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00(1 / 2)

包克球文明终于被充分解析出来,这是一个自称为蓝晶的种族,它们是一种发达的能量文明。它们的生命形态很有意思,它们的生命就是一种能量波动,或者换句话将,它们的生命就是一团能量。

它们的个体有两种诞生模式,一种是经过漫长的岁月,在晶核内自然产生;一种是其他个体主动繁殖。它们的繁殖其实就是某个体能量团分裂,同时分裂出一个小晶核。

无论以那种方式繁殖,新诞生的个体都只具备简单的智能,从性质上讲有些类似计算机。只有通过漫长的时间积累,因为各种偶发因素,才会在庞大的基数上诞生少量的智慧个体。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这个文明拥有无数万亿的基本智能单位,但是智慧单位数量还不足一万的情况。

蓝晶文明的载体是晶核,但是真身其实是那团能量,所以它们可以任意在晶核之间移动,晶核就如同他们的房子,能量团就如同他们的身体。

因此它们可以任意组合,两个晶核可以合成一个,一个晶核可以分裂成无数个,那个超级晶核内就同时聚集了近万个智慧个体。

蓝晶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慢慢孕育出一个独特的科技树,它们可以吸附其他物质,用这些物质构造晶核之外的身体。当物质吸附完成,组成一具身体之后,这些身体内会被铺设能量管道,通过这种完全由能量构成的管道,蓝晶文明可以模拟出各种武器效果。这就是怪兽的由来。

因为这个特征,蓝晶文明其实对生命星球没有需求,它们只是需要尽可能漫长的时间用来孕育智慧个体。所以他们选中了包克球,这个有足够物质组成身体,同时可以安置足够数量族人的地方。迄今为止,蓝晶文明已经在包克球内默默生存了数百万年。

双方之间其实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最初的起因只是杨牧撞碎了一些晶核。这事本来并不太严重,不过对于蓝晶文明来说,每一个晶核都是一个成员,没准哪个就能诞生出智慧,正是这些撞碎的晶核导致了双方冲突逐渐升级。

0203 22:30:52347第347章 灵魂

020322:30:52347第347章灵魂

蓝晶文明因为其独特的生存形态,它们其实并不存在语言,他们相互之间是直接进行意识流沟通。当它们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往往众多智慧个体就可以合而为一,大家拥有和共享同一个意识,这是一种类似于群体意识的状态。

蓝晶文明对于人类来说,有两个技术比较有价值,一个是能量固化技术,在一个是能量构造技术。

能量构造技术就是可以不依托任何介质,直接在虚空中描画能量回路。这个技术用到高深处,既可以像蓝晶文明一样撮土为人,也可以让战舰舍弃功能模块,完全凭空塑造武器和引擎。

举个例子,凭借能量构造技术,人类完全可以在一颗铅球上描画能量回路,让这颗铅球变成一个智能机器人,或者变成一个智能战舰。它的本体就是那颗铅球,这颗铅球没经过任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但是这个铅球可以发射激光,可以自己进行登月飞行。

目标星系为s871,这是一个双星星系,星系的中心是互相缠绕旋转的两颗恒星。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不过八百多万公里,它们在以飞快的速度相互缠绕的同时,也在互相交换着各自的质量。在两颗恒星之间,存在一条神奇的恒星桥,这条恒星桥是存在与两颗恒星之间的物质交换通道,主要由高温离子流以及日冕组成,基本与恒星大气的成分相同。

双星系统的两颗恒星,在各自自转的同时,高于围绕共同的质心公转,而它们质心还存在一个公转轴心,这个轴心会以一个缓慢速度进行圆锥角旋转。

这个双星系统年纪并不大,它最多诞生也不过十几亿年,星系周围还遗留有孕育恒星的星云遗迹。这两颗恒星的都要比太阳大,所以它们所散发出来的热量也要远高于太阳。

这两颗恒星周围环绕着十几颗大行星以及三个小行星带,这个星系的大行星数量较多,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距离星系中心比较远。最近的一颗行星距离双星也有两个天文单位,并且还是一颗只有三千公里直径的岩质行星。

双星系统会形成强烈的引力震荡,这种因为两颗恒星互相告诉旋转形成的引力潮汐会非常恐怖。两颗恒星产生的引力会像两只大手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撕扯着引力范围内的星体。

所以双星系统的引力潮汐,完全可以媲美天体级的引力磨盘。当一颗行星被投入这个双星系统之后,如果这颗行星距离双星过近,同时自身不够结实,就会被双星系统撕裂,不停的撕裂,直到把它研磨成最小块的陨石为止。

正式因为这个原因,距离双星比较近的行星很难生成并存活下来。所以这个双星系统中形成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结构布局,在外围是十几颗大行星,越靠近双星系统的地方,行星质量越小。并且在s8711,就是那颗最靠近双星的岩质行星前面还存在三个小行星带。

这三个小行星带的轨道半径都小于两个天文单位。它们都是双子星的牺牲品,它们要么完全无法生成为一颗行星,要么是被双子星碾碎后的行星残骸。

如果s8711上拥有海洋的话,那么绝对可以完美诠释无风三尺浪的真正内涵。哪怕这个海洋没有受到任何扰动,仅仅凭借双子星的引力潮汐,海洋里都会掀起上百米高的巨浪。

在s871星系中,排位前7位的行星无一例外的都是岩质行星,只有在距离双子星比较远的地方,才存在有几颗质量并不大的气态行星。这个原因最终还是归结于双子星,在双子星面前,气态行星没法在太近的距离上存活,它们必然会被双子星的引力磨盘撕碎。只有足够结实的岩质行星才能承受住这种无休止的引力磨盘的研磨。

因为引力磨盘的存在,太大质量的星体很难在靠近双子星的轨道上存活,所以这个星系里基本上是随着轨道距离增加,行星质量等比增加的。

s871距离u692差不多整整200光年,是第三批探测中,距离u692最远的一批恒星系。这个恒星系经过探测船的检查,基本上已经确认没有危险。

这次吴辉选择这里为落脚点,主要因为这里是在探测范围的边缘。吴辉打算在s871临时驻扎一段时间,在驻扎的这段时间里,会派出去一大批探测船,由它们寻找生命星球,一旦找到下一个落脚点,确认安全之后,人类才会全员搬家。

这样相对来说安全性比较高,毕竟现在人类也家大业大了,不能轻易冒险了。再说现在人类刚刚离开上一个生命星球,现在还有足够的时间消耗,对生命星球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自然是安全第一。

这次之所以选中s871,还有一个原因在这个星系内发现了足够多的行星,并且行星上的矿产比较丰富。

这次在s871停留,短则可能十几年,长则可能数十年。按照生命星球存在的概率来计算,估计最多不超过50年,人类的探测飞船就应该能够发现下一个生命星球,并且探测飞船返回s871。

所以这次人类将不会再进行行星改造,因为行星改造的时间动辄以十年计,也许这边刚刚改造好,屁股还没坐热呢,那边就找到生命星球了,所以这种很可能徒费功夫的事情就不再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