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80(1 / 2)

段骗取钱财,我个人认为赌石并不是一个可取的途径,小玩玩可以,可要是指望这个发家致富。甚至堵上所有的身家就不明智了。赌石自古有一句话,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因为赌石输光了家财。甚至家破人亡的例子是在太多太多了。”

没有人知道这位苦口婆心劝大家不要赌石的专家,自己却在平洲公盘上大赚特赚,甚至赖此起家。

杜先生抱着他那被切成两半的原石黯然离场。

于飞再次赢得了所有观众热烈的掌声。

“于老师,谢谢您”欧阳霞由衷的说道。在明白这块玉石是造假的之后,她就知道杜先生的意图了,如果没有于飞替她出头揭穿了这个阴谋,那她今天可就难堪了

“不用客气,举手之劳而已。”于飞笑道。他这么做虽然是在帮欧阳霞,但是最主要的还是看不惯杜先生的所作所为而已。

“没有想到于老师对玉石也很有研究呀。”走回座位的路上,欧阳霞又说道。

“只不过是玩过几天而已。”于飞说的是实话,但是欧阳霞哪里肯信一个只是玩过几天的人怎么可能对翡翠的厂口如此的了解,又怎么可能判断出翡翠原石中有没有翡翠她还以为于飞是有意谦虚。既然于飞不想说,欧阳霞也没有多问。四人走回位置坐了下来,天下宝藏节目继续开始。

“真的是太精彩了。”李思思说道:“没有想到一块小小的石头也能给大家带来如此一波三折的经历,真是疯狂的石头呀。还是想借用于老师一句话送给大家,赌石有风险,请大家一定要谨慎。好,掌声请出下一位藏友”

中午的时候,于飞等四人在电视台吃了一顿便餐。李思思和刘传以及四位专家坐在一起。刘传为上午杜先生的事向几位专家表示了歉意,如果没有于飞的精彩表现,那么欧阳霞就下不来台了。对此于飞等人也没有多在意。毕竟是匆忙上马的节目,有一些疏漏也是很正常的,没必要苛责。

于飞的大度让李、刘二人对他更加的好奇,有意无意的在探听着他的背景。而王秋成和欧阳霞在经历了一个上午的鉴宝之后,和于飞更加的熟络,说说笑笑的很是投机。只有萧翼一人闷头吃饭,一声不吭。看得王秋成摇头不已。这个萧翼,气量也太小了。

上午的鉴宝风起云涌,与之相比,下午的节目录制就显得波澜不惊了。一是因为刘传临时安排了筛选的人员,虽然只是初筛,但是杜先生那样的情况肯定是不会出现了。

终于,一天的录制即将接近尾声。李思思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是结束了,这样一天的节目录制下来还真是够累的。后面的事就交给别人了,要剪辑成几期节目,又怎么剪辑,她就管不着了。

而于飞等四人也感觉到有些疲倦。虽然很多宝贝让人见猎心喜,但是送来鉴定的大部分藏品还是赝品。

四位专家也只是挑一些有代表性的藏品进行讲解,其他的没有代表性的或者种类重复的藏品,只是判定一下真伪,估一下价格就打发了。

在近百件的藏品中,瓷器占据了百分之三十的比重,玉石占据百分二十左右,而书画类的藏品仅有百分之十,剩下的百分之四十都是属于杂项。

于飞在鉴定的时候,一般都是先根据自己的眼力进行判断,然后再用混沌之气进行验证。让他感到兴奋的是,他判断的准确性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这说明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的鉴定水平果然是不断提高了。

最不爽的当然要数萧翼了,书画类的藏品竟然只有十件,而且记仇的于飞根本就不给他上手杂项古玩的机会。这也就算了,就连王秋成和欧阳霞都不怎么将藏品交到他上手了。这让他大部分的时间只是尴尬的坐在那里,冲着摄像机镜头无奈的苦笑。

以至于当节目播出后,大火特火的除了天下宝藏节目本身、青春美丽的李思思、年纪轻轻却博闻强识的于飞之外,还有萧翼

他的火是因为他的微笑。当年度的网络流行语中,排列前十位的就有一个“萧老师的微笑”,用来形容无比尴尬,却又无法解释、辩驳的境况。这让萧翼知道之后羞愤欲死,却又无话可说。

正当刘传和李思思的以为一天的节目就将这么结束的时候,意外却还是到来了。

当一位藏友小心的捧着一幅卷轴走进演播大厅的时候,李思思也同时宣布

“欢迎这位藏友,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位藏友带来的宝贝应该是我们本次天下宝藏栏目鉴定的最后一件藏品了。”

众人一听是最后一个了,顿时注意力又集中起来。

既然是书画藏品,自然是要送而给萧翼鉴定的。

萧翼心中一喜,没有想到竟然由自己来为这次的天下宝藏画上句号。

第484章黍离

s:月底了,红绿灯拜求支持

随着李思思的话音,从演播室的大门内走出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虽然不奢华,但却颇有儒雅的气质,一看就知道是一位资深的藏友。

“王先生您好”李思思打了个招呼,问道:“今天要请专家鉴定的是一件什么样的藏品呢”

王先生露出一丝自信的微笑说道:“今天我带来一幅黄宾虹先生的黍离图,想请专家给我鉴定一下。”

一听黄宾虹的名字,现场不由引起一阵小轰动。

因为黄宾虹太出名了。

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有“南黄北齐”之说,“北齐”指的是居住在北京的花鸟画巨匠齐白石,而“南黄”说的就是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二人被美术界并列在一起,足见黄宾虹的艺术功力和成就非同一般。

黄宾虹1865年生于浙江金华,卒于1955年。名质,字朴存,擅长山水、花卉并注重写生,但成名相对较晚。50岁以后,他的画风逐渐趋于写实,80岁以后,才真正形成了人们所熟悉的“黑、密、厚、重”的画风。黄宾虹晚年的山水画,所画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黄宾虹先生的画可非常难得,还是请箫老师鉴定一下吧。”李思思说道。

王先生点了点头,将画轴送到萧翼的面前。

萧翼小心的打开卷轴。只见画中画着一棵玉米,长在石头旁边。下面又出了一枝花作为陪衬。颇有寓意和情趣。在画的左上方,题着一首诗:“太虚蠓蠛几经过,瞥眼桑田海又波;玉黍离离旧宫阙。不堪斜照伴铜驼。”下方是黄宾虹的钤印。

对于书画作品,于飞根本就没有什么兴趣,很无聊的呆在一旁,期待着节目录制早点结束。

他已经厌烦了,外面排了那么多的藏友,但是因为时间的关系,却不能一一鉴定了。要按他的意思。藏宝人拿着自己的宝贝排着队进来,然后于飞老师像老师批改学生试卷一样,“这一件假的”、“这一件真的”、“这一件西周的”、“这一件呃上周的”这多过瘾啊。偏偏像现在这样一件古玩就要鉴定老半天。太没意思了。

萧翼一边看一边点头,以他的鉴定能力当然可以看出这幅画用笔冲和,书写自然,既写实又写意。绝对是黄宾虹先生的真迹。

看完了之后。萧翼并没有像其他鉴定专家那样把藏品递给身边的专家,而是直接宣布了结果。由此可见,因为于飞的关系,他把王秋成和欧阳霞都记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