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1 / 2)

缓,在登山界普遍将博格达峰作为高手级攀登的对象。该峰自80年代初开放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支队伍前来攀登,同时也为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1980年日本京都登山队白水小姐在通过搏峰巨大的扇形冰川时,不幸掉入冰缝遇难。1998年8月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的王铁男和张东开创中国人首登博峰的同时香港登山队3名队员在向珠峰突击时失踪,经过两年的搜寻未果,成为博格达峰登山史上的一个谜。

进入博格达峰登山大本营的交通很方便,格达峰登山大本营地通常有两条线路。

一条线路是:驾车从乌鲁木齐出发,沿着213国道行驶50公里到达柴窝堡后,向北驶入便道,沿山路再行驶40多公里抵达三个岔沟口,从此车不能继续行驶。队伍一般徒步两天,行走25公里抵达博格达峰登山大本营。物资可租用马匹或骆驼运输。这条线路租用吉普车费用是每辆300400元送到三个岔沟口,每匹马驮运物资到大本营,不论天数,费用都是200元。

另外一条线路是:乘车110公里抵达天池第一停车场,再乘区间车到第二停车场,换成电瓶车到天池西岸码头,乘船到天池南岸。徒步或租用马匹沿大冬沟行进28公里,或沿着将军沟行进25公里抵达博格达峰登山大本营。从天池抵达大本营租用马匹非常方便,租用马匹的价格南坡略贵些,但到达天池南岸的费用比到达三个岔的费用大的多。租用一辆11座位的面包车抵达天池第一停车场需要400元,天池门票每人60元,区间车费用每人15元,电瓶车费用每人5元,抵达天池南岸的船费每人20元,物资还要租用船运到南岸。

登山物资和装备

个人装备:冲锋衣裤、羽绒服、毛裤、防水抓绒手套、睡袋两条山上和营地各一条、防潮垫、登山镜两付一付备用、安全带、铁索5个、抓结绳一条、上升器、下降器、长冰镐一般队员用、短冰镐向导和协作用、高山靴、冰爪、防雪套、登山头盔等。注:博格达峰攀登的线路许多地方都是冰岩混合地带,冰爪非常关键,建议用立齿的冰爪,如:10,g12等。

团队装备数量根据团队的人数确定:高山帐篷、高山炉具、线路绳索、岩石锥、雪锥、炊事帐篷、炊具、瓦斯罐、高山炉具、发电机、超短波基地电台、手持对讲机、药品等。注:博格达峰从c1营地起就要用线路绳,整个线路需要2000米,建议用1500米6毫米;500米8毫米线路的绳,岩石锥30个、雪锥6个、高山瓦斯罐每人至少5罐。通信设备可以选用150或400兆的超短波电台。大本营地最好架设基地台,用高增益天线可以与乌鲁木齐建立较好的通讯,手持机在4300米以上都能与乌鲁木齐通联。

攀登队伍组成及分工

由于博格达峰进山线路较短,交通方便,数座山峰间距离较短,山体集中,登山周期不长,非常适宜小型登山队伍续攀登。要强调的是,博格达峰属于高危的山峰,组队时要慎重考虑队员的冰雪攀登能力和队员和向导的比例。参加队员要有较丰富的冰雪作业经验,特别是攀登冰岩混合地带的经验,初次登山的队员最好不要选择这个山峰。

登山队一般由领队、高山向导、队员、高山协作和服务人员组成,领队的职责是负责整个队伍的对内对外协调,高山向导的任务是建立高山营地,铺设绳索,打通通向顶峰的线路,带领和保护队员的攀登。高山协作负责向各高山营地运送登山物资,服务人员负责大本营的后勤和医疗工作。

攀登前期准备

对攀登博格达峰的人来说,首先是体能训练,每天要进行5000米长跑,博格达峰虽然不高,如果没有充沛的体力,即使有技术也难以发挥。再就是冰雪技术的训练,包括冰坡行走,冰壁攀登,雪坡及冰坡横切,冰岩混合地带的攀登等。

