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04(1 / 2)

分离开掩体,瞬间造成总计17万士兵伤亡,4个正准备对抗德军的装甲师被摧毁,甚至部分前线俄军以师、旅为单位成建制消失。当德地面冲锋开始时,前线俄军已经几乎都失去抵抗能力。

极端密集猛烈的炮火以及滔天大火、不仅将有线线路大多破坏,强对流还引来磁暴现象,让德、俄双方来自中国的步话机几乎都在瞬间发生不稳定反应,对双方指挥都产生了不便。斯大、朱可夫、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几乎都在同时选择了最原始的通讯手段通讯员,进行辅助通讯。

然而,即使通讯上双方都产生了不便,相对来说对斯大的影响更为巨大,随后推进的德军可以随时建立有效通讯线路并向预定目标攻击,而俄军却需要重新了解已经紊乱的外围各个阵地战况,这让斯大的指挥陷入极端不利的处境。无限恐怖的火力

密集地让整个斯大林格勒以及其周围地面都为之震颤,古德里安。这位极端崇尚火力的家伙,终于希特勒首肯下。在东欧平原上自曼施坦因之后将火力集中使用发挥至极致,使几乎所有前线俄军将领的神经都在这瞬间打击中陷于崩溃。

当夜,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率先突破斯大林格勒北线防御。在滔天的热浪中冲进斯大林格勒市区,随后曼施坦因南线军团也突破俄军防线,进入市区与古德里安开始对进冲击。好在斯大林格勒在前期作战中,很多易燃物都已经被烧毁。此时空袭洒下地汽油烧完后,火势已经微弱许多,让德军的攻击行动勉强能够在翻腾的热浪中进行。

超乎寻常的攻击,让整个斯大林格勒变成一片废墟,尽管在大火中幸存下来地俄军,顽强依托废墟在热浪中进行着最激烈的巷战阻击,却最终因德军攻入人数过多,自身伤亡过于惨重,以及德军同时推进的各式重武器的抵近射击,在德军逐街逐屋的攻击中被瓦解1

6日清晨。城内俄军部分在血泪之中突出重围,与城外溃军汇合作战,部分俄军就此长眠于这座废墟之中。斯大林格勒市区大部分地区落入德军之手,与此同时俄军郊区各支残存部队在斯大的严令下。纷纷向市区发起攻击,企图夺回斯大林格勒。然而俄军的行动相对德军来说,显得过于散乱。而且俄军已经不再占有巷战之优势。

下午,进入斯大林格勒的德军已经达到40万,而郊区战场除东侧外,百分之七十地区也都落入德军手中,古德里安、曼施坦因在斯大林格勒会面。随后,为确保胜利,阻止俄军进入斯大林格勒,曼施坦因携南线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市区以及其周围开始对余敌进行肃清战斗,而古德里安则调用部分南线集团坦克部队壮大自身机械化实力后,立刻挥师向东,如同一股旋风般的插入几支俄几支救援部队中心。与此同时,原来由南北两侧迂回攻击俄军东线之部队,也开始疯狂的向斯大林格勒东侧猛攻。

战斗持续至九日,尽管美英联军连续自高加索地区以及黑海海面出动大批飞机助阵,依旧没能挽回俄军地败局。古德里安由中心突破后挥师向北,最终在大雪来临时与北线攻击集团会师,一举围困由崔可夫率领之6万救援俄军。

东线俄军在古德里安挥师北上后,终于获得短暂的喘息时间,由朱可夫率领,冒着大雪终于在乌拉尔河西侧300多公里处建立一条脆弱的防线,将来自里海地对外交通勉强维持,而沮丧的斯大却最终失去了这座以他名字命名让他极为骄傲地城市。

此役,俄军总计超过30万军队伤亡,总计约50余万军队在支援与撤退中等紊乱的命令中被俘,另有崔可夫部60万军队陷入包围圈。最严寒的时刻已经来临,这60万包围圈中地俄军,将在缺少避寒衣物、食物、弹yao补给的情况下在野外与德军对抗,很显然,不用多久,这支军队如不能突围,最终将只能等待死亡或被俘的命运。

不仅如此,此役,俄军失去了他们最后一座坚固的城市,最后一座工业城市,总计50余万斯大林格勒平民在战争中死亡,总计600多万人口无法撤离沦入德军控制。自此以后,斯大林所能控制的人口总数不足2000万,军队数量更是只有160万,其中超过半数为缺少枪支弹yao的老人小孩。

而德军为此战付出的代价也非常巨大,超过20万精锐士兵在短短几天内伤亡,三线德军耗尽几乎所有燃料、炮弹,不得不在寒冷中等待运输部队冒着大雪缓慢的运输。而希特勒也因古德里安的疯狂一战,几乎耗尽德国所有火箭弹。

此时,美英联军已经获得来自中国的火箭弹,并在西班牙战场大量使用,使隆美尔部面临前所未有之打击。为稳定西线战场,希特勒不得不在攻克斯大林格勒的喜悦之后,命令手下部队在各占领区再次大肆搜刮物资以及金银货币,与美英等国高价抢夺中国的火箭弹出口配额。

而这场战争带给斯大的打击极为巨大,撤退中的斯大不论怎么表现其坚强,但身边的人从他那血红的两眼以及极端暴躁的表现中,推测出斯大正处于崩溃边缘。时刻注意局势的朱可夫等人,没有放松对斯大的注意,此时的俄军在失去斯大林格勒后,唯一的精神支柱就是斯大,如果斯大最终不能走出失败的阴影而陷入沉沦,其后继反抗斗争必将陷入一团散沙之中。

其实斯大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在这场欧洲战场最大规模的对抗中,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而一场及其惨淡的局势更是随后在斯大面前铺开,让他感到这个冬天比他所经历的任何一个严冬都要寒冷。失败让以前所克服的所有困难都在一瞬间显得非常尖锐

冬季,寒冷的冬季不仅是打击敌人的利器,同样也是此时俄军的天敌。如果不能迅速得到食物、粮食、药品,那么无可争议,这支军队将在严寒的冬天里不得不面临饿死、冻死甚至瓦解,同样,那些围绕在其身边的民众,在象征俄国最后一座堡垒的保卫战失败后,信心受到极大打击,最终也将为了粮食、衣物、为了一点可怜的活路也将不得不陆续迁移自己的控制区。

斯大在逃亡中从德军电台知道,弗拉索夫叛军政府的“俄罗斯解放军”已经紧跟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此时由弗拉索夫控制的叛军人数和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他所控制的数量,很显然,接下来的日子,卑鄙的希特勒将通过扶植弗拉索夫叛军政府,大力吸引俄罗斯人去投靠,这将逼迫斯大林不得不在极端困苦中,与弗拉索夫进行一场至少长达半年的人口争夺大战。没有人口,反击就失去了赖以维持的基础。

在这种极端困苦的环境下,战争自此以后该以何种形式进行,斯大在暴躁中迷茫着,苦苦思索可能的答案

德军攻克斯大林格勒,给俄军致命一击,让整个世界都为之一颤。罗斯福在向斯大发出慰问电后,对着赫尔、马歇尔以及联军总指挥艾森豪威尔等人哀叹,“自此以后,联军部队将不得不面对德军主力,付出更大的代价进行艰苦作战。艾克,你必须尽全力开辟西欧战场,同时严守土耳其并在红海地区建立坚固的非洲防线,我们要进行一场持久战的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