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7(1 / 2)

变意见。然而,这位日军关东军总司令却一意孤行。

突如其来的惨败使得他的自信心备受摧残,他变得胆小多疑起来。他不敢亲自去前线视察,又听不进参谋人员的建议。他总是害怕大汉人豹式坦克的进攻,因而要把所有的部队都集结起来,东条首相的训令刚好给了他非常好的籍口。他本身是个有爵位的武士贵族,不像他的前任梅津,他很怕死,他的早年的军旅生涯已使他变得渴望安逸而厌倦战争。

驻守辽宁的日军就在蹉跎中把宝贵的时间白白浪费掉了,错过了突围撤退的最好时机。

西元1935年8月中下旬,a集团军的快速兵团通过四平、昌图之间的真空地带,开始攻打辽源,切断了沈阳到长春的铁路线。b集团军则是突破沈阳和锦州之间的防御,进占海城,犹如一股洪流席卷辽东半岛。

8月25日,黄维上将的快速兵团像是赛跑一样,进到了通化以西20公里的地方。当天下午,战时司令部命令陆杰飞的侧翼兵团迅速北上与a集团军的快速兵团在通化会合,完成对辽宁50万日军的战略合围。

然而,孙仲伦元帅和刘柏副总参谋长却一直主张对长春之敌亦实施大纵深的包围,把长春附近的15万日军守备部队也一起包围进去。这个主张遭到了方云的反对。

“我有点担心,”方云说道,“装甲部队向北、向西冒进可能有失。朝鲜日军的有近6个常备师团即将通过朝汉边境,而且,包围圈内的50万日军就要被装进口袋,对这团日军的突围应该事先有所准备。”

至此,大汉帝国军队要围歼锦州、沈阳周边所有日军的意图已暴露无遗。本来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日军应该主动撤退,以免被围。然而,不知何因,东条英机却命令关东军和满洲军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阵地,不但原有守军不得撤离,还将大批部队从各地调到锦州、沈阳战地,此举正中大汉帝国军队下怀。

8月29日,一看见日军掉进陷阱,方云立即抓住战机。a、b集团军接到战时司令部命令,a集团军必须进占到抚松,同时后续部队的步兵师要快速东进,封闭通辽、辽源和通化之间的包围圈的缺口。b集团侧翼兵团封闭朝鲜连接辽宁的陆上要点,同时把大部分兵力开始向西调进。

这样,辽宁地区的50多万日军部队已经是差不多被全部围住。东条首相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他扣压了松井石根大将要求全面撤退的报告。然而,事态的发展却使得这位首相不得不于9月1日下达了全面撤退的命令。此刻,能给日军锦州、沈阳日军提供撤退的只有一条50公里宽的走廊,并且这条走廊还不断遭到飞机轰炸和炮火轰击。

9月2日,a集团军司令部用电报向战时司令部提出,是否可以提前攻击四平,彻底切断日军撤退路线。方云给a集团军复电说:“你们觉得何时发起攻击四平有利,即可动手,不受任何约束。”

四平城日伪军虽然兵力单薄,士气低落,但是城墙高,工事坚固,炮兵火力多,共计有各类火炮300多门,是吉林南部重镇。但是,日军火炮多,我军火炮更多。投入攻打四平的有两个炮兵师,各类重型火炮达到了1100门,其中还包括一个155牵引重炮团。第五炮兵师的钱千里少将兼任四平前线司令部炮兵司令,统一指挥四平前线司令部的直属机动炮群和第五、第六炮兵师炮兵群。各师炮兵则是组成支援炮兵群,直接支援步兵作战。

炮兵司令部还派出观察组,有计划地对四平进行敌情与地形侦察和测地作业。各级的观察哨均在有利地形上展开。特别是对四平南面、西面进行了重点侦察,严格监视和精确标定。

9月3日凌晨,炮兵部队经过短暂的试射后,开始轰击四平城垣外围的日军阵地,尤其是对日军的炮兵阵地、碉堡和指挥点实施了猛烈打击,破坏了日军的炮兵指挥系统。在空军的指引和配合下,把四平周围的日军炮火阵地一一摧毁,为步兵顺利占领外围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激战至下午,四平外围据点全部被肃清,日军全部被困城内。

9月4日凌晨,随着红色信号弹的升起,大汉军队四平前线的1000多门火炮一齐怒吼,炮弹铺天盖地,从四面八方向城垣砸去。

四平城外围有护城河,宽有10米,除开西门,三个城门都是吊桥,只要是吊桥一收,城就是三面环水了。所以西门城墙就成了双方必争的突破点。

西门城墙高有10米,上宽6-8米,底宽18米,砖厚2-3米,是一个很厚实很难破坏的障碍。为保证按时打开突破口,为步兵登城打开通道,炮兵做了充分准备,一是利用火炮直瞄射击一点,打开缺口;二是用火炮掩护豹式坦克直接轰击城门,实施突破。

一瞬间,四平城头火光浓烟冲天而起,炸起的碎石、水泥块四处飞溅。驻守四平的是日军坂垣师团,是一支军事素质很高的部队,非常有经验。他们在炮击最猛烈的城南、城西墙头烧起杂物,黑烟滚滚,把城墙全部笼罩起来,黑茫茫地一片,让大汉帝国的炮兵指挥官看不见突破口。

几辆豹式坦克奉命开到城墙前面不到800米的地方,用闪光弹为炮兵指引目标。旋即,几发闪光弹穿过浓浓的黑烟,在城墙的突破口上发出耀眼的亮光。马上各炮兵观察哨以着闪光弹着弹点为目标,向各炮群发出一组组参数。

近百门155重型火炮直接轰击过来,连天的炮火震耳欲聋,脚下的大地都在颤抖,各种火炮拦阻射击、压制射击、破坏射击同时进行。鬼子从城垣上和底部射击过来的子弹,打在直瞄火炮的炮管和放盾上当当响,弹头跳来跳去,可是英勇的炮兵们全然不顾,瞄的瞄,打的打,装弹的装弹,炮声一阵紧似一阵,坚固的城垣被一层一层撕掉,突破口越撕越大。

猛烈的炮击持续了近两个小时,四平城垣的城西突破口被撕开得非常理想:口子大,宽约30米,坡度好,连城垣内壁都炸塌了。

上午7点30分,登城突击开始了。炮火向城内延伸。担任突击的士兵举着红旗,端着刺刀,如潮水般地涌向突破口。坂垣师团的防守主力也是在城西,战斗非常激烈。

总攻四平时,a集团军第3摩步师第7团1营1连奉命在四平城南架梯渡河攻城。第1连连长是钟彪上尉。

9月3日下半夜,1连出发了,副连长李水生中尉带着部队走在前面,钟彪在后面督阵。全连悄悄地向城南开进。为了加强该连的指挥力量,狄大卫上校派1营副营长叶大龙少校参加指挥攻城,师部特种小队还派了一个五人小组来辅助攻城。在连队出发前的动员会上,全连上下异口同声地发出了壮烈的誓言:“宁死城上,不死城下”