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9(1 / 2)

看向唐姓老人,

“唐爷爷,你孙子现在可是我的合作伙伴,你得帮我把把关要不然我陪了,你孙子也赚不到什么便宜。”

“孙子”

“哈哈,孙子。”

唐姓老人跟谭永胜都错愕了一下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李建啊,你说的是唐阳吧,那可不是我们老科长的孙子,是他儿子,哈哈,老牛吃嫩草,你这一下子彻底把老科长给得罪咯。”

唐姓老人翻着白眼看了谭永胜一眼,

“我还以为唐阳转了性子,给我抱了个孙子回来,白高兴一场,你们接着谈,就当我没听见,我谁也不帮。”

谭永胜接了一句,

“真要抱孙子回来,也是跟大洋马抱的孙子。李建,只要你把这两份技术资料交过来,我就叫人跟你签正式的协议,嗯,你要是觉得信不过,可以先把专利注册好,我们签一个授权使用的条件限制合同”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女端着菜进来的时候,李建他们已经把基本的意向谈好,恐怕事后谁也想不到,国内高速发展几十年的通讯事业黄金时期,会是从这样一个简陋的茶棚开始,而且是由这样一个即将退休,一个刚刚踏入大学校园的老少联手推动。

回到宿舍,军训了一天的舍友们东倒西歪躺在床上,李云聪竟然没有去图书馆,而是一边看书,一边眼巴巴等着李建回来,见到他出现在宿舍门口,立即飞奔上前,

“李建,你可回来了,刚才我看的传输介质这儿还有点不明白,光的折射跟反射之间互相影响,是怎么样抵消的”

李建看着钟自强几个人用看怪物一样的眼神看向自己和李云聪,赶紧把从唐老爷子哪儿带回来的苹果分给他们。

而拿着苹果的一零五室舍友,都慢慢的在李建跟李云聪的讨论之中,凑到了窗边。

第一零二章批文到手

当李建逃离李云聪的不住询问跑到图书馆里把有关数字寻呼的技术整理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晚饭时间,李建中午没吃饭,竟然没觉得饿,而不知道是不是氛围的原因,他默默写了整整一天,头也没有疼,反而精神随着书写的过程越来越亢奋。

抽空跑到公用电话亭给厂里打了电话,接电话的却是个听不出声音的小女孩儿,李建说明自己身份之后,对方自我介绍了一下,是齐翠萍请回来的会计师小沈,而后就听见清脆的喊齐翠萍的声音。

齐翠萍真的是神速,这才不过刚回到春江,就已经找到了会计师,而且已经跟无线电厂进行了第一次的见面谈判,齐翠萍只给了无线电厂两个选择,要么代工合作,要么强华就专门针对无线电厂的熟练工人进行挖角,强华给出的待遇要比国企高了近六倍,在巨大的利益加上有心人的推动之下,想必很多人都会动摇,尤其是齐翠萍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如果不合作,强华就要开发电子元器件,这纯粹是要抢无线电厂的饭碗,他们要是不同意合作,只能加速倒闭。

“好,好,我跟邮电部有了初步合作意向,准备进行寻呼机的开发定模,你把我给你的那一套技术方案拿给廖卫红看看,他能不能搞定,如果不能,我再请人。”

李建电话里长话短说把跟谭永胜的合作大致说了一下,然后做了一些安排,就然齐翠萍喊他爸妈来接电话,这个时候他才觉得自己这个儿子当的不大称职,已经三天了,才想起来给家里打电话,袁开春问起了林晓丹,李建却发现自己没什么好说的,林晓丹什么样他不清楚,只能答应袁开春有空去看看。

李建紧赶慢赶从图书馆跑到食堂,就只看到了打菜阿姨收拾着白瓷大碗,剩下的饭菜已经被收了起来,不知道是被他们分掉还是去喂猪。

崔秘书是晚上到李建宿舍拿走的资料,好奇宝宝李云聪看着上面画的图案,就千方百计打听,不过李建对此却是守口如瓶,这玩意儿暂时还是不公开的好。

从这件事情上也可以看出来,谭永胜确实很着急,否则完全可以等李建全都整理好,再一起拿回去。

一切有条不紊,阳光贸易在美国的销售依然火爆,短时间内专利授权的三家企业依然拿不出产品来跟李建竞争,实际上就算是从国内海运到大洋彼岸的运费跟关税都不少,但是国内低廉的人力成本综合起来看,自己制造依然比专利授权赚取的利润更大。

所以这些授权使用商晚一天制造出产品,强华就能多一天高额利润。

批文在李建整理好cda网络的材料之前就已经被许汉强拿到手了,不过他却拖到了他跑来燕京跟李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才给,许汉强还拐弯抹角的敲打了敲打李建,询问谭永胜跟他接触的事情,是不是有关新通讯体系的建设。

李建当然不会说跟cda有关系,只是把关于寻呼机的事情说了出来,作为高层,许汉强对寻呼机也有所听说,但是这东西民用还有用,军用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他也就没有了兴趣。

李建想问问是不是许汉强这边跟谭永胜透露的消息,却最终忍住,这些大佬各自有各自的消息渠道,问了也没什么用处。

不过李建也不是没拿到额外的好处,

通过狐假虎威借助谭永胜跟许汉强的余威,李建跟系里的关系搞的很好,起码跟冯主任关系密切,偶然间李建透露了强华公司要设立实验室,已经采购大量的实验设备,但是还没有利用起来。

冯主任的眼睛当时就红了,想跟李建说把设备都借到燕京来,却知道不大可能,人家的实验室刚建好,怎么能借给你用,就要李建请强华公司的老板来面谈,能不能搞产学研合作。

李建当即点头,回头给齐翠萍打电话,让她来燕京,跟冯主任提苛刻条件,要是他出面,还真不好意思下手,这有点坑自己可爱的学校,可爱的同学们的意思啊。

带着那张李建千辛万苦才捣腾来的批文,齐翠萍从春江赶到燕京,离家又去接车,不为别的,就为那一张批文,这是他工业复兴计划的第一步,以此为基础,才能进行工业原料之间的转换和交换。

“啊妈,你怎么也来了”

发现接人的时候,母亲袁开春也在,李建有点诧异,前几天打电话的时候没说要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