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0(1 / 2)

卑不亢,有礼有节,争取为我们谋求到最大的权益。”

张智化让秦远之离开,出乎大家意料的,他本人竟然没有走,而是要求李建带着他在强化科技走一圈,于是张智化跟李健在前,罗容光在后,王伟跟其他人被甩在罗容光身后,缓慢步行进了强化科技的新厂区。

“强华现在要上化工,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是生产原料方面不够还是怕受制于人如果是生产原料,市里可以出面帮你协调,现在外汇是大局,想必大庆,胜利,或者兰化,吉化那些单位不会为这么点东西卡强华的脖子。”

张智化压低了声音,亲眼到现场,才明白李建所谋划的未来有多广阔,三百亩地,一眼望不到边际,强华现有的两个车间就像是石英钟表上的秒针一样,张智化担心李建现在是蚂蚁拖大象,化工产业不像是轻工业,说干就能干的,有些时候即便有了相应的科技水平,却迫于种种原因而无法成行。

“谢谢张书记关心,主要是现阶段,国内的工程塑料暂时还无法满足强华的需要,不是产量,而是质量,强华想发展自己的化工产业,自己生产工程塑料,先期产量小,成本高,由强华内部消化,等后期技术成熟起来,产量大,也可以提供给我们江州本地的其他企业使用,将来江州如果有汽车,白电,黑电等家用电器企业落户,强华也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需求,也算是为家乡做贡献了。”

李建指着遥远的滩涂一侧,

“目前强华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在哪儿,我们新招收的一部分工人都是退伍兵,在部队都是一把好手,只是干这些土建工作跟我要培养他们当技术工人的想法冲突啊,市一建市里这么强,是不是能请张书记关怀一下,请一建的领导来春江,把我们的土建工作帮忙做一下。”

李建这么说是有原因的,段铜山召回来的士兵干活儿没的说,吃苦耐劳,但是在土建方面是完全没有经验,对于将来的规划,三通一平做起来事倍功半,而李建前段时间让人联系了江州市里最强的建筑公司市一建,人家却看不上这种小活儿,可李建要建的是厂房,不是楼房,一切要等机械厂的设计图确定之后才能决定厂房如何兴建,一建负责接工程的人就不愿意了,暗示段铜山给些回扣,暴脾气的段铜山当场就走,人家一建的人扔出话来,这种活儿一建不接,别的公司也不会接。

一建在江州市是建筑行业的老大,被一建封杀,基本上就没有哪家小型建筑公司敢接强华的活儿,尤其是李建也不想把自己的基业交给那些混日子的县级施工队,而乡镇施工队伍,是绝对没有能力承担起强化科技造纸化工一体化的工厂建设。

李建刚才的让步,不就是为了获得一个识大体的评价,然后让张智化觉得略微有些愧疚,开始补偿自己么。

如果不是感觉到精力不够,每天思考之余头疼难忍,李建甚至都有自己组织一家建筑公司的打算,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记得随后几年,国内基础建设放开脚步,无数的房地产公司大兴土木背后的崛起速度。

“这个没问题啊,王伟,回去的时候给一建的孙鑫打个电话,强华科技的工程,他一定给我保质保量的完成,工程款先由一建垫付,等工程完工的时候我来验收,一定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才能显示出我们江州建筑工人的本色。”

张智化什么事情都喜欢拔高一下,很随意的把强华科技的工程上升到了政治高度,王伟立即在身上的小本子记下来,然后偷偷看了看李建脸色,这小子果然在偷偷的笑着。

张智化吩咐过王伟,又开始跟李健聊起了江州经济发展的思路,本以为大科学家一样的李建能给他提供一些好的思路,可是李建却一直在摇头,他只是个宅男研究员,最多现在变成了脑子里有无数本书的研究员,对于一城一地的建设与发展,确实不好置喙。

脑子里虽然有一些经济发展方面的学术论文,可是李建不大相信那些所谓的专家,真正醉心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是没多少时间去为各种势力摇旗呐喊的。

依稀记得当年最让老百姓气愤的就是路挖挖,楼倒到,这些都是城市建设中的败笔,至于一些烂尾的地标建筑,政绩工程与马路拉链和豆腐渣大桥,豆腐渣楼房相比较对老百姓的危害还算小一些,所以李建斟酌了语言,隐晦的跟张智化提了自己的意见,为官者不能光看着任期内的政绩,要放长远眼光,看到张智化若有所思,李建觉得是不是让人家误会了。

张智化果然误会了,起因却不是李建的这一番劝诱,而是他迫不及待上马石化工程的动作。

当前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有计划,任何大型工程的建设,都是层层上报层层审批的,比如大型石化生产厂家,即便是想要阔大生产规模,也需要向上级单位的计委申报,更别提像李建这样,完全新建一个石化生产基地。

仅仅这一个申报审批工作,完成整套程序下来,少说也得一年,这还是跑部前进,各级机关都全力配合的情况下。

可是李建如今有计划就立即开始开工建设,设计院的人也请来了,工地上已经开始进行土建工作,而且今天还通过自己,联系上了江州市一建,正式的动工应该不会太远。

第六十章漏算

在没立项的情况下,开始审批,最快都要一年,李建如此急,除了时间确实紧迫之外,恐怕是对审批工作已经成竹在胸。

一年的时间是最少的,这是指地方而言,如果上面有人,比如某几位对这个项目比较关注,其实也就是几句话的事情,很显然,李建的这些行为,已经给张智化造成了他是某几位的代言人。

背景深厚啊张智化不由得联想起他带着李建第一次进京,去见谭永胜的时候,一个高中生,面见正部级的领导,邮电部大权在握,连他张智化见到之后都要小心翼翼不敢多说一个字的中央委员,李建竟然谈笑风生,如同见到邻家在墙根下象棋退休老人一样。

只有见惯了各级大佬,才能做到如此风轻云淡吧

张智化听着李建在这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心里狂潮涌动,突然想起来当时一个奇怪的细节,李建对那些谭永胜带来的老专家都能侃侃而谈,而唯独面对那个没有问任何专业问题,反而关心李建经营情况的老人,似乎十分拘禁,好像颇有些顾忌。

这个不像是科技专家的老人,难道就是李建背后之人即便不是,肯定也跟李建有些关系才对。

张智化越发肯定自己的猜想,对李建的谆谆告诫更是铭记在心,倒为江州的发展节省了许多时间,减少了无数波折。

张智化为了表示对强华科技的重视,决定当晚跟强华工人们一同就餐,结果把袁开春心疼坏了,本来食堂人手就不够,她跟老段的老婆王爱兰两个人早就忙不过来,又雇了几个工人家属一起帮忙。

可现在不仅仅是工人吃,给市委书记加上闻讯赶来的各位领导做饭,总不能对付对付吧,计划外的鸡鸭鱼蛋弄上来,大几百工人跟领导吃的一样,可是食堂地方不够,就让领导在食堂摆桌子,工人们则在厂房外的露天地里,用各种材料做成的简易桌子上吃饭。

赶来的各级春江县官员凑在张智化旁边,看向李建的眼神也是无比的友善,春江县书记吴全海已经一头花白的头发,却还是精神矍铄的要拉着李建走一个,并且自己先干了面前的酒杯。

李建用身体有病推脱过去他也不生气,反而为自己对强华科技的关心不够请李红军跟李健原谅。

等李建表态之后,才把县计委的主任楚俊来喊过来,指着楚俊来对李建父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