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9(1 / 2)

一个人那点真气,也支持不了太久。

“关键是,如何先接近西北一带,然后设法通过西北府。”秦铁王策没想害人家。

王策撑下巴,泄气的喝了一口凉茶,冻得直哆嗦,冻得脸色发青。这么冷的天,还喝凉茶这就是犯别扭啊。

“大人,大人有机会。”戴霖一路狂奔进来:“你看这份西北府送来的战报。”

飞鹰司配合西梁军派遣大批人马潜入,设法截断西北府的后援线。西北府主动向北衙求助,要求派遣一卫北武军和一批高手驰援。

王策拈下巴,绽放一缕阳光的微笑:“果然是机会。”

正文 第192章 吹不动奏不响的叶子

第192章 吹不动奏不响的叶子

求月票,用力的求。

雪花飘零落下。忽然,一支手指拈住这一片冰凉的雪片。

“陛下,老许禀报,西北府向北衙求助,请求一批高手及北武军增援。”

皇帝神色不变,老汪太监轻声的说出最后一句:“王策主动请战”

皇帝轻笑:“让老许过来,朕亲自问他。”

老许太监过来的时候,皇帝屹立在一株株独有的水冬青中间,在寒冬绽放绿色,绽放一些些白色中耀眼的生命。

水冬青似花非花,似草非草。一年一活,其性子坚韧,总在最是寒冷的冬天里逆季节成长,在夏天到来的时候,像水一般的溶解掉。

“王策这孩子,这些日子都在做些什么”皇帝兴致勃勃的问。

老许太监想了想:“除了处理两衙公务,多数是在学习军事指挥,以及学习炼师,偶尔会去两衙查一些卷宗。也没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特异之处。”

想来,老许也委实想不出,王策跟以往有多少差别。索性,也就只是那一些事。

皇帝点头失笑,闲说几句,示意老许太监退下。皇帝的笑意像是一霎冻结了,捻住一朵梅花,半会才道:“王策这孩子,谈季如的话,他果真还是往心里去了。”

老汪太监微微低头,眼角分明看见,那一朵梅花被皇帝的指尖蹂躏稀烂。

“谈季如倒是不愧朕的栽培,好得很,好得很”皇帝口吻平淡,任凭谁都能察觉他的震怒:“他也是用心良苦,当日的一些话,分明就是有意说给那孩子听的。”

如果说当日皇帝身边只有解世铣,是皇帝历年来身边保卫力量最弱的时候,那是皇帝有意为之。那么,王策在场,多半就是谈季如有意为之。

无法为绣儿报仇,也要撩拨你皇帝和王策的关系。

可惜,谈季如始终还是逃掉了。皇帝也并不后悔,谈季如在南衙多年早成了人精,修为在一般武尊之上,当日根本没有多余的力量来把人留下。

王策都自信满满,相信能逃离北唐,何况谈季如。

皇帝思量半会,说:“告诉诸相如和许重楼,暂不要给这孩子外派任务了。朕的两衙难道无人,一定便要他这个孩子去办这么危险的事。”

一顿,怜爱道:“这孩子半年以来,一直操劳,也该放松了。”

老汪太监点头,召人过来低声交代下去。

皇帝摘下水冬青的一片叶子,脆生生的。

皇帝的眼波忽然恍惚,把树叶含在嘴里,用舌头抵住叶子,发出声音,却只收获噗嗤噗嗤几下。

“以前绣儿说,我很愚笨,总也学不会。”皇帝声线低沉:“我记得,绣儿小时候,不知在什么地方学来这个拿叶子吹奏的法子。她一直想教我,我一直也都学不会。”

老汪太监流露一抹黯然:“老奴记得,那时文绣公主还很小,陛下总是很疼她。”

皇帝比文绣公主大了十岁上下,当年的皇帝还是一个皇子,他在宫外有宅子,文绣很喜欢出宫,然后到处去玩,也不知在什么地方学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文绣有一次兴冲冲的用簸箕带来一堆的蚕,有时会带来一堆的点心,有时又把他当成模特捏泥人。那就是一个从小就活泼得要命的姑娘。

文绣就是喜欢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学会用叶子吹奏,学会拉二胡,学会很多。

“每是一个冬天,绣儿最最乏味的时候,总是喜欢拿水冬青的叶子来吹奏一首曲子。”皇帝笑了,那是一首很奇怪的曲子。

皇帝面色凝固:“不过,谁都没想到,有一天绣儿居然带回来的是”皇帝徐徐抬手,捏手一合一开,一抹仿佛烈火的罡气燃烧

那一天,那一次,绣儿带回来的,改变了很多人,改变了一切。

皇帝和老汪太监沉默,良久。

“我不是一个好舅舅,王策是朕的外甥,朕却不得不利用他来对付皇室,来铲除某些人。”皇帝黯然。

老汪太监安慰:“陛下,只是迫不得已,有一些事总是要人去做。能为陛下做这些事的,便只有王策了。”

皇帝摇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做一个好皇帝,难道就真的做不了一个好父亲好舅舅”

老汪太监默然,皇帝也默然。半晌,老汪才道:“陛下,是否要多派一个武尊去保护他”

“不必。”皇帝神色淡淡,摘下一朵梅花:“他不相信朕,他怀疑朕,他想走,那便让朕看看他的本事,看他有什么能耐离开北唐。”

“走的掉,是他的本领。走不掉,便哪里都去不了。”

“是朕的,那就终归是朕的。”

皇帝仰天,无人看见他的表情,只恬静道:“朕想念绣儿了。”

那一朵梅花,不知不觉揉成稀烂。

雪花纷飞的季节,人人缩在屋子里恨不得窝在炉子里的时候。北武军的驻地,校场传来整齐划一的呐喊。

“上马”“下马”

“穿戴装备挥刀”一道道的命令下达,上千名的北武军将士在风雪中犹如标枪一样挺立,不住的按指令来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