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拼的就是气势,没理也得辩三分,杨廷和也顾不得思谋对策了,慨然出列,连骂人带威胁,算是做了一次全方位的攻击。
“圣人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才是n理纲常之道,如今圣天子在位,欲行富国强民之良策,我等臣子自当尽心辅佐,又怎么称得上是奸佞倒是杨大人你,对皇上施仁政横加阻挠,又是哪门子圣人之道呢”
儒家的道理,最大的优点就是似是而非,只要你有本事,怎么解释都是能圆的通的,以唐伯虎的才华,解说起来自是不会有任何障碍。
“为人臣子之道,应懂得顺逆,圣意若是有了疏漏,我等就应该拾缺补遗,直言劝谏方为正理,否则,若是天下事只需圣心,又何需我等臣子”
在皇党之中,唐伯虎的品级并不显眼,可谁都知道他才是谢宏一党的幕后领袖,见到唐大才子,杨大才子也是分外眼红。
“顺逆依本官看来,杨大人只知逆,而不知顺,矫枉过正,完全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借驳斥君上而邀名,其心可诛何况,就算是圣意有偏差,杨大人又岂能保证,你主张的就是对的呢”
唐伯虎云淡风轻的话里,却是杀机四伏,即便以杨廷和之能,也不敢轻易接话。难道要说自己比皇上明见万里吗毫无疑问,这是陷阱,要是惹起了正德的性子,那就不好收场了。
“唐大人说的有理”
“你们这些人徒具清名,实则不过是大言邀名之辈罢了。”
杨廷和微微一滞,皇党这边却是响起了一片附和赞同之声,声势之大,几不亚于去岁那几次针对谢宏和正德的言潮。
“胡说唐寅你这奸佞,玷污圣人之言,必遭恶报,不得好死。”
“青史为鉴,奸党之辈,皆是无根浮萍,断然不能长久”
士党这边当然不会示弱,一根根手指伸了出来,随之响起的是震耳欲聋的斥骂声。
“伪君子”
“真小人”
从讲道理,变成了骂战,廷辩进入了新的高潮。
正文 第493章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第493章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
55,完成,鞠躬谢幕
利益决定立场,实力决定胜负。能站在朝堂之上的,多半都有两把刷子,单凭言辞想折服人,使对手放弃立场,本就是很虚幻的事情。
廷辩会从引经据典的辩论演化成骂战,本也在李东阳的意料之中,后面那种模式比较直接,不用动脑,出招也比较快,省事又省力。
骂人只能图个口舌便宜,不一定能出得了气,反而可能会把自己气到,聪明人当然不会乐在其中。若是依照从前的惯例,两边撕破脸之后,就应该进入到比拼实力的新阶段了,这才是朝争的正常套路。
可是,士党如今又哪里有能拿得出来的实力已经俨然成了士绅代表,士党的实力当然很强,那是深入到了大明每一个角落,足以动摇天下的力量。
可这力量却是隐性的,而且过于分散,想要集中在一起爆发出来又谈何容易
所以,暂时来说,士党这边也只能靠骂人发泄一下了,声势压不倒对手,那就比拼耐力好了。
而皇党那一边,多数人都是被压抑已久的,如今突然咸鱼翻身,扬眉吐气了,同样需要发泄一下。
于是,廷辩顺理成章的演变成了如今的这个模式,中和殿内沸反盈天,比菜市场还火爆。
隔着中间的红地毯,两边的老老少少都是脸红脖子粗的,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在四下里寻摸,准备找点趁手的家伙了,只可惜,金銮殿里还是比较整洁的,板砖之类的武器还真就找不到。
两边的领袖人物倒是没有加入骂战的行列。
士党那边不用说,李东阳和杨廷和都以智谋著称,当然不会做这种无用功,骂赢了也是没用的,政争就是这样,如果朝堂上势均力敌的话,那么皇帝就会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哪怕是在皇权被压制的成化或者弘治朝也一样。
而如今的正德已经不再是吴下阿蒙,就算没有皇党的帮衬,他也能和外朝分庭抗礼,眼下有了皇党摇旗呐喊,那就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了。
所以,别看士党暂时不落下风,甚至在骂战开始之后,已经逐渐取得了一些优势,毕竟他们这边人多,喊话的时候声音也大。
可实际上,他们才是落后的一方,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龙椅上的那个看热闹的少年手里。别看他一副抓耳挠腮的模样,看似没心没肺的,可只要他玩够了后加入战团,形势就会立刻逆转,局势也会彻底倾覆。
怎么办
李东阳头上见汗,杨廷和眼角抽搐,王鏊甚至都有些犯晕了,一来是噪音太大,老头被震的有点迷糊,二来是想到开海的后果,他也是心忧不已。
可无论怎么搜肠刮肚,他们也想不到办法,能用的,常规的办法都已经用过了,甚至连一些擦边、过火的招数也都咬牙用出来了,现在又能有什么逆天之道
要不是皇帝彻底占了上风,就算利益受了点损失,那些寒门士子也不至于疯狂到这种地步啊
焦芳嘴角的冷笑,唐伯虎的从容镇定,无不显示着皇党心中的笃定。
对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