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92(1 / 2)

往,王岳的信使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待遇的,在清正廉洁的刘阁老这里例行的打赏都没有,还谈什么招待不过,刘阁老也懂得变通,现在是非常时期,万万不能在这样的细节上出纰漏了。

在场的四个人加起来快三百岁,和两个少年过招却是处处受制,对这个事实,几人都表示不能接受。又是一阵沉默,众人也知道在这样的气氛下,是商议不出来什么结果的,于是,过了一会儿,便纷纷告辞,左右事情已是如此,对付奸佞也不急于一时半刻了。

心里又是失望,又是疑惑,韩文强打精神回了衙门。

刚在堂中坐下没多一会儿,就听得外面一阵喧哗,不等韩文让人去查看,一个主事便急匆匆的跑了进来,见那主事面色惶急,很有些气急败坏的模样。

“韩部堂,外面出事了,您快去看看吧。”

“唐主事,你也是朝廷命官,要时刻警醒,这般狼狈可是有失体统的”韩文情绪本就不高,见唐主事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更是心情大坏,因此,他先是斥责了对方几句,这才冷声问道:“何事”

“部堂大人教训的是。”唐主事被自家大人的镇定所感染,情绪平复了不少,先是态度诚恳的承认了错误,然后才说起正题:“有人来衙门要钱。”

“哼”韩文当即就想破口大骂,想了想还是忍住了,冷哼一声,道:“唐主事,你是来消遣本部堂的吗”

户部掌管国库,去衙门里要钱的多了,一年三百六十天,至少有三百天是有人去要钱的;剩下六十天,那是要钱的直接去尚书府了。要是有要钱的,尚书就得会见,那韩大人还不得天天守在衙门里啊那是尚书应该做的吗

“可是大人,要钱的人点名要找大人,而且他们打的是南镇抚司的名号”

“南镇抚司让他们滚告诉他们,他们的饷银不归户部管,让他们找瘟神要去”韩文心中邪火正盛,而且这火头全是因为谢宏而起,听到南镇抚司哪里会有什么好话。

“大人,下官说过了,可是他们不走,一直喧闹不休。”

“拿本部堂的帖子去顺天府,去五城兵马司,”韩文勃然大怒,高声喝道:“居然敢冲击朝廷重地,让他们派人,把那些无法无天的番子全都给本部堂抓起来”

“兵马司的巡城军士和顺天府的衙役已经来过了,可他们都不敢动手”

六部衙门在同一处,是京城中最为要紧的所在之一,负责京城治安的兵马司和顺天府又怎会轻忽这边一闹起来,不消户部去招呼,两边的人就到了。

可那两个衙门都是被南镇抚司打怕了的,被外面领头的那个千户一句话就给吓退了,任唐主事连番催促,就是不肯上前,唐主事也是无奈。

“那就去兵部让兵部调动京营,任他是天子亲军还是怎地,冲击朝廷重地的大罪无论如何也是逃不掉的,告诉刘尚书,就说是本部堂说的,让他格杀勿论,有功无过”

韩文就不信这个邪了,户部衙门是何等的重要,比起紫禁城也不遑多让了,只稍逊文渊阁而已,难不成番子们还能打出来奉旨冲击衙门的圣旨就算有那种荒唐的圣旨,朝廷调兵镇压,也是完全说的过去的,这里毕竟是朝廷中枢,怎容轻辱

“可是部堂大人,番子没有冲进来,他们就是在门前吵嚷而已,这样也能调兵”韩文豪情勃发,指挥方遒,可唐主事却很是犹豫:“而且除了那个带头的千户,其他人都不是番子,只是些市井无赖罢了。”

“那顺天府和兵马司还犹豫什么好歹也是吃朝廷俸禄的军兵,对付不了边军也就罢了,难道现在连一群无赖都对付不了吗唐主事,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传信给颜府尹和赵指挥使,若是不能还户部衙门一个清静,那他们就不要想今年的俸禄了”

唐主事被韩文的怒火吓得不轻,他知道自家部堂大人已经是气极了,否则不会把话说的这么直白,也不敢再多说,缩缩脖子往外便走。

“此外,给兵部也下帖子,把同样的话告诉刘尚书。”刚到门口,韩文又是冷冷的补充了一句。

“遵命。”唐主事暗暗叫苦,把这话说给刘尚书听刘部堂是什么脾气那不是找挨喷呢吗不过,知道韩文正在怒头上,让他反驳却也是不敢,心里只是思量着能指使的人选,好把这个得罪人的差事推出去。

“想看老夫的热闹,却是没那么容易。”唐主事的身影消失后,韩文犹自余怒未消,望着门外,连连冷笑着。

正文 第247章 分进合击,爆了他

第247章 分进合击,爆了他

“贤侄,这次你却是有些孟浪了,寿宁侯比较是太后亲弟,即便让皇上出面,只怕也很难安抚得下来,皇上和太后而且,事情也没有必要做的那么张扬啊”

除了对工匠的理解,曾鉴的理念和其他朝臣还是颇为相似的,因此,阁臣们的疑问同样出现在他的心中,不同的只是他能直接向当事人询问罢了。

“伯父放心,太后那边万无一失”谢宏却是一点都不紧张,他晒然一笑道:“即便有个万一,可两位侯爷又没有受伤,太后又能说些什么至于说在长安街当众动手,小侄也是另有用意的。”

除了攀附正德之外,这次还是谢宏第一次利用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针对的就是张太后。正如朝臣们所说的,张太后是个知书达理的女人,又深明大义,不但从不参与朝政,而且还压制自己的弟弟,不让他们仗势胡为。

可以谢宏的观点看来,与其说张太后是因为性格恬淡,或者明白道理,这才不参与朝政,还不如说这个女人从来就没有过野心。

有关于这个女人的记载很少,谢宏知道的更少,但是谢宏知道,但凡她有半点野心,正德死后,嘉靖就不会那么容易上位。

嘉靖登基的时候已经十几岁了,在这个时代,完全就可以看做是成人了,事实也是如此,嘉靖一开始就是亲政的。如果张太后是个有野心的,肯定会更乐于找个年纪小不能亲政的,襁褓之中的婴儿才是最佳选择。

至于人选问题,宗室那么多,总是能找得到的,断然不会任杨廷和等朝臣摆布,让兴献一脉即位。就算没有野心,可只要有点政治素养,为自己的日后考虑,张太后也应该寻觅年纪更小的人选,而不是嘉靖这样的成年人,前者至少能培养点感情出来呢。

可历史上张太后却是完全认同了外朝的意见,最终也是被刻薄寡恩的嘉靖虐待而死。所以,谢宏认为她要么是被儒家的妇德洗了脑,要么就是本身对政治没有兴趣,她不干涉朝政的行为不是有选择的,而是压根就没那个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