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但谢宏可以肯定,只要他这边敢于动手屠杀士人,大明四方就必定会烽烟四起。要知道,前世的宁王造反的时候,除了一个不识时务的王阳明,包括大学士杨廷和在内,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那咱们还是奈何不了他们又得忍”正德气鼓鼓的用球棒敲着脚下的踏板,发出一阵阵嘭然大响,显然很是有些闹脾气。
“没关系,”谢宏嘴角一挑,神秘兮兮的笑了起来:“二弟,你听我说,咱们可以这样对付他们。”正德被他勾起了好奇心,往前一凑,两颗脑袋凑在一起,嘀嘀咕咕了好一会儿。
“哈,这个办法不错,对就这么对付他们好了,大哥你真是太有办法了。”听完之后,正德又是眉开眼笑了起来,显然谢宏出的办法很合他的心意。
“是吧屠杀多没技术含量啊用点计谋才有意思,只要你觉得满意就好,我先回去睡一觉,回头让人把台词给你送过来,你别忘记背熟了,等朝贺的那天,咱们跟他们好好斗一场。”谢宏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有气无力的说着。
虽然他这个身体跟正德一样大,可是他的心理年龄却比正德大了不少,一个通宵之后,只觉得头晕脑胀的,尤其是在这正午时分,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真是舒服极了,让他恨不得好好的睡一觉。
“万岁爷,谢大人,那太和门那边”见这二位谈完事情,有要散场的迹象,刘瑾赶忙提醒了一声,那边还有上百号人等着呢,没个章程怎么行他可没有谢宏视百官为无物的霸气。
“过了午时就不用管了,要是他们没到午时就散了,二弟你就马上去太和殿上朝。”谢宏头也不回的丢下了一句话,挥挥手就走掉了。
“好吧,趁着没事,咱们来打一局”正德答应的很爽快,然后就招呼着近卫军打他的棒球去了,京城的变乱已经结束,没人捣乱的情况下,联赛自然是要很快重启的,朱厚照同学身为最佳投手,不多加练习怎么行呢
刘瑾却听得浑身发冷,让万岁爷等人一走就出现,这法子太邪恶了谢宏也太嚣张,太霸道了,曾几何时,在太和门外候着的那群人是让人无法仰视的存在,可在谢宏眼里,简直就像是一群杂鱼一般。
“谢大人,侍郎焦芳,也就是一直给小的通风报信的那位想拜候您,不知道”可有些话还是得说,见正德跑去了甲子园,刘瑾赶忙一溜小跑追上了谢宏,硬着头皮说道。
“哦,是他啊,等过几天的,现在还不是时候。”谢宏摆了摆手。
焦芳的来意他很清楚,虽说那人投靠的是刘瑾,可现在刘瑾还要仰自己的鼻息呢,论功行赏的事情,老刘压根就说不上话,所以,就算为难,他也只好来拜候自己了。
否则焦芳已然投靠了刘瑾,外朝那边也是容他不下了,他又能何去何从呢谢宏也不在意这些,若是真的达到了最终的目标,总是要有人补上来的,他自己手下也只有一个唐伯虎和一个严嵩罢了,还真的不够用。
当然,他觉得在最后摊牌之前,这些人还是少见为妙,以免影响了全盘计划,这是个很庞大的计划,到底能不能达到目标,能完成多少进度,谢宏一时间也难以预计,因此,还是谨慎点为好。
s 小鱼很清楚,兄弟们都希望弄臣一直爽下去,俺也保证会这么做,跟生死仇敌相逢一笑显然不是爽点,而是槽点,小鱼也知道,而小鱼一直强调本文是爽文,所以,兄弟们,你们懂的,小鱼不会跟你们过不去的。这段有很多对话,不太好写,因此很难象上个星期那样爆发,所以,给点耐心,慢慢来好哇。
正文 第342章 他们死了
第342章 他们死了
皇帝按礼制要到太和殿接受朝贺的这一天,也就是皇帝大婚后的第三天,这一天正赶上了中秋佳节。
在那场变乱的隔日,京城本来是人心惶惶的,颇有些人打着出城避祸的主意,怎奈当时九门紧闭,想出也出不去,因此,大伙儿也只能战战兢兢的躲在家里,向老天祈祷免遭兵灾了。
等在过了两天,很快就有人发现了,变乱已经确确实实的结束了,虽然不知道胜负到底如何,可京城中却已经完全恢复了从前的样子。
大臣们每日里依然早早到了太和门,各个衙门也开始正常办公,除了正常警戒的,京营的士兵也都退出京城,返回到了兵营之中,一切都和从前一样。
非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跌打医生的行情突然变得紧俏起来,而且延请他们上门的都是朱门大院,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
不过,得以出入深宅大户,那些医生的口风都紧得很,寻常人也打探不到什么消息,倒是有些人家的下人喝醉了酒之后,放出了些风声,说自家大人和满朝大臣天天都在太和门外静立两三个时辰,因此才累得腿抽筋云云。
这消息太过怪异,人们一时也是不能置信,可当那个说漏嘴的人突然无声无息的消失了的时候,人们反倒是确信了这个消息,大概这就是所谓的欲盖弥彰了。
没人喜欢兵灾这种事落在自己头上,可是每个人又都喜欢谈论这些事,正如三国评话的风行一样,只要跟自家无关,金戈铁马的故事还是很让听众热血沸腾的。何况这一次的变乱就发生在自家跟前,其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大伙儿耳熟能详的,这就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了。
原本也是有些猜测的,不过没人知道真正的结果,也不敢随便去打听,直到大臣们被罚站的消息传出来后,京城百姓这才确认了这场争斗中的胜者是谁。
要不是瘟神赢了,士大夫们哪有那么老实说挨罚站就罚站换到几个月前,发生这样的事,朝堂上还不得闹翻天啊
知道胜负已定,人心也就安定下来了,百姓们的信息量没有谢宏那么大,当然不会想到谢宏对正德说的那个推测,对他们来说,那种事实在太过玄幻了一点。他们只是看见紧闭的城门又打开了,虽然还没见安民告示,可却也再看不见那些令人不安的东西了。
于是,到了中秋节这天,京城彻底恢复了往日的繁荣,街头巷尾到处都是议论纷纷的人,说的话题无非也就是动乱中的那些热闹,以及事态有可能的发展。
当然,没人说得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禁军的溃兵都是有去处的,只有少量京营的败兵才混入了民间,他们知道的无非是军器司的铜墙铁壁,以及番子们的骁勇无敌罢了。可即便是这样,这些话题依然让人们听的津津有味,大呼过瘾。
这一天,大臣们也都很高兴。虽然坊间的传闻让他们有些不爽,觉得丢了些面子,可能够结束漫长的罚站生涯,还是让他们很是松了一口气。
年纪大了,这腿脚是真的不中用啊,何况每天一站就是两个多时辰,一连就是站了三天,每天回到家的时候,腿发软,身子发酸,遭的罪就别提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