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直言:“为防外人挑拨,乃至平定叛乱,当时形势紧急,我和北武军暂时归王策节制。而你们也必须”
“为什么,他只是一个参领。我们这么多总领在这里算什么。”一名总领知道不是时候,还是忍不住反驳。
“为什么我来告诉你们为什么。”王策摇身一晃,出现在几名总领面前:“我能节制,也有底气节制两衙你们有吗,不服气我你们有什么能令人服气”
几大总领有心反驳,只是悉数沉默下来。
竺逢平叹息:“只有王参领才能暂时节制两衙。”
几大总领默然,王策身份独特,是北衙子弟,却为南衙做事,这类人不少,可没人能有王策职务嗷。本身是年轻一代中品级最高职务最高,甚至也是名声最响,威望最高。
加上身份特殊的诸海棠在一旁支持,王策隐隐被视为未来夫婿。如果这还不够,王策上头有人,有皇帝,有谈季如。而解世铣忠心皇帝,那是众所周知。
王策还有六大天才的光环,还有连续办下好几个滔天大案的履历。被视为南衙未来的指挥使,光凭上次勒索宗室的五百万就深得人心了。
若然只是暂时节制北衙,他们当中自然不必担心。可是,若然想要节制两衙,那就只能是一个两边都能接受的人,都能认可的人。
这一个人甚至连诸海棠都不行,受她爹的连累,诸海棠身上北衙的痕迹太重了。
唯一能在这一时站出来,节制两衙,也能被两衙认可的人,除了王策,是别无选择。两衙临时统帅,舍我其谁。
“我不论你们有什么私心想法。”
王策淡淡道:“当前,我必须要节制两衙。这不是请求,是命令”眯眼一顿:“我不怕说得难听一点,谁要是反抗,那就是叛逆,我会下令就地格杀”
北衙总领们顿时凛然,方才想起,这位不是好惹的主,王爷都被他折腾死两个了。若然真敢反抗死一两个总领,王策还真不会放在眼里。
王策没理会这群总领,振声厉啸,引来北衙成员的注意:“我是王策,陛下和两衙指挥使深陷凶险,事关重大,北衙和南衙将暂时归我节制”
“现在,我要调动北衙供奉非宗派和世家的供奉”
百姓是最为敏感的,当两衙在户部打架,乃至南北两军入城的时候,百姓就察觉气氛不对,很多都返回家中关闭房门,静观事态发展。
当一群骑兵轰然旋风般的冲过大街,更是加深了这种不安。
“那前边的少年参领,好像是传闻里的南衙王策”有百姓认出官服来。
这一群身穿两衙官服的人策马在城中狂奔,为首的赫然正是王策。
北衙,南衙。一北一南,坐镇京城两头,王策费了不少时间摆平北衙,然后率领大批供奉轰然赶来南衙。
北衙都默许暂归王策节制,何况南衙,王策这一念头却是有一些错了。任时中和孙允浩隐约知道保驾护航,为他王策开路,不等于其他人也会认可。
当王策赶来南衙,要求节制南衙的时候,过半的总领都表示了不满意,甚至有一位总领率先发飙冷笑:“你一个参领,凭什么节制南衙,凭谈大人的青睐”
“谈大人栽培你,你当真以为你便是谈大人的私生子了”这一位七处云总领冷笑。
王策吃惊,本以为南衙会更顺利。结果,他忽然恍然,北衙肯暂时服从他,也许因为他本就不是北衙的人,不论做了什么,始终都是南衙的人。
王策惬意的笑:“云总领,你要是这么说,那就没意思了。”
云总领冷笑,一个小家伙,也想成为下一任指挥使,不知会挡了多少人的上进之路呢:“你也知道没意思那你还不走南衙的事,自然有我们来决断。”
九处,也就是后勤处的钱总领咳嗽一声:“我看云总领有道理王参领,你管好你的人就是了。”在二处横就算了,还想在南衙横小子,你资历太浅了。
王策开心的无声一笑:“其实,你们说错了。我真的不是谈大人的私生子,也从没靠这个玩意。”
“杀了”王策笑眯眯的下令。
会议室的墙壁忽然碎裂了,一个老太监鬼魅般的出现,一个突袭,轻描淡写的一掌强行打破罡气,将云总领的脑袋轰入颈项,将钱总领打得贴在墙壁上。
轰隆在座总领无不骇然大怒:“王策,你想谋反”
王策一脸恨铁不成钢:“办正事的时候,你们不拖后腿会死啊”看了一眼两条尸体:“噢,好像真的会死。”
其他总领无不盛怒无比,王策一脸云淡风轻的笑:“现在知道我不是靠谈大人了其实偷偷跟你们说,我是靠拳头。”
王策正气凛然:“我的拳头比你们大,我的道理比你们站得住。你们拿什么来反对我”
几名总领色变,王策又欢乐的笑了:“你们以为我真的有精神跟你们慢慢扯淡”
脸色凛然肃杀,王策果断下令:“不服从节制的,格杀勿论”
杀北衙的,多半不好办,杀南衙的,那算什么。小爷上头有人,还有老顾给的大杀器,一些小杂鱼敢在小爷面前显摆,那就是找抽的命。
一声令下,大批北衙供奉悄然无息的出现。几名南衙总领骇然,连北衙都归他节制了看了一眼死掉的两名总领,只剩一些兔死狐悲,真真是生得憋屈,死得更加冤屈。
人家北衙还算是外人,都肯接受王策的节制。你南衙的人反而自家反对起来,那不是找死是什么,就是落在谈季如手里,那也绝对没好果子。
一旦南衙归于王策节制,这一回,王策算是成功的暂时把两衙掌握住了。
很快,王策就展现了令其他人瞠目结舌的管理能力,以及效率。第一个命令,就是下令死掉的两个大头目位置暂时交给该处参领暂代。
然后,供奉处的资料用最快的速度送来。
王策一波的命令下达:“南武军以一百户为单位,入城巡逻警戒。集结北武军入城,掌握一个城门,随时待命。”
“我命令,北衙三处密切关注东宁大世等国的动向,尤其是军队的调动。南衙三处,立即发动起来,我要求京城每一条要道关卡都有我们的人,我要知道京城每一个危险人物的行踪。”
“我要京城武宗的资料”很快,一处就把资料送来。王策大约查看,下令:“南衙三处立刻查清楚,京城武宗的动向,尤其是皇族四大武宗的行踪。”
“此外,用最快的速度传令,通知精卫府大都督。”精卫府是京城最近的八府之一。
“我授命两衙八处,监察两衙人员,若然有煽动的奸细,允许就地擒杀。”
“两衙二处分别作为后援,我要求你们,必须做好一切准备,随时准备驰援各路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