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伸了个懒腰,显然是真的没睡够,而不是夙夜忧心,以至夜不成寐的那种状况。
“吾皇万岁”山呼万岁间,众人心下都是i茫,皇上到底是xiong有成竹,还是没心没肺的毛病再次发作呢真是让人猜不透啊。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三公公适时的喊了一嗓子,让大臣们更i茫了,不是皇上您召集朝会的吗以皇上近年来的习惯,一般不都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么今天却是个什么套路
“哦,众位爱卿都没事要跟朕说吗”正德一脸很意外的神情,叹口气,道“唉,原来你们平时递上来的奏疏都是骗朕的啊说什么天下政事繁杂,朕若是不上朝,就不能都处理好,真是的小三儿,按照大明律,这算不算欺君之罪”
“回万岁爷,应该算是”三公公多有眼sè啊,大明律他肯定不懂,可皇上既然问了,没有也得说有,这才是做太监的道理,他就近一躬身,回答时嗓门却是不小。
这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的,显然不是个好路数,这还没咋地呢,一个欺君的帽子就扣下来了,这不是欺负人吗张升哪敢迟疑,当即闪身出班,高声奏道“陛下,老臣有本启奏”
“哦,那就说说吧。”正德略一抬手,脸上的神情却仍是淡淡的。
“今有琉球使者赴京入贡,礼部yu安排其择日面圣,未知圣意如何”
大明这么大,说政务繁多真的不是骗人,只是朝臣悯习惯了正德就事论事的作风,一时没适应过束罢了。张升随便一想,当即就扯出来一件大事。
“琉球是吧”正德偏着头想了想,嘿嘿一笑道“嗯朕知道这地方,那礼部就安排一下吧,朕要见见那使者。”
“老臣遵旨。”张升微微一愣。他活了这一把年纪,可琉球具体在哪儿,他也是说不清的,只知道在海外而已,却没想到得了正德这么个回答,确实有些意外,皇上居然还懂地理真是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啊。
“嗯,看样子,只有礼部有点事做,其他衙门似乎都很清闲啊,那么”
“陛下,臣有本奏”
“陛下,臣”
尽管没o清皇上的路数,可这当口却不是迟疑的时候,听皇上这话里,分明就是有借机裁员的架势啊。士党众人不敢怠慢,纷纷出列,把该管的政事一一禀报上来。
往日里正德对这些政事都不怎么感兴趣,今天却是大异以往,他频频点头,摆出了一朗乐在其中的架势,时不时的还点评两句。
这到底是怎么个意思李东阳和杨廷和对望一眼,都是微微摇头。
最靠谱的猜测是,皇上打算让众人自己把辽东的灾情报上去,然后拟旨赈济,不过依照他从前的作风,似乎没必要费这个周折吧
再说了,消息虽然已经传遍了全城,可实际上,辽东的正式文书还没到,这事儿本也不应该拿到朝堂上来说啊
能说当然也不会说,拖,不让一粒米流入辽东,这是士党拟定的对策,也是他们的底线,哪怕是皇上真的大开杀戒,他们也不会让步,左右是个死,还不如在此拼一下呢。
何况,皇上真要就此开杀戒的话,只怕也没那么容易呢,除非他彻底不顾社稷的安危了。未完待续。。
正文 第510章 有粮出粮,民意汹汹
第510章 有粮出粮,民意汹汹
14,今天四更,嗯,啥也不求,就是给大家一个意外之喜。
皇城西大街,有福楼。
“今天承天门外又停了好多车马,看样子万岁爷又开朝会议事了,说不定朝廷定下赈济之策了吧”站在自家店铺门口,包老板眼巴巴的看着紫禁城,时不时的还踮两下脚,似乎这样就能看到中和殿内的景象一般。
“我看这事儿有点玄乎。”孙裁缝叹了口气,唏嘘道:“京城这粮价涨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去年秋收时,各地就报了不少灾荒,今年要是再”
“我说孙老弟,你怎么又跟我抬杠今年跟去年能一样么”胖子的反驳言词在嘴边打了转儿,却又收了回去,他也觉得自家的理由不充分,可他的观点却颇为鲜明,“辽东可是遭了大灾,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咋就这么说呢”
“包大哥,看你说的,要是老孙说句话,就能让朝廷下旨意,我早就去说了,辽东那样的惨事,我怎好拿来跟你抬杠我跟你说实话吧”孙裁缝四下看看,这才凑到胖子身边,低声道:
“福记、赵记那几家米铺你知道吧原本今天应该有货到的,这事儿早在一个月前就定下的,可结果”
“结果什么”胖子急问。
“没来”孙裁缝一摊手,“我跟那几家的展柜有点交情,昨天上门的时候,就见他们的神情有些古怪,今天早上我特意去广渠门张望了一眼,不光他们两家,整整一个早上,一辆进城的粮车都没有,反倒是有不少出城的”
“天呐这些人真是黑了心肠,要见死不救吗”胖子脸色惨白,身子也是晃了几晃,要不是孙裁缝及时服了一把,他差点没一屁股坐在地上。
“孙老弟,那可是几十万人呢”回了下神,他的声音已经开始颤抖。
“谁说不是呢”孙裁缝惨然笑道:“那些粮商上面都有人,那些人眼下就在中和殿,他们是要置侯爷于死地一将功成万骨枯,只要能扳倒侯爷,咱们这些小民的生死,大人们怎么会放在心上”
“那近卫军和书院是不是也要”胖子惊骇之下,搞出的动静不小,很多街坊都被他惊动,围了过来,听到孙裁缝的言语,脸上也都是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