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11(1 / 2)

现在损失了飞霜号。但是飞云号补充生产计划已经制定,旧年底可以补齐这支兵力。对于海军的起步规模来说,这支护航司令部的兵力已经是我们所能参战的极限了。再多的话,指挥、后勤、合格的人员就都跟不上了”

至于人员,合格地海军人员,是我们现在最头疼的事情。和陆军不一样,海军是个技术要求和专业化非常强的军种。现在有经验的海军人员。几乎都已经派充教官,要不就是出国培训作为未来的种子。第一批八百名留英官兵已经回国,现在就成为了护航司令部地骨干。第二批一千二百名官兵也按照协议派出,加入了英国的大舰队实习。商船队也占用了我们相当多的海军官兵作为军事运输力量的骨干。另外还有三百名学员按照总统的计划,专门学习潜艇技术和战术去了。现在制约海军发展规模的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员为了确保参战兵力,现在四大海还有内河巡防的舰队,都只有编制一半的力量,所有能抽调的人员都抽调出来了”谢观潮皱着眉头娓娓而谈,作为一个老派海军军官。他很少有热血沸腾的时候,也极少说一些盲目自信的话,每次和雨辰汇报工作,都是说得非常实在,尽量将面临的困难说得多一些。但是这绝不代表他缺乏战斗的勇气。海军在他的率领下,虽然实力并不强大,但是一直都有着进攻和牺牲的传统。对于这位海军中将来说,中国当年的海军传统被甲午一战中断,现在到他的手里,是重新奠造一个国家的海洋之魂。如果再失败,那么这个民族走向蓝水的进程将不知被拖延到什么时候,所以他不能不投入自己最大的心力。为了他心中一直拥有的那一个蓝色之梦。

雨辰在那里皱着眉头没有说话,宋教仁倒是听得有些不得要领,看着谢观潮发问:“咱们海军现在究竟有多大的规模计划扩充到多大的规模要是日本打过来了,对他们的海军,我们有抵抗的能力吗”雨辰原来几乎不让他过问军队的事务,这次携手视察,他了解是雨辰在向他示好,对军队的一些情况,特别是略显神秘的海军,他更是好奇得很。

谢观潮看了一眼雨辰,心里也有些奇怪。总统一向对军队的事务独断独行,这次视察船厂,听取海军的工作汇报,怎么把总理也给带来了坊间传闻的总统在修补和内阁议会方面的关系,看来是真的咯。雨辰朝他微微的点头,意思就是让他继续说下去,没有什么好隐瞒的。谢观潮微微的思考了一下,慎重的道:“谢谢总理对海军工作的关心,海军现在的兵力是一个参加欧战的护航司令部,包括军舰和军用运输船。还有由四大海军舰和炮舰部队组成的本土舰队。加上陆地的基地勤务人员,海军学校,各种辅助人员。现在我们有六万多官兵,舰船吨位七万余吨。我们还有一个有三十五万吨位的商船队,上面也有许多海军的人员。另外还有十二架水上飞机海军的扩充计划,现在正在拟定过程当中。因为如果将目标集中在欧战或者面对我们的东面那个假想敌,扩充方案是完全不同的。现在海军必须通盘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不过目标基本已经确定,到1919年四年扩充计划结束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拥有二十万吨位的作战舰只,一百二十架海军飞机组成的五个海航中队,一支潜艇舰队,海军官兵十八万人”宋教仁被谢观潮的计划吓得倒抽了一口凉气,这要花多少钱啊虽然现在财政形式相当的不错,但是花钱要建设的地方也多。可真是在满打满算的过日子。他看了雨辰一眼,看他面色沉沉的没有反应,就知道了这个计划肯定是雨辰点过头了。未来预算方案估计很快就要提交议会审议。看吧,和雨辰大总统又有得争执了现在国家真的需要养这么多兵,养这么多船么

谢观潮站了起来,朝两人行了一个军礼:“总统,总理,关于书面的汇报材料我晚上就送过来,不耽误两位的工作了。请总统对海军放心,只要国家的支持不变。对未来的假想敌作战,我们还是有相当把握的。海军有成功的决心,也有成仁的意志。”两个人都站了起来目送他出去。宋教仁看雨辰一直没有怎么说话,奇怪的问道:“总统,海军的工作有什么不让你满意的地方吗”

雨辰缓缓摇头:“不是,钝初,海军现在还是做得很好的。正因为协约国对我们的海上力量没有什么指望,他们对于这场战事参与的灵活度非常的大。可以自己拿主意,现在在那里的陆军就不一样了,大战在即啊也不知道灼然怎么应付”听到雨辰第一次对他坦陈军事上面的忧虑。宋教仁先是一惊,雨辰最近老拉着他关心军事问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后来涌上的就是对远征军的忧虑,是啊,他们抵达法国本土都一个月了,作为一支万里之外的孤军,灼然他们到底能为国家赢来什么样的开局

第五卷 新世界 第094章 面临大战

法国已经进入了秋天的景色,从法国南部一路向北,可以看到成片成片的农田,葡萄园,红色屋顶的村庄。如果没有沿路行进的军队,还有一列列装满军火的火车,几乎这就是一个和平而美好的国家。途中还能看到穿着统一蓝色制服的中国农业工人,在法国青壮年大部分都上了战场之后,中国按照协议提供的第一批华工,已经运抵了法国。顿时就成为了抢手的资源。农业部门需要他们在田间工作,中国农民的勤劳朴实已经是天下闻名。而工业部门需要这些强壮的劳动力去参加生产军火,就连前线的野战部队都要这些华工去充实后勤力量,担任物资运输补充工作。第一批运来的九万万名华工,只好三一三十一,一家三万。大家都是每月拿二十元的华工津贴,伤亡了还有协约国的抚恤。协约国很满意于中国提供的华工的质量,提出了至少再需要四十万华工的计划。国内的工业部已经专门派出了专员进驻英国和法国,同外交部的人员共同负责华工事宜,这些华工,特别是工业部门当中工作的,回国之后就是宝贵的财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