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2(1 / 2)

人有见如此,加之县中又有谢大人这样的少年英杰在,所以,大人就决定让谢大人多分担一点职责,这钱粮之事,也请大人一并掌管,是以在下今日方敢冒昧相邀。”陆老头还是一副谄媚的模样,可是说出来的话却着实吓了谢宏一跳。

钱粮之事是什么放在后世那就是财政大权啊,这可比刑律诉讼或者治安什么的重要太多了,即便是谢宏这样的官场小白也知道财税的重要性。

经过了这段时间翻阅文卷,对于县衙,谢宏已经不是完全的一无所知了。若是按规定,县主簿的确应该掌管县里钱粮文书事宜。不过这事情太重要,所以一般的知县更喜欢把事情抓在自己手上,当日授官时,陆师爷险些失言,王知县也是急忙纠正。

依谢宏的分析,这时代的财政权甚至还在后世之上。为什么呢因为跟后世不同,明朝官员胥吏的薪俸是很低的,他一个九品主簿,一年的俸禄也不过才折合三十两银子而已,度日够了,可是要是单靠这个,那是连一点应急的钱都攒不下的。

他还是有品级的官呢,其他胥吏包括典史在内,俸禄就更低了,靠什么吃饭呢靠的就是各种外快了。县衙里最大的外快就在这钱粮之事上面了,治安上面倒是也有些,不过,比起来可就差多了。

治安的油水,无非是勒索一下商家,收点例钱保护费之类的。可据谢宏所知,这时代的商家多数都是大户人家开的,而大户人家很多都是官宦之家,衙役们能收钱的对象也不多,在这个小县城里商户本来就寥寥,能收上来的钱就更少了。

而且这钱还不能自己独吞,要分润给衙役们。也有不分的,比如之前的陈典史就是,不过他的下场谢宏可是知道的。若不是这人胃口太大,把例钱都给独吞了,想必当时的衙役们也不会一股脑的站在自己这边,让自己赢得那么干脆利落。

正因如此,听到这个安排,以谢宏的心性也是大吃一惊。他虽然不贪这点银子,但是这样的大馅饼突然砸过来,给他带来的震惊实不亚于当日授官。

可看着陆师爷那张难看的笑脸,谢宏也想不出来这里面有什么问题,他只是个手艺人,对官场这一套可是不熟。难道真是王知县觉得自己工作得力,所以这样安排谢宏心里充满了疑惑。

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谢宏还是领下了这个任命,从规矩上来说,这钱粮之事本来就是主簿的职责;再者,知县这个一把手的任命也容不得他拒绝。因为心里有了疑惑,谢宏就没注意到,在他转身离开的时候,陆师爷的脸上正露出了一丝狞笑。

多谢大家的支持啊,弄臣竟然冲上公众榜榜首了,这是对小鱼最大的鼓励。多谢大家,小鱼十分感谢,也拜托朋友们继续支持本书,小鱼也会尽力写出更精彩的故事。

正文 第52章 疑惑

感谢书友王新亮001的打赏,也感谢大家的支持,小鱼继续拜求推荐、收藏,感谢感谢。

一路走到主簿署,途中碰见了不少书吏,这些人都是老衙门了,油滑得紧,见了谢宏都赶忙施礼。有那更机灵些的,见谢宏从后堂出来,也猜到了什么,口中连称恭喜不已。

谢宏也不好不搭理这些人。他现在已经明白过来为什么今天一进衙门,所有人都很奇怪了。看来陆师爷早就把风声给放出去了,这些胥吏都是靠钱粮之事吃饭,知道这事儿后,哪里还不上赶着巴结自己

可是,与上次得官不同,谢宏对这个差事完全不感冒。自己又不缺钱,用不着这些外快补贴,顾家那三万两可还没动呢而且从财税里面动手脚,怎么说也算收挂民脂民膏了,虽然咱也知道这时代就这行情,可是哥可是讲究人,下不去手哇。

不但自己不下手,还得对其他人从中收刮之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谢宏觉得大为郁闷。如果他正义感爆棚,非得去管,那就把县衙上下全都得罪了。而且跟后世那些欲望无止境,玩命贪腐的官员不同,那些胥吏可是真的过不下去啊。

“这明朝的制度真是太奇怪了。”谢宏在心里腹诽着明朝的制度,没办法,只好随波逐流了,自己现在还是个小人物,这种国家大事只能先放到一边。那些陋习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只要胥吏们不太过分就行,不然可就是断人生路了。

难不成那个陆老头就是了解了哥品性的高尚,这才蛊惑王知县分派这个差事给自己从而让自己为难谢宏苦笑一声,自嘲的摇摇头。

今天怪事还真不少,到了主簿署,谢宏愕然发现方进又不见了。要说方进这个秘书,谢宏还是挺满意的,为人勤快,衙门里的事儿也是门清,只是那个过分恭谨的态度让谢宏有点不适应。

平时他不是都在门口等着吗,今天这是怎么了谢宏很是疑惑,也有点着急。突然得到的这个差事,自己可不知道应该如何着手,要是没了这个秘书,那可就抓瞎了。

还好,等了一会儿之后,就见方进气喘吁吁的从外面走了进来。

“大人,小人家里出了点事故,是以”态度还是一样的恭谨,不过谢宏还是觉得有些异样,嗯,按方进的个性,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更加恭敬的恭喜我吗难道还没收到消息。

“来了就好,谁还能没点急事呢事情办好了吗,需不需要本官帮忙”谢宏呵呵笑道:“方先生,我正要找你呢,今天县尊突然要本官掌管钱粮之事,可是你也知道,对这些事,本官可是全无头绪,一头雾水啊。”

“大人宽心,卑职自当效命。”回答中规中矩,谢宏一时也发现问题出在哪里,只是心中的异样感觉更加强烈了。

移交过来的文书、卷宗颇为不少,谢宏之前也很是头疼,他只是手艺人,从来没学过财会。而且,这些文卷都是用繁体字写的,记账方法也是五花八门,谢宏看了几卷就觉得头疼,觉得就算是学过财会,也不会比现在强多少。

这时代可没有统一的会计知识,很多账只有记的人看的明白,所以衙门才离不开这些胥吏,离了他们,就凭三年一换的地方官理事,那就更加混乱了。

不过有了方进自然是不同,这人没有地位,却是衙门里的老胥吏了,很快就把卷宗都理清楚了,每整理好一部分,便向谢宏汇报一次。等到下衙的时候,卷宗已经整理了一小半,谢宏这才惊觉,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对县衙的钱粮之事有了不少了解了。

基层埋没人才啊,走在回家的路上,谢宏很是感叹,原来掌管治安的时候,自己已经觉得这位方先生能干,没想到还是低估了这位老文吏。这样的人竟然是文吏中最不受重视的,这小小县衙水可真深啊。

刚才在县衙里忙得很,所以当时倒忽略了。感叹了一阵,快到家的时候,谢宏又琢磨起今天的事情来。方先生的专业工作倒是没问题,可是还是有哪里不对劲

“谢兄弟,看你眉头紧锁的,出什么事了”

谢宏抬头一看,原来已经到了平安坊,打招呼的是马文涛,只见他一脸关切的望着自己。对了,马大哥也在衙门里厮混过,没准儿也知道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