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6(1 / 2)

将张素元千刀万剐才好,但人是他保举的,若张素元有了差错,他也必定跟着完蛋。

皇上是怎么啦光瞧着不说话,难道他对张素元的相貌不满意周勋儒知道,思宗皇帝是很注重相貌的,几乎可以说,相貌的美丑足以影响一个人的升迁荣辱。

有一天他陪思宗祭天,遇上了礼部右侍郎张洽。张洽此人身材伟硕,相貌威严,声如洪钟,跟个门神爷似的,站在那里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后来兵部尚书赵相之罢职,要找人替补的时候奇書網收集整理,思宗就想起了那位“门神”,于是连张洽的名字都不知道,就钦点“门神”继任兵部尚书。

思宗看了良久,真是越看越满意,越看越顺眼,张素元就是儒将中的典范,用这样的人做辽东督师才有面子。

“张爱卿,你对辽东的敌我阵势有什么评估,你说辽东边患能否根除若能根除,得用什么方略和多长时间才能根除”

思宗一口气问出了这四条令他日夜忧心的难题后,就把眼睛盯着张素元,两旁侍立的众臣也都竖起了耳朵。

“陛下,辽东局势可谓喜忧参半。”

“何者为忧,何者为喜”思宗追问道。

“陛下,臣所谓忧者,乃边患无期,军无定额,粮饷耗费巨大,边关将士又饱受缺粮缺饷之苦;而更可忧者,百姓不堪加派重负,户部亦难为无米之炊,由此,辽东不啻断了来水之源,将士们即成涸辙之鲋;如此,不但平患无期,更随时有险关失守之危。”

思宗听得脸色大变,这正是他的心病:平辽要粮饷,粮饷要加派,加派生民变,平变又要粮饷,要粮饷还得加派,如此恶性循环,拆东墙补西墙,窟窿就会越弄越大,越来越不好收拾。

两厢站立的众臣听了张素元的话,心情都很复杂,这些问题他们早就心知肚明,只是谁都想说,却谁都不敢说,要是早知道说出来没事,这份忧国忧民的忠心也不会轮到张素元来表现。

“那该怎么办”有人冷不丁问了一句。

思宗皇帝和众臣又都把目光盯向张素元。

张素元没有回避,他正面答道:“尽快平辽”

“尽快平辽”思宗以为找到了急救药,但略一转念,又冷了下来,谁都知道这样说,但关键是如何才能尽快平泺。

大臣们有的连连摇头,有的面露讥讽,思宗示意,众人可以向张素元质询平辽方略。

“张大人,如今内忧外患,皇上心急如焚,我们身为臣子,当为皇上分忧,所以平辽方略,不能虚言空谈,不知张大人有何良策”刘兆基担心地问道。

“是呀,是呀,话谁都会说,但具体的该怎么做呢”众人附和地问道。

“凭坚城,用火炮”张素元只讲了六个字。

“凭坚城,用火炮只守不攻,如何能复全辽呢”思宗急忙问道。

“陛下,这正是平灭边患的万全之策。用辽土养辽人,用辽人守辽土,且守且战,且筑且屯,步步为营,以守为正着,战为奇着,和为旁着,倘能如此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平辽可期。”

目光虽没有直视思宗,但思宗脸上每一丝细微的变化无不尽收眼底,当说“和为旁着”的时候,看到思宗脸上阴鸷的表情,张素元心中冷冷一笑。

季由检不愧是季家一脉相承的血脉,人人都有精神上的障碍,放着内库中积聚的至少有数千万两金银不用,反而却因数百万两银子的加派弄得民怨沸腾,暴乱丛生;堂堂一个拥有兆亿子民的庞大帝国竟然因为没钱而让十余万为了帝国舍死忘生、爬冰卧雪的儿郎们吃不饱,穿不暖,以至弄到要发生兵变的地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这种让人不知该哭,还是该笑的荒唐事谁会相信

季家都是精神不正常的疯子,季由检看似精明,实则迂腐固执又总自以为高明,只从对内库和与离人和谈的态度,就已完全可以为思宗定性,他的计划或许对旁人无效,但对思宗,就一定有用。

“步步为营,且筑且屯;一安边民,二是减轻朝廷粮饷重负,固为替皇上分忧的上策,但如此必然旷日持久,那何时才能平辽呢”礼部侍郎陶渊见思宗脸色不善,赶紧接过话头问道。

“是呀,是呀,何日才能平辽呢”众臣又附和。

“五年”张素元对思宗正色道:“皇上,臣保证,五年之内平辽”

“五年平辽”众臣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别说五年,就是十年、二十年,又有谁敢打这样的保票

思宗听罢,脸上阴鸷的神情一扫而光。若张素元所言成真,五年平辽,困扰帝国几十年的边患得以平息,那朝廷必如震断金锁的蛟龙,中兴帝国将指日可待

张素元虽是克虏将星,但这样的许诺太过美好,让人难以置信,思宗不懂军略,不清楚张素元的话到底有几分可信,于是不放心地问道:“贤卿果能五年平辽五年有把握吗”

“臣受皇上信宠,怎敢虚言欺君。近几年天灾不断,百姓早已困苦不堪,如今加派日益繁重,几近杀鸡取卵,导致民变丛生,而所有这些致乱根由,皆在辽事。辽事不平,即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且辽东师老饷疲,如今已绝不能再拖,再拖下去,这些耗尽天下财力方才打造出来的精锐之师必将不战自溃,臣心忧惧,五年实已太长。”张素元不假思索所地答道。

张素元说得干脆,忧国忧民之心溢于言表,思宗还从没有见过像张素元这样敢承诺,敢负责,有胆有识,言不信,行必果的大臣。

思宗不由激动得离座走近张素元,轻抚其背,嘉勉道:“贤卿若能五年复辽,朕将不惜封侯之赏。卿解天下倒悬,子孙亦必多受福禄。”

召对暂歇,思宗退去小憩,其时他是要一个人单独想想,张素元五年平辽的承诺,可靠不可靠对敌方略,可行不可行

思宗退下后,众臣立即齐声赞扬张素元雄才大略,是干国栋梁,不愧克虏将星的美誉,恢复辽东大业非他张素元莫属云云。

众人的意思,张素元听得出来,有妒、有讥、也有不屑,给事中徐瑞峰就直截了当地问他:“请教张大人,五年复辽,你是怎么推算出来的,都有哪些具体安排和部署”

徐瑞峰的话问得似关心又似讥讽,看着跟着起哄的众臣,张素元高深莫测地一笑说道:“与诸位大人相比,张某哪有什么奇才。张某不过是看到皇上焦心劳神,才说五年平辽来安慰皇上罢了。”

此言一出,一众大臣十之八九皆怒火暗生,张素元故弄玄虚,不跟他们说实话也就罢了,但这样说就和毫不遮掩地嘲笑他们没两样。

好在众人都修养到家,压下怒火,徐瑞峰故作大惊失色地问道:“张大人,皇上英明善察,明鉴万里,烛照四方,将来五年不能成功,不知张大人该怎样对皇上交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