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52(1 / 2)

李清留下他来的意思很清楚,就是要进一步地打消周王的顾虑,安安心心地做一个傀儡就好。而且卫刚也清楚,周王到定州之后,举目无亲,原台岛官员,军队都被

郑之元征调而去,而在定州还能说得上话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虽然自己在与定州的谈判中的确藏了私心,但不论怎么说,自己是对得起周王的。想到这些,卫刚便也坦然了。

借着从甲板回到舱房的这一段路,周王终于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情,无论怎么说,卫刚都还是自己以后须要倚重的人,而且看起来,他在定州还颇得重用。

“卫卿。”双方坐定,周王平静地道:“我心里很清楚,我只是定州颠覆大楚统治的一面旗帜,能让李大帅逐鹿中原有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而对于我而言,能恢复大周的皇统,能以周朝皇帝的身份回到洛阳祭拜祖庙,便已是心满意足了,这也算是与李大帅各得其所,我想知道的是,大周存在的时间会有多长”

卫刚沉吟了片刻,决定不绕弯子,而是实话实说:“陛下,大周朝存在的时间取决于李大帅得到天下之后,人心的归附程度。一旦这个过程完成,那么,我想大周朝便会落下帷幕,陛下就要以禅位的方式将皇位让于李大帅,至于李大帅是延续周朝,还是另改新朝,现在,我也不知道。”

“那么,李大帅鼎定中原的时间会用多长时间呢”周王问道。

“如果从军事方面来讲的话,以我现在对定州的了解,不出意外的话,大概不会超过三五年,李大帅就会击败各路豪杰,进军洛阳了。”

周王叹了一口气。

卫刚看着周王落寞的眼神,宽解道:“陛下,无论如何,您在禅位之后,也会有一个太上皇的称号,安度晚年不成问题,更重要的是,嫣然公主成为李大帅的正妻,只要诞下龙子,那就是李大帅的嫡子啊,嫡子将来继位的可能性比起其它的几位公子机会要大得多,到时候,周室血统仍旧是皇族啊”

卫刚的眼光转向一边安坐的嫣然公主,听到说到她,嫣然不由低下了头,先前与李清的见面,她没有与李清说一句话,也没有解开自己的面纱,但十四五岁的年纪,倒也正是少女怀春的时节,别的不说,对于李清的外在,她还是很满意的。

“谈何容易啊”周王叹道:“李大帅现在已经有了两个儿子,那济世生母去世倒也不说了,但那安民不仅是长子,而且听闻他的姑姑在定放大权在握,影响力极大,便是李大帅也要顾忌三分,即便嫣然将来有子,这,恐怕也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啊”

正文 第七百六十四章:将要发生大事的海陵港

第七百六十四章:将要发生大事的海陵港

复州海陵人在一个多月之前便知道将有大事发生了,因为这一个月来,穿梭于定州于海陵港之间的大人物越来越多,而且警戒也是一天比一天更严密,整个码头修萁一新,码头之上的旗帜也在一天之间全部换成了崭新的。随着定州过来的士兵越来越多,众人心中猜测也越来越大,这到底要干什么呢

海陵人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大陆之上第一艘万料巨舰启元号便在这里下水,那一天可是人山人海,由李大帅亲自主持下水仪式,邓大将军亲自指挥启元号的首航,如今大陆上最强大的水师也在这里誓师出征,那场面,那气势,让海陵人津津乐道至今,即便是如此大的行动,也没有现在这样的折腾。

海陵港这一个月的忙碌对海陵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原本在海陵有两个码头,一个军用一个民用,后来军用码头扩大,占据了民用码头,民用码头因此迁移了数十里路,但因为这里是定州水师基地,所以,码头之上的人流量还是极多的,不少海陵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年上下靠的就是做这些水兵的生意。

军用码头上虽然由官府开办的各种生意,但并不禁绝普通百姓挑担拉车在这里做生意,只要你在海陵衙门里开一张证明,证实你是海陵土生土长的人,或者是退役士兵即可。离码头不远,各种饭馆,酒楼,百货店铺一应俱全,便是青楼也有好几家。李清治军虽然严厉,倒也不禁绝皮肉生意,主要是水师一年上头倒有大半时间漂泊在海上,偶尔上陆一次休几天假,在海陵有家室的自然可以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但大批的光棍汉总得有个去处泄火,精力旺盛的这些士兵,老让他们憋着也容易生出事端来。

这里的青楼做的就是这门生意,本来许云峰是很不喜欢的,但李清后来发话让他别管,他便也无可奈何了,还得遵从李清的意旨,每隔个数月,便派州里的医师去为这些ji女检查,李清是怕这些ji女将一些不好的疾病传染给士兵,那可就糟了。

可以说,海陵的这些青楼女子是全天下最幸福的ji女了,因为他们可以享受免费的定期检查和医疗,而且他们的要价也比别处要高得多,因为定州军晌高啊,这些水兵是从来不缺钱的。

后来许云峰一发狠,干脆找这些ji女收税,也算是为复州新开了一门税源。

许云峰开了头,其它的几个州便也不甘其后,这倒是让定州辖下的很多读书人大为不满,上书李清,但李清看了一眼这些书生们满篇的道德仁义,大笑着将其抛到一边,既不说是,也不说否,时间一长,这些书生们也就明白了李清的意思,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也只能腹腓几句,这件事情倒成了定州辖下的一个定制,倒是让大楚其它地方的人将其作为定州的一个笑柄广为传说。

现在海陵几乎是封港,往来兵船极多,水兵们比往常更多,但水兵们都不允许出港,也不允许普通百姓再进入港口做生意,青楼那自是不必说,根本就没什么生意了,这些人便吵将起来,闹到海陵府,倒是让府尊一阵焦头乱额,也只能安慰说这只是权宜之计,很快便要重新开放了。

这也便是定州辖下,政治气氛较为开明,普通老百姓通过乡老或者宗族德高望重之人也能够述说自己的愿望,换做其它地方,你敢闹,早将你一绳子捆了,押到站笼里站你几天你也就老实了。当然,定州,复州这几个地风的民风也着实骠悍,这几个地方是李清的发家之地,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子弟在军中服役,说不定街边一个卖鸭梨的老头,他的儿子就是一名高级军官呢,这也是海陵府尊头疼的事情。不敢乱伸手,乱说话,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捅破天啊

更何况,这一个多月来,在他的府衙之中,可坐着不止一个定州高官啊,比起他这个府尊来说,都是大佬啊,哪怕因为定州水师基地在他的治下,使他这个府尊比起相比级别的府要整整高出一线,但在这些人面前,也不够看啊。

好在随着时间一天天临近,来定州的高官越来越多,到现在,他已经只剩下跑腿的份了,在大佬们面前听吩咐,自己还小了一点。

先是复州知州许云峰到达,一天之后,监察院的副院长纪思尘抵达,再往后,连杨一刀大将军也提前抵达,跟着杨一刀来的军队完全接管了所有的警式卫护工作,而在整个海陵,还不知道有多少监察院的特勤在暗地里警戒。

两天前,李大帅终于在路一鸣,燕南飞,骆道明,李牧之等高官的陪同下,来到了海陵,这让他松了一口气,主公的到来,便意味着这件事情很快便要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