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税措施也要在一些关系到基础发展的行业实行。震惊之余,吴克思考着怎么完善李宗r的建议。
从融入这个社会开始,洋火、洋钉、租借这样的名词,让吴克感到一种耻辱,吴克不希望这种现象再从自己手中出现,让整个世界充满中国制造才是他的梦想。
同时,战争真的能如李宗r希望的那样持续很长时间,让中国可以充分的敛财吗美国当年以推迟参战时间,并在战争中期退出战争长达一年时间的方式,最大化的无耻的榨取战争带来的暴利财富,此时自己又能以什么方式尽可能的使利益最大化,并将“无耻”进行到底呢
盛极则衰,德国虽然已经基本摧毁俄军,却无法在短期内巩固其战争成果,包括俄国在内的欧洲各地反抗实力依旧存在,于此同时,国力已经急剧下降的德军在面对后方安稳且工业实力雄厚的美军时,在西班牙一战中已经明显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其战争局面显得很不乐观。
与希特勒在击溃俄军后的狂喜不同,吴克对德军的未来并不抱多少希望。
德军的局面也如同现在中国的经济局面一样,虽然击溃斯大的部队,占领俄国最后一座堡垒,但其实也是吹起的气球,经不起挫折,也许一场大败将将激化所有潜藏的矛盾,使得德军所有成果在瞬间化为乌有。此时的德军,明显已经吃的太多,而已经征集近千万士兵的罗斯福,为了确保美国利益,不会给希特勒任何消化的时间。
吴克根据自己记忆中的二战,对比现在的欧战局势以及美、德之间的实力对比,最终认为:在战争没有进入美国本土,摧毁美国稳定的工业基础之前,德军依旧将如同已知的二战那样,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攻击美国本土,对于德国相对弱小的海、空力量来说,几乎没有可能。
除非,
除非那个东西东西能够在德国提前出现,或许美国将被迫退出战争,给德军以积蓄力量之机会。
想到“那个东西”,吴克不由的感到有些无奈。在远东都已经落入控制之中后,那座小岛的地下实验室各种所需物资都得到充足供应,吴克为此已经花费等同于30亿美元的投入,然而那些冒着奇险绑架来的科学家依旧未能造出那让他希望见到的“原子武器”。
此时,马怀仁的情报组织从自身需要出发,对美国的一些科学家进行密切注视,然而43年初,大量相关科学家忽然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很显然,虽然失去了一批顶尖原子科学家,但罗斯福依旧批准了原子研制计划进行。而根据情报,似乎大量英国科学家也参与了进去。
时刻注意这方面情报的吴克知道,德国也在进行着同样研究,与爱因斯坦同样出名的德国核物理学家海森堡、哈恩等人的行踪也变得飘忽不定,让马怀仁的情报部门工作难度急剧增加。同时,美英联军在集中火力反击西班牙之前,其航母舰队曾突入挪威海并出动近500架战机对挪威一处工厂实施连续密集轰炸。根据最新采集来的秘密情报,被轰炸目标是一处重水厂。
甚至情报资料显示,日本为改变目前的局面也在石原莞尔的支持下,秘密进行“铀弹”计划。不过,此时的日本经济已经崩溃,统计显示其国民已经生活在极端贫困状态,而国民生产总值以及在南亚掠夺的财富中,百分之九十五都被投入战争,其中尤其以与美军作战的海军为甚,各项研究费用均无法到位,如此耗费钱财的研究,显然日本短时间内内无法完成。
不过,很明显交战国双方各主战国对核武器的关注程度,都已经极为重视。然而,对此研制工作几乎最早大规模投入展开的吴克,却始终没有见到想要的成果。这然一心要在武器上保持领先地位的吴克,不由的有些焦虑。
第四卷 大战 第五卷 博弈 第319章 找个借口
不是吴克资金供应不足,此时吴克多的只剩下钱了。然而最终分析原因,吴克发现很多时刻他有些想当然了。原子弹不是几个科学家就能制造的,即使他绑架来的都是一批顶尖科学家,但其他东西还是落后了很多。
首先是相对薄弱的基础工业。辅助设施、矿石提炼采集、电力供应以及分离设备等影响了前期研究进度;其次,绑架来的那些科学家虽然在接手远东时,被中队“意外的秘密解救”出来,打消了部分抵触情绪,然而多数却又希望回到美国继续研究,工作热情并不十分强烈;
而最主要的原因,实在是从事相关辅助工作的国内科技人员、工程师实在太少,以至于很多工作都迟滞于研究之后,使整个计划进度相当缓慢,为此吴克甚至于最后不得不从早期过来的那些犹太人中挑选了一批冲数。
潘多拉魔盒毕竟不是那么好打开的,面对那几十位顶尖科学家的种种要求,最后接手负责管理的王克强经过统计,发现竟然需要十多万各种科技人才以及几十万技术工人,并且还需要很多优秀的统筹管理人才以及项目规划人才。
如同方先本所叙述工业经济那样,自然科学的普及以及管理人才的缺乏,成为持续发展的最大难点,原子研究也同样面临这种尴尬的局面,王克强也几乎因此陷于崩溃。幸运的是。战争使得欧洲很多知识分子被迫逃亡,而此时中国地中立政策吸引以及对人才引进的优厚待遇,吸引了很多人目光。
虽然与美国相比,亚洲人种与欧洲人种有很大区别。但是唯一的中立大国、随处可见的中国商品让这些人对中国稳定比较放心。同时,与美国不同,可以自由往来于欧洲各国甚至交战区地中国商团,更方便这些人才的逃脱。这使得很多不满希特勒的欧洲知识分子在迁居过程中,最终选择了中国,并部分解决王克强的难题。
及至斯大格勒一役过后,斯大失去所有地工业城市,很多俄国科学工作者在郁闷与饥饿的交替压迫下,被迫向外逃离,而与德俄都有交易的中国以及西伯利亚大铁路成了这些人最便利的外出通道,这些人在进入中国后,绝大部分也被留在中国,最终使得王克强在月前走出人才困境
但这一切还需要时间去整合。而时间恰恰是吴克最为紧张的东西。
该怎么办
其实,吴克的担心有些多余。以现在的形式计算,美国方面核物理顶尖科学家损失。研制工作必然要比较历史上所记载的缓慢一点,而德国方面面对美国方面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正逐渐失去制空权,而其整体国力也开始下降,原子武器制作进展应该不比历史上的迅速。吴克还有至少一年多地时间去与这两大集团抢夺原子武器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