗里的意境,和那酝酿的正气,仿佛就是华雄横刀而立,疾声狂呼: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豪气风发之余,又似带着一些无奈,让人思之再三。

华雄看着四人怔住的表情,心中得意:小样,跟我拽,我拽死你们虽然是你们没见过的体裁,可是这味道却是极强悍的。

得意之余,华雄也在心中向着西方连连作揖,暗道:“不管这诗是小谭嗣同的也好,是梁启超的也好,那跟我无关,只要你们在另一个世界的地狱里别诅咒我就好”

做人要厚道,盗版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跟人家打个招呼,华雄可比后世的盗版商厚道多了。

紧接着一片赞扬和询问之声,而问得最早的就是关于杜根的问题,华雄便穿凿附会地把杜根劝当权者把权力还给皇帝的事叙述了一番,让大家明白了其中关键和华雄的一片“赤胆忠心”。

在欢快之中,时间也过得很快,大家也就慢慢散去,各自按照约定去做。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引火烧身

更新时间:20081011 15:45:38 本章字数:3934

中。

自刘焉做了益州牧以来,便派张鲁守住汉中要道,断绝外间一切往来,即便是皇帝派使者,那也是被张鲁斩杀,消息甚至都无法到达刘焉耳中。

而这扼守汉中要道的第一道关卡也就成为多年来也无人造访之地。

不过今天,一个奇怪的人却出现在关卡外。

褴褛的衣衫,满是污垢的面容,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难民一个。任谁也不会相信,就在不久前,这个人还高坐未央宫上。

然而此时,当他看到遥遥在望的汉中关卡时,就像是一个饿了十天的人突然看到一碗肉汤一样,全然地兴奋起来。

自从在赵云手下逃后,他走了他过去从来没有走过的路,可以说这几天他走的路比他过去那十几年加起来都多。

吃了他过去见都没见过的食物,本来赵云还给了他钱的,可是他不懂计算,他甚至都没有自己花过钱,于是钱很快就花完了,最后只能去乞讨。

在问过许多人后,他才找到了去汉中正确的路,此时看到关卡,叫他如何能不激动

可是当他跑到关卡前时,立刻被卫兵拦了下来,喝道:“什么人”

“朕”这位十多岁的小皇帝到了这个地方,当即就要端起自己皇帝的架子,可复又想起自己现在的样子,不由矮了矮身子,低声下气地说道:“兵哥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