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87(1 / 2)

了皇帝身边的保护者,他们必须一路上负责皇帝的安全,尽管罗马并不乏丝毫不需要保护,甚至有时候太过勇敢了的君主,但是能够陪伴皇帝出巡,已经成为了罗马贵族们展现身份的象征。

同样,这样的荣誉也体现在究竟有谁能够成为被皇后邀请,进入她的城堡行宫的名单上。

对于罗马的贵妇们来说,能够在圣宫中觐见皇后是一种尊贵的荣誉,不过这样的荣誉也只能说明她们有资格可以成为罗马宫廷中的一份子。

但是能够受到皇后邀请,成为她的行宫的客人,则是真正体现一位贵妇身份的证明。

在之前,除了那些如同玛蒂娜一样,永远居坐在宝座上的皇后之外,很多罗马皇后会在自己的行宫度过她们的某段美化时光,这个时候能够进出行宫的那些贵妇,无疑才会成为真正被皇后认可,可以得到她更大信任的人。

而埃罗帕西娅的那座城堡行宫,对罗马人来说,则有着更加非凡的意义。

在那座城堡里,埃罗帕西娅为皇帝生下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尽管后来是玛蒂娜的死才让她成为了皇后,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正是菲特琳娜的出生,才为埃罗帕西娅的皇后宝座奠定了基础。

这样的一座行宫对这位年轻皇后来说无疑具有着重大的意义,而且不论人们如何看待,埃罗帕西娅的聪明才智依然令罗马人为之自豪。

尽管对埃罗帕西娅是否能如同玛蒂娜那样承担皇后的责任感到担忧,但是依旧有很多罗马人为拥有一位睿智的皇后骄傲。

埃罗帕西娅在君士坦丁堡大学展现出的才华让许多人为之意外,他们对这位继安娜科穆宁公主之后最为伟大的女学者充满敬仰,而对于那座在埃罗帕西娅的行宫中建造中的,可能会成为整个欧洲最为令人神往的观象台,也充满了极大的兴趣。

这就让皇后的城堡行宫变得更加令人注意,当埃罗帕西娅不得不履行做为皇后的职责,决定邀请宫廷贵妇们的消息传出时,整座城市不禁陷入了一片纷纷扰扰之中。

无数人为能够挤进那份邀请名册大费周折,在那些贵妇和她们的丈夫看来,能够在那份名册上留名,就意味着自己可以成为皇后身边被信任的人,而他们的地位也会在圣宫中变得令人瞩目。

同时,从这份名册和陪伴皇帝出巡的人员中,也可以猜测到,会有谁就此失去权势,黯然败落。

一时间,埃罗帕西娅的宫廷女官长和阿历克斯成了圣宫中最炙手可热的人,贵族们总是有意无意的围拢在他们身边,试图能够抓住那难的机会。

不过,就在这样的纷扰之中,人们也发现了一个让他们感到疑惑的事情。

汉弗雷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陪伴伦格出巡的随员中的一个,这丝毫没有引起人们的任何意外,对于这个皇帝身边的挚友,人们对他们的友谊充满了羡慕和赞美,尽管难免会有人从其中似乎看到了亚历山大和赫费斯提翁的影子,但是更多的人却依旧赞美他们之间那经历过血与火的磨难的宝贵友谊。

不过正是因为这个,一个令所有人感到颇为意外的事情就显得更加明显了,那就是在皇后邀请的名册中,居然没有汉弗雷的母亲,博特纳姆的施蒂芬娜。

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君士坦丁堡人的注意,在那些喜欢探究别人的人看来,这其中显然有着很大的秘密,而且很快的,君士坦丁堡城里就传出了关于皇后和施蒂芬娜伯爵夫人之间不合的谣言。

汉弗雷很快就感觉到了身边那种颇为奇怪的气氛,每当他出现的时候,人们总是有意无意的躲开,尽管没有人怀疑他和皇帝之间牢靠的友谊,但是一想到他的母亲和皇后之间的矛盾,人们就不禁在背后议论纷纷。

汉弗雷为此感到了说不出的烦恼,他能察觉母亲和皇后之间那似乎颇为紧张的气氛,尽管他怎么也想象不出,究竟是什么让这她们两个人之间变成这个样子,不过他确确实实的能够感觉到,穆青似乎真的并不喜欢埃罗帕西娅。

不过让汉弗雷感到更加恼火的,还不止这件事情,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流传,整个君士坦丁堡正在到处传播着一个让这位年轻伯爵恨不得找人决斗的丢人谣言:

他的母亲施蒂芬娜伯爵夫人,和罗马的皇帝,似乎有那么点说不清楚的关系

拜票呀,月票惨淡,大家鼓舞一下。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一百二十章 汉弗雷的苦恼

第六卷命运之诗第一百二十章 汉弗雷的苦恼

微风徐徐,略带着少许暑气,却已经不是很炎热,天气很好,不过有人的心情却并不很好。

汉弗雷脸色黑黑的骑在马上,一路上一直沉默的他,看上去显得十分焦躁。这让旁边的人就不由自主的离他远了些,不过即便他的心情很好,人们还是相信这个时候不要太靠近他。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关于皇帝和施蒂芬娜夫人之间关系暧昧的传言,就开始在君士坦丁堡里流传开来,虽然始终没有人能说出这种谣言有什么样的根据,但是在君士坦丁堡这种流言蜚语的天堂里,已经足够让人们津津乐道,难以自已了。

在那些传言中,施蒂芬娜这位风韵犹存的贵族寡妇和皇帝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甚至连她在耶路撒冷之战中那令人敬佩的义举,也变成了是因为对爱人的倾慕而做出的选择。至于她和皇后埃罗帕西娅之间,那就是简单无比的相互嫉妒和怨恨了。

不能不承认的是,君士坦丁堡人的确喜欢到处传播这种风流韵事,甚至连一些位高权重的贵族,也不能摆脱这样的习惯,他们煞有介事的在一些宴会上低声议论,仔细探究,那种认真的样子,会让不知道的人误认为他们是在为罗马的未来做出什么重大决定,而事实上,他们这些人说的,不过是和罗马帝国的命运毫无关系的流言蜚语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