对组队方来说,首先要制定详细的登山计划,根据计划准备登山物资,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队伍攀登的大本营,大本营选址一般考虑交通方便,地势平坦、避风,避滚石,取水方便等因素。

博格达峰登山大本营通常选在三个岔达坂附近的盆地中,海拔3520米,当年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将大本营设在此处,京都队遇难的白水小姐石碑就是立在大本营。从这个大本营登山必须跨越3公里左右的博峰北坡的大冰川,白水小姐就是在跨越冰川时掉入冰裂缝遇难。在这个营地队员出发后大本营无法看到登山全过程,不利于指挥,另外由于冰川和山峰的屏蔽作用造成几处通讯死角,手持对讲机功率不足时有时不能和4700米的二号营地联通,但基地台通联很通畅。但这个营地进出山的交通较为方便。另一个大本营设在四工河源头的冰川附近,距白水营地3公里处,这个营地视野宽阔,可清楚地看到整个登山过程,并且没有通讯的死角,有利于大本营的指挥。从大本营出发沿冰川东侧边缘行军四个时左右可以到达4300米的一号营地。1998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首攀博格达峰时就将大本营地设在这里。

攀登线路

博格达峰主要有四条山脊:东北山脊、西南山脊、北山脊、东南山脊。除东北山脊坡度稍缓平均坡度为60度,其余的几条山脊坡度达7080度,且北山脊是雪崩的多发区,1998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首攀登时目睹了一次特大雪崩,威力之大,令人惊骇。博格达峰登山通常设三个营地,特别是5080米的三号营地必须设置。

从大本营到一号营地

从通常的登山大本营地到4300米一号营地距离大约7公里,要跨越博格达峰北坡巨大的扇形冰川,在78月冰川上的积雪都融化,大小裂缝都暴露出来,行进时最好做好路标,不然,在天气不好能见度很低时容易迷路。

跨过扇形冰川接近山体时海拔升高到4000米,坡度居然加大,通往4300米的一号营地坡度在40度左右,大部分时间积雪较厚,不用结组攀登。天气最热的季节积雪融化,呈现出亮冰,攀登时最好结组防止滑坠。从大本营到c1营地通常要行军5小时左右。

在4300米附近有两个处可以建营。低c1建在一个突出的岩石上,可以设两顶双人帐篷,再向上攀登几十米就到高c1,它位于一排高耸的巨石下,可以设56顶4人帐篷,但在这里建营地很让人担心,生怕上方的巨石脱落下来。

一号营地到二号营地

一号营地以上是一个“v”型谷,谷的东侧边是通向4800米的山脊,脊上布满了刀刃般的岩石,谷的右侧是通往主峰的山体,山体顶部基岩裸露,岩石壁立,谷底则是冰川陡谷,地势险要,巨大的冰瀑一直向上沿伸到4700米的二号营地,冰瀑上大小裂缝深不可测。从4300米到4700米的二号营地不足1000米,唯一可行的路线是沿着“v”型谷东侧的山坡向上斜切过去,斜切的坡度在50度左右。在7月底,冰上的积雪融化,坡面冰光闪闪,十分难走,稍不留心,就会滑进谷底,掉进冰缝,这段路距离太长,修路需要大量的绳索和冰锥岩锥。

4700米的二号营地是个马鞍形,一侧是高出二号营地100多米犬牙交错的角峰,另一侧是通往5080米三号营地的陡峭的山体。在接近二号营地时,有一段近200米坡度在60度的横切线路,在78月份冰雪融化,线路上呈现亮冰,给攀登者带来很大的危险。在近几年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登山队开辟了一条沿“v”型谷攀登的线路,这条线路虽然避开了横切的困难和危险,但在谷底攀登要注意观察,防止两侧山体滚石和雪崩带来